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广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生态
  • 5篇生态环境
  • 4篇煤矿
  • 4篇煤炭
  • 4篇环境影响
  • 3篇环境影响评价
  • 2篇生态环境影响
  • 2篇盆地
  • 2篇煤矿区
  • 2篇煤炭开发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
  • 1篇地下水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地质因素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遥感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类型

机构

  • 14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博奇电力...

作者

  • 14篇顾广明
  • 3篇曹育红
  • 3篇宁建宏
  • 2篇贾希荣
  • 2篇王丽
  • 1篇蒋德林
  • 1篇员争荣
  • 1篇李云朝
  • 1篇李小彦
  • 1篇韩国刚
  • 1篇李元实
  • 1篇晋香兰
  • 1篇白中科
  • 1篇周其刚
  • 1篇李林涛
  • 1篇姜华
  • 1篇韩振宇
  • 1篇张慧

传媒

  • 5篇煤田地质与勘...
  • 4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电力环境保护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中国东部找煤...

年份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1
  • 1篇199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谈煤矿环境评价工作中煤矸石采样
顾广明
关键词:煤矸石矿区环境保护取样法
鄂尔多斯盆地优质煤资源分布及有利区块被引量:17
2006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炭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确定该盆地优质煤的定义。根据近年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及聚煤规律研究成果,依据定义确定优质煤主要分布在东胜、榆横、大保当、马家滩、神北、灵武、彬长、华安、黄陵、汝箕沟10个煤矿区和鄂托克旗、杭锦旗、盐池、靖定、环县、庆阳、旬东7个预测区,统计含煤面积达11.1×104km2,总资源量1.44×1012t。选择含煤面积、资源丰度、资源量指标对鄂尔多斯盆地优质煤资源进行评价,划分出最有利、有利、较有利、一般区块,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优质煤资源评价分区图。
顾广明李小彦晋香兰
关键词:资源分布鄂尔多斯盆地
西部煤矿区规划环评中地下水专题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煤矿区规划环评在我国相对其他领域起步较晚,与之相适应的环评技术导则尚未出台,各评价单位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思路较为混乱。以我国西部典型煤矿区(榆横、榆神矿区)规划环评为例,利用水文地质学、水资源学理论,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西部煤矿区规划环评中地下水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思路。研究认为西部煤矿区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脆弱是共性,"三水"平衡是评价的基础,将矿区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限制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范围之内是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顾广明
关键词:规划环评地下水
煤炭开采工程中次生环境风险的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煤炭开采中的瓦斯爆炸与矿井突水,属矿井安全评价的范畴,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其隐蔽性、长期性等特点,通过次生环境风险的识别,提出了风险评价中应注重的矿井类型、环境危害的分析、预案制定中的初步想法。
宁建宏顾广明张慧
关键词:煤炭次生环境风险
输油输气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输油输气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给出定量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水土流失面积的估算方法时,预测生态环境影响,提出减轻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顾广明周其刚曹育红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评价
煤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8
2001年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长期的开发活动已经引起了与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诸多环境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也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的综合性制约因素。因此有必要从煤矿区可持续发展角度 ,系统地认识和分析各环境要素间的制约与联系 ,采取系统性、持续性的环境保护对策 。
贾希荣李林涛宁建宏顾广明李云朝
关键词:煤矿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煤炭资源土地资源
生态脆弱地区管线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管线施工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荒漠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应用遥感、野外样方调查等方法,通过对比“陕甘宁气田—银川天然气管线工程”管线两侧建设前后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等因子的变化特征,对生态环境自然演替规律和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合管线施工中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改进方向。
顾广明宁建宏王丽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管线生态环境影响
中国2001年-2010年能源与环境不和谐图像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国内外10余个国家多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能源弹性系数正常值在0.5左右,但我国“十五”期间能源弹性系数基本上均超过1,最高达1.73,说明我国“十五”期间能源与环境的发展模式不够和谐。结合2004年-2005年上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审查的火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77×108kW,多种方案预测了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特别是火电的发展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与环境的发展仍然很难和谐。为逐步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限制能耗总量增长过快趋势,使我国能源弹性系数逐步恢复到正常值。
韩振宇顾广明姜华李元实韩国刚
关键词:能源弹性系数
浅析渭南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的环境效益
1999年
就渭南市各类大气污染源统计分析,评价了渭南市大气质量现状,预测天然气的引入和利用,将会对根治渭南市“煤烟型”
曹育红员争荣顾广明
关键词:天然气大气环境
3S技术在煤矿区开发现状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6年
介绍了运用遥感技术不同时期的信息源发现监测目标信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确定目标区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信息处理的平台与框架,进行遥感专题数据与规划数据叠加,以及在矿山开发及环境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并构建了“3S”技术在煤矿区开发现状及环境调查与监测中应用的集成模式,为客观评价矿产资源规划落实情况,快速查明矿区生态环境现状、灾害地质及环境治理工程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维护矿业秩序以及综合整治矿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顾广明王丽蒋德林曹育红
关键词:煤矿区生态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