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燕宁

作品数:2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财经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陶渊明
  • 4篇刘禹锡
  • 2篇文化
  • 2篇民俗
  • 2篇乐府
  • 2篇乐府诗
  • 2篇教学
  • 1篇大学语文
  • 1篇大学语文课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运用
  • 1篇新题乐府
  • 1篇心态
  • 1篇心志
  • 1篇学语
  • 1篇应用写作
  • 1篇语文
  • 1篇语文课
  • 1篇园林
  • 1篇院校

机构

  • 10篇广西财经学院
  • 3篇广西民族学院
  • 2篇广西财政高等...

作者

  • 15篇韦燕宁
  • 1篇丁智才
  • 1篇王伟萍

传媒

  • 3篇作家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广西财政高等...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前沿
  • 1篇广西师院学报...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南宁师范高等...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今日南国(理...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谈谈公文教学中比较分析法的运用被引量:3
2001年
提高公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上通过对相关文种作横向比较和实例剖析 ,理清文种的性质、特点、作用和运用范围 ,辨析公文运用中的不规范现象 ,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公文的正确写法。
韦燕宁
关键词:公文教学文种
道风俗而不俚,言情爱而不艳——论刘禹锡新题乐府诗对民俗风情题材的开掘
2009年
刘禹锡的新题乐府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新变,大胆的拓展,特别是在农村生产劳动和民俗风情这一题材领域进行了新的开掘,为乐府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韦燕宁
关键词:刘禹锡乐府诗民俗题材开掘
论陶渊明诗中的寄托
1997年
本文认为,在陶诗中,不论是飞鸟池鱼,抑或是松菊神话古贤,都是诗人赖于寄托心志情感的物象。透过这些物象,我们可以把握住陶诗的本质和真情实感。
韦燕宁
关键词:陶渊明物象
财经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2008年
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的成长有深远意义。针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大学语文课在课程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更进一步贴近财经院校学生的实际,在语文教育与专业培养之间找准契合点,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仍值得深思。
韦燕宁丁智才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与方法多媒体运用
谈谈经济应用写作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2006年
“经济应用写作”教改近年虽几经探索,多方尝试,但总体教学效果依然不佳,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对教学目标机械单一化、教材内容权威教条化、教学方法陈旧简单化、教学结构模式僵死化、师生交流互动单向化等等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缺少整体改进的措施。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就应确立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打破陈规和教条,大胆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科学整合教材,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师生平等互动,推进多层面多纵深的改革。
韦燕宁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堂教改
论杨朱“为我”思想与晋人风度
2009年
杨朱"为我"思想实质在于尊重个体生命的正常欲求,即以自我偏嗜的满足为唯一的处世标准,以满足自我需求为唯一目的的行为准则。杨朱"为我"思想为晋人提供了与传统经世思想相悖及相对尊重肉体生命的思想方式、行为准则,使得他们能够冲破一统思想的钳制,尽显个性风度,将他们对药、酒、山水的偏嗜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在"自己的园地里"享乐的个人主义情怀,凸显了人性当中鲜活而丰盈的一面。
王伟萍韦燕宁
略论陶渊明的悲愤
1999年
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他始终关注社会现实,追求人生理想。但遭逢乱世.致使其命运坎坷多难,他那强烈的悲愁愤懑之情由是生发,并终其一生。这是诗人生活面貌最为客观的反映。
韦燕宁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评论感情抒发悲愤
全文增补中
广西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探论被引量:2
2012年
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无论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味形兼具的饮食习俗,还是淳朴崇礼的礼仪信仰、异彩纷呈的岁时节俗,抑或古朴简约的民族歌舞、神奇独特的婚葬习俗等等,都极富民族艺术魅力,不愧为民族文化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韦燕宁
关键词:民俗文化
略论刘禹锡的经济生产民俗诗被引量:1
2007年
刘禹锡被贬谪放逐远州23年,创作了许多经济生产民俗诗歌,内容新奇,形式多样,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唐时期朗州、连州、夔州三地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习俗,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韦燕宁
关键词:刘禹锡民俗诗
静念园林好 商歌非吾事——陶渊明归田探析
2004年
陶渊明的一生中,曾数度为官,而每每又旋即辞官归田。这种复杂而矛盾的经历,为后人颇多揣测争议,但见仁见智,始终都没有对其归田的最根本原因得出较为一致的看法。笔者近日重读陶集,仔细搜检其思绪情感,发觉其对田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深依恋情结。这种情结包括他对田园生活难以割舍的秉性、对亲情故旧的眷恋以及欲以诗文彰显于世的愿望。笔者以为这些因素才是陶公归田的根本原因。
韦燕宁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田园生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