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佩勇

作品数:99 被引量:492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0篇甘薯
  • 31篇选育
  • 21篇栽培
  • 20篇栽培技术
  • 19篇基因
  • 17篇植物
  • 14篇选育及栽培技...
  • 13篇农杆菌
  • 13篇农杆菌侵染
  • 13篇侵染
  • 12篇品种选育
  • 12篇转化植物
  • 12篇紫薯
  • 11篇甘薯新品种
  • 8篇育种
  • 8篇植物遗传
  • 8篇ERF转录因...
  • 7篇植物遗传改良
  • 7篇高产
  • 6篇淀粉

机构

  • 99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东海县农业技...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江苏徐淮地区...
  • 1篇江苏徐州甘薯...
  • 1篇韩国生命工学...

作者

  • 99篇马佩勇
  • 98篇贾赵东
  • 94篇谢一芝
  • 86篇边小峰
  • 46篇禹阳
  • 43篇郭小丁
  • 3篇苏兴智
  • 2篇徐宗进
  • 1篇张毅
  • 1篇牛丽影
  • 1篇王维屯
  • 1篇谢逸萍
  • 1篇孙健
  • 1篇张振臣
  • 1篇宋锦花
  • 1篇张永春
  • 1篇杨清
  • 1篇朱红
  • 1篇刘小平
  • 1篇岳瑞雪

传媒

  • 23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江苏师范大学...
  • 5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南方农业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Agricu...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现代分子植物...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紫薯保健米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紫薯保健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紫薯保健米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高抗性淀粉大米35‑45%、紫薯粉45‑55%、复合营养强化剂1‑2%、蓝莓水果粉2‑4%、紫薯花色苷浓缩液5‑15%,其...
边小峰禹阳贾赵东马佩勇郭小丁谢一芝
文献传递
‘苏薯11号’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2014年
对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的高产生理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薯11号'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经济系数也高于对照品种‘苏渝303',薯块干物质积累在栽后90—120d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是‘苏薯11号'获得高产的主要生理基础。‘苏薯11号'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鲜薯产量、茎叶产量、生物产量和薯干产量肥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不仅受氮、磷、钾的施用量影响,而且与氮、磷、钾配比有关,试验中以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1 5.5 kg/hm^2、75 kg/hm^2和225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5:1:3)时鲜薯产量最高。
谢一芝贾赵东郭小丁马佩勇边小峰苏兴智徐宗进
关键词:甘薯高产生理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彭苏3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2019年
为筛选适宜武陵山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甘薯淀粉用新品种彭苏3号。该品种在2015—2016年重庆市区试中鲜薯产量为31 597. 5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减产1. 25%,增产点次达64. 3%;薯干产量为10 672. 5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4. 79%,增产点次达64. 3%;淀粉产量为7 275. 0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6. 62%,增产点次达64. 3%。该品种萌芽性优,商品薯率为87. 3%,薯块烘干率为33. 92%,淀粉含量为23. 15%,薯块熟食适口性评分为73. 8分,抗茎线虫病、中抗根腐病、感黑斑病,薯块耐贮藏。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彭苏3号的产量。
曾志明谢一芝郭小丁张启堂马佩勇解道斌贾赵东边小峰禹阳罗启燕高才华葛先华陈其恒
关键词:甘薯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甘薯ERF转录因子IbERF4在促进植物绿原酸类物质合成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甘薯ERF转录因子<I>IbERF4</I>在促进植物绿原酸类物质合成中的用途,从甘薯中分离出编码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完整cDNA,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上,利用农杆菌侵染法转化植物,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
禹阳边小峰贾赵东马佩勇谢一芝张铅刘帅
文献传递
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基因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基因,是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从甘薯中分离出编码ERF转录因子的完整cDNA,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上,...
边小峰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
文献传递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β-carotene and Dry Matter in Orange-fleshed Sweetpotato [Ipomoea batatas(L.) Lam] and Their Correlation Analysis
2014年
Using three orange-fleshed sweetpotato varietie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16 economic traits at 60 d,75 d,90 d,105 d,120 d and 135 d after planting were measured,so as to revealing the dynamic variations of β-carotene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roo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conomic traits in orangefleshed sweetpotato.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variations of β-carotene accumulation in tubers varied hugely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Interesting,the βcarotene content of all three varietie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after 120 d,while the dry matter content of them performed a similar "fluctuation-type".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β-carotene content of three orange-fleshed sweetpotato varieties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dry matter content and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but the correlation with other economic traits also varied among varieties.
马佩勇贾赵东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高产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号’的推广应用,总结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的实践经验与心得,通过2012—2014年国家区试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以及抗病性等特性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苏薯24号’在2012—2013年国家甘薯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3534.0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1130.0 kg/hm2,淀粉产量7549.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18.27%,增产显著;平均块根干物率和淀粉率为33.08%和22.41%,分别比对照‘徐薯22’高2.84和2.47个百分点。2014年国家长江区试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1204.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194.0 kg/hm2;平均淀粉产量6883.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23.28%。该品种2015年2月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苏薯24号’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丰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抗病和耐储藏性好,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最后,笔者提出了高淀粉甘薯品种的选育策略是培育骨干亲本与创建核心种质,组配优势群体且加大选择压力,加速育种进程。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关键词:甘薯高淀粉育种
甘薯绿原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IbPAL2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甘薯中IbPAL2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营养品质中的应用。其中IbPAL2是编码甘薯绿原酸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之一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IbPAL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SEQ ID No....
禹阳边小峰贾赵东马佩勇谢一芝
文献传递
一种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IbERF4基因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IbERF4基因及应用,其中编码甘薯ERF转录因子的IbERF4基因,是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负责调控植物耐逆与促进植物衰老的功能。IbERF4基因编码的蛋白...
边小峰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
中国鲜食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被引量:23
2022年
甘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因保健功能强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鲜食型甘薯消费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为了促进中国鲜食甘薯产业发展,本文总结了鲜食甘薯品种选育成就,阐明了鲜食甘薯种薯种苗繁育技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市场营销的现状,指出了鲜食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鲜食甘薯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鲜食甘薯产业持续发展需要重视优质鲜食甘薯品种选育,加强鲜食甘薯种业建设,强化鲜食甘薯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优化鲜食甘薯安全贮藏技术,积极开拓鲜食甘薯市场。
谢一芝边小峰贾赵东马佩勇禹阳张铅刘帅
关键词:甘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苗繁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