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雪

作品数:63 被引量:315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X线
  • 11篇动脉
  • 11篇体层摄影
  • 10篇血管
  • 10篇造影
  • 10篇体层摄影术
  • 10篇X线计算
  • 10篇X线计算机
  • 9篇成像
  • 7篇多层螺旋CT
  • 7篇血管造影
  • 7篇影像
  • 6篇冠状
  • 5篇造影术
  • 5篇细胞
  • 5篇肺栓塞
  • 4篇氧化应激
  • 4篇影像学
  • 4篇急性肺栓塞
  • 4篇冠状动脉

机构

  • 38篇哈尔滨医科大...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三博脑科...
  • 2篇黑龙江省电力...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嘉荫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58篇韩雪
  • 11篇肖喜刚
  • 8篇王鸿振
  • 8篇郑新
  • 8篇李安源
  • 7篇王朝晖
  • 6篇赵殿江
  • 5篇张凤全
  • 5篇马志文
  • 4篇刘军莲
  • 4篇王雪红
  • 3篇孙宏亮
  • 3篇牛洪涛
  • 3篇赵金勇
  • 3篇谢德轩
  • 2篇赵殿江
  • 2篇魏庆堂
  • 2篇苏胜
  • 2篇刘平
  • 2篇高培毅

传媒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黑龙江医学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亚段肺栓塞诊断的成像技术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着重探讨亚段水平周围型肺栓塞的适宜扫描参数及显示方法。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GE ligtspeed 16)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4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患者屏气时间长短,设定3组扫描参数。结果:CT诊断肺栓塞31例。中央型22例,周围型9例。3组扫描参数均可清晰显示亚段水平肺动脉栓子。高质量扫描模式肺动脉CTA成像质量最高,常规扫描模式次之,高速扫描模式再次之。结论: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无创、敏感性、特异性高。选择适宜扫描参数及显示方法,急性肺栓塞诊断可以达到亚段水平。2组常规扫描模式更为适宜PE患者。
孟祥鸿韩雪王立平苍爱泽
关键词:肺栓塞
胃肠道造影显像剂(显影比乐)在胃部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
2021年
探讨使用口服胃肠道造影显像剂(显影比乐)后行胃部螺旋CT平扫在临床胃部疾病检查中的优势。方法:100例患者口服500毫升胃肠道造影显像剂行胃部螺旋CT检查(实验组);100例口服500毫升矿泉水行胃部螺旋CT扫描(对照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病变细节显示情况和对周围结构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腔充盈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胃壁结构、胃黏膜和病灶细节的显示能力,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病灶检出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P>0.05);两组对比剂对周围结构均无伪影产生。结论:口服显影比乐行胃部螺旋CT扫描,可以提高病灶检出率,更清晰显示病变细节,使用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其检查效果优于检查前口服矿泉水。
刘军莲张凤全韩雪霍建伟吴俊辰
关键词:对比剂螺旋CT胃部疾病
健康成人主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的多层螺旋CT测量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 确定多层螺旋CT(MSCT)上健康成人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比(rPA)的正常值。资料与方法 140名健康成人作了胸部CT检查,根据性别、年龄分为4组,每组35名。在CT同一层面上,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主肺动脉和升主动脉的直径。结果 rPA的大小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50岁者,rPA范围0.684-0.988.平均值为0.833;≥50岁者,rPA范围0.555-0.965,平均值为0.7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MSCT横断面图像上可很容易获得rPA,健康成人rPA〈1。
韩雪赵殿江肖喜刚
关键词:肺动脉压肺动脉高压
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被引量:49
2004年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4例SPN先行薄层平扫 ,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在动态增强时间 密度曲线基础上 ,测量病灶增强的最大比值 (PHSPN/PTSPN)、强化峰值 (PHSPN)及达到最大峰值所需的时间 (PTSPN) ,并测量与病灶同层的主动脉峰值 (PHAA)。根据以上测得数据 ,计算SPN增强峰值与主动脉增强峰值比 (PHSPN/PHAA) ,SPN灌注量 (ml·min-1·ml-1) =SPN增强最大比值 (Hu·min-1) /动脉增强的峰值 (Hu)。结果 恶性SPN和多血性良性SPN较少血性良性SPN有更高的强化峰值PHSPN和PHSPN/PHAA。而恶性SPN与多血性良性SPN的PHSPN和PHSPN/PHAA无显著差异。多血性良性SPN增强前密度明显低于恶性SPN。恶性SPN与多血性良性SPN的灌注量明显高于少血性良性SPN。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反映病灶的血供信息 ,为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提供证据。
白荣杰韩铭钧王立平韩雪魏庆堂
关键词:孤立性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局部血流
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证型与64排螺旋CT颈脑动脉联合CTA影像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病变特点与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颈脑动脉CTA造影所见血管病变特点进行观察和血管狭窄的统计分析。结果:(1)各中医证型人均受累血管支数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阴虚风动>痰热腑实...
韩雪郑新
关键词:血管成像中医证型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2例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病例,全部行MSCT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A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阻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并能显示包括肠管扩张积液、肠管壁增厚、肠管壁积气和腹腔积液等征象。结论:MSCTA是诊断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一种快速,敏感、无创的影像学方法。
王鸿振王雪红李安源韩雪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肺内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高分辨CT诊断
2009年
目的:探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的高分辨CT(HR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局限性直径≤2 cm磨玻璃病灶,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所有病例采用全肺CT扫描或加靶扫描,由二位资深医师评价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5例中非侵袭性肺泡细胞癌(BAC)17例,支气管肺泡为主型腺癌10例,非典型腺样增生(AAH)6例,局灶性肺炎2例(其中机化性肺炎1例)。非典型腺样增生1例,局灶性肺炎1例;直径>1.5 cm的病灶中BAC3例,腺癌2例,机化性肺炎1例。边缘清楚33例,边缘模糊2例。均匀磨玻璃密度23例,混杂磨玻璃密度12例。毛刺征7例(其中BAC3例,腺癌4例)。分叶征5例。胸膜凹陷征1例。血管集束征5例。结论:HRCT是显示磨玻璃密度灶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对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定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袁艳韩雪
关键词:肺癌CT
CARE技术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CARE技术即自动综合选择管电压(CARE kV)和四维实时剂量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对冠脉CTA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门子64排128层Definition AS螺旋CT机行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A组41例,由CARE kV选择输出管电压;B组37例,管电压人为设定120kVp。两组均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其他扫描参数两组相同。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A和B两组CTDIvol分别为(17.15±10.87)mGy和(29.97±7.80)mGy;DLP分别为(261.43±176.49)mGy×cm和(469.61±119.66)mGy×cm;ED分别为(3.62±2.98)mSv和(6.58±2.03)mSv,两组间CTDIvol、DLP和E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ED降低44.98%。A和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8±0.27)和(3.63±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根部管腔的SNR分别为(18.14±4.27)和(17.96±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CA和LM近端管腔的CNR分别为(23.07±8.89)和(27.26±9.57),B组分别为(17.23±7.35)和(21.2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NR大于B组。结论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CARE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受检者44.98%的有效辐射剂量,具有临床意义。
韩雪王朝晖郑新张凤全刘军莲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胶质母细胞瘤MRI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大脑皮层及皮层下NOS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15例主体位于大脑皮层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OS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图像,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表现为团块样病灶,位于额叶最多见,瘤体主要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8例在平扫T1WI上病灶内可见高信号区。增强后13例表现为显著不均匀环形或蜂房样强化,其中6例可见脑膜受侵、强化,瘤体内轻度坏死4例(27%),轻度瘤周水肿7例(47%);轻度强化2例(13%)。结论:大脑皮层及皮层下NOS型胶质母细胞瘤具有一些较典型的MRI特征。
王朝晖韩雪高培毅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坏死脑水肿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3
2004年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A)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 0例冠心病患者 (35例拟诊冠心病 ,5例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 )进行了心电门控螺旋CT(MSCT)增强扫描 ,所得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  4 0例患者中对 16 0支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进行了MSCT三维重建 ,35例拟诊者中 4例MSCTA和DSA排除了冠脉疾病 ;31例 12 4支冠脉中 ,MSCTA对于显示近中段≥ 5 0 %的狭窄有一定的准确性 (敏感性 81 8% ,特异性 90 1% ) ,不能显示轻度狭窄病变、远端或细小分支病变 ;可以发现并判断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 ,显示斑块的形态及引起狭窄的程度。钙化斑块特别是钙化范围广者可引起管腔轻度狭窄 (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 ) ,非钙化斑块则引起较明显的狭窄 (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 )。 4例冠状动脉支架和 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可清晰显示支架和血管桥的位置及远端血流情况。结论MSCTA是有效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对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它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可替代DSA用于易碎软斑块的早期检查。
肖喜刚韩雪王雪红孙宏亮王鸿振牛洪涛
关键词:冠心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斑块钙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