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亚凤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血栓栓塞
  • 3篇凝血
  • 2篇血栓栓塞症
  • 2篇栓塞症
  • 2篇凝血因子
  • 2篇反应蛋白
  • 2篇肺血
  • 2篇肺血栓
  • 2篇肺血栓栓塞
  • 2篇肺血栓栓塞症
  • 2篇高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率
  • 1篇炎性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患者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霍亚凤
  • 2篇张鹏
  • 1篇席勤妹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对静息心率增快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的再认识被引量:12
2011年
静息心率测量是既基本又简单的物理检查手段。众多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静息心率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现就静息心率增快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及有效控制静息心率在冠状动脉疾病的防治作用做一综述。
席勤妹霍亚凤艾力曼.马合木提
关键词:静息心率冠状动脉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炎性因子与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测定152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病例组)和144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TNF-αI、L-6、Fib、D-D水平。分析TNF-αI、L-6、Fib和D-D水平变化与VTE的关系,并分析TNF-αI、L-6、Fib和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D-二聚体、TNF-αI、L-6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D-D、Fib两两之间具有相关性(r=0.179、0.138、0.261,P<0.05)。结论炎症与VTE密切相关,TNF-α、IL-6、Fib、D-D参与了VTE的发病过程,是VTE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因子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发挥促凝作用,是VTE发生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
张鹏艾力曼.马合木提霍亚凤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
炎性与凝血因子及CRP1059G/C基因多态性和肺血栓栓塞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凝血因子Ⅶ水平(FⅦa)及CRp1059 G/C基因多态性与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相关性。   方法:病例选自...
霍亚凤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反应蛋白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凝血因子Ⅶ水平的改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03例PTE患者(PTE组)及61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hs-CRP及FⅦ活性的测定,hs-CRP、FⅦa、FⅦ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FⅦc采用一期血凝法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E组患者hs-CRP[(19.25±7.65)mg/L:(29.59±11.77)mg/L,P<0.01]、FⅦa[(71.27±26.83):(209.80±87.89),P<0.01]、FⅦag[(75.12±19.35):(96.11±21.68),P<0.05]水平均显著升高。相关分析显示,FⅦa、FⅦag与hs-CRP呈正相关(r=0.982,P<0.01),FⅦc与hs-CRP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结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出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肺血栓栓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较FⅦc或FⅦag更敏感。
霍亚凤艾力曼.马合木提张鹏
关键词:肺栓塞高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