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挺军

作品数:162 被引量:66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6篇苦荞
  • 21篇活性
  • 16篇饮料
  • 16篇抗氧化
  • 12篇黄酮
  • 11篇燕麦
  • 10篇响应面
  • 9篇抗氧化活性
  • 8篇等离子体
  • 8篇学成
  • 8篇皂苷
  • 8篇色谱
  • 8篇化学成分
  • 8篇活性研究
  • 7篇营养
  • 7篇籽油
  • 7篇相色谱
  • 7篇磷脂
  • 7篇抗疲劳
  • 5篇酶解

机构

  • 141篇北京农学院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山西省农业科...
  • 6篇北京朔方科技...
  • 5篇北京大学
  • 5篇防化研究院
  • 5篇山西大学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食品研究...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57篇马挺军
  • 23篇贾昌喜
  • 7篇孙运金
  • 6篇任贵兴
  • 6篇吕飞杰
  • 5篇陕方
  • 5篇曾会明
  • 5篇李久长
  • 5篇屠鹏飞
  • 5篇刘颖
  • 5篇刘一倩
  • 5篇郭晓蒙
  • 5篇秦晓健
  • 4篇李红卫
  • 4篇任祎
  • 4篇白书培
  • 3篇韩素玲
  • 3篇仝其根
  • 3篇平华
  • 3篇王沙生

传媒

  • 13篇中国粮油学报
  • 12篇北京农学院学...
  • 7篇农产品加工(...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中国食品学报
  • 5篇食品科学
  • 5篇饮料工业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科技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食品工业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江苏调味副食...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粮油与饲料科...
  • 1篇医疗装备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13篇2023
  • 15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6
  • 6篇2005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水中重金属元素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ICP-AES法测定了某再生水中Cr、Mn、Pb、Ni、Hg、Fe、Cu、Cd、Zn、As等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研究。聚类分析将此10种重金属元素分为四类。主成分分析选出污水原水水质、CASS池运行的稳定性、泥水分离和陶滤效果三个影响再生水水质的主因子,其中以污水原水水质对再生水水质的影响最大。因此,利用ICP-AES法测定此再生水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能够对目标污水厂的水质指标监测、运行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马挺军林炳荣贾昌喜
关键词:再生水重金属ICP-AES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杂色曲霉固态发酵晒青毛茶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利用杂色曲霉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以发酵茶叶感官评分及茶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菌种添加量、外加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4个因素进行黑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菌种添加量为14.5%、外加水量为25%、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10 d,发酵得到的茶叶感官评分为(91.00±2.29)分,茶多酚含量为(17.84±0.28)%。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茶外形匀整、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厚,且茶多酚含量高。
王如良王鸿悦徐从华马挺军
关键词:发酵工艺感官评分响应面
基于网络平台Padlet讨论式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Padlet的讨论式学习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及改革效果。本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辩论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本课程的4个主题,学生根据不同主题的内容和要求,课下自主查阅和理解的相关知识资源,并上传呈现在网络平台Padlet墙中。从学生课堂内学习体验和课堂外自习体验两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课程打分评价的方法。在课堂内讨论辩论式学习体验方面,学生反映良好,但仍缺乏积极主动性;课前准备,学生反映评价优秀,认为充分调动了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因此,采用互联网平台Padlet的讨论式学习,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效果显著。
李红卫马挺军陈壁州吕莹王晓东
关键词:教学改革
苦荞颗粒冲剂润肠通便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主要含黄酮和膳食纤维。通过对小鼠做润肠通便药效试验,研究苦荞颗粒冲剂润肠通便的作用。将健康的昆明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苦荞颗粒冲剂低、中、高3个剂量组。饲养2周后墨汁灌胃,25 min后处死小鼠,测量小肠总长度,测定不同剂量苦荞颗粒冲剂对小鼠的墨汁推进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颗粒剂高剂量组小肠推进长度为22.8 cm,与模型组的19.5 cm对比,长度增加但不显著,表明荞麦颗粒剂对小鼠润肠通便未见显著的作用。
马挺军贾昌喜
关键词:苦荞颗粒冲剂润肠通便
文冠果油在制备抗疲劳调和油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冠果油在制备抗疲劳调和油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确定该文冠果油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最佳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120min。以文冠果油为主料,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菜籽油或者玉米油中...
马挺军
文献传递
土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从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棕榈酸(Ⅰ)、三十烷(Ⅱ)、二...
马挺军屠鹏飞吕飞杰胡小松
关键词:土贝母化学成分腺苷硅胶柱色谱棕榈酸
文献传递
沿面等离子处理对虾青素鸡蛋杀菌保鲜的研究
2025年
【目的】为了研究沿面等离子处理延长虾青素鸡蛋保鲜期的效果。【方法】选取红发夫酵母源虾青素鸡蛋,并对其进行了沿面低温等离子处理。研究鸡蛋营养物质、功能活性、感官风味和贮藏性能的差异。【结果】在220 V等离子处理20 min,可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用这一条件下处理的虾青素鸡蛋,虾青素含量降低了23.48%,蛋黄颜色没有变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没有显著改变(P>0.05),同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了52.79%。蛋清的凝胶弹性显著增强(P<0.05),有效改善了虾青素鸡蛋凝胶性能的不足;乳化稳定性降低了0.22%;等离子处理会对鸡蛋贮藏期间pH值变化产生影响,能有效减缓蛋重下降、哈夫单位减小、蛋黄指数的降低和气室直径的增大。【结论】沿面等离子处理技术能够保持虾青素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维持其加工品质和贮藏稳定性,是一种有前景的新技术,用于虾青素鸡蛋的杀菌保鲜。
闫倩楠杨泽豪于淼马挺军
关键词:贮藏特性
藜麦蜕皮激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025年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与活性物质,具有丰富均衡的营养价值,其籽粒中蜕皮激素含量较多。【目的】为了促进藜麦蜕皮激素的相关体系的发展,实现产量的稳定,为藜麦蜕皮激素在食品、生物和医药等领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藜麦蜕皮激素的研究现状、生物活性以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藜麦蜕皮激素具有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抗氧化、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炎、增强记忆力以及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结论】为藜麦蜕皮激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毕成楠李相阳马挺军
关键词:蜕皮激素生物活性
燕麦生物碱提取工艺及功能评价研究
任贵兴刘森任祎侯召华安鸣杨楠马挺军么杨赵炜张宗文陆平张京郭文杰平华秦培友张瑞黄朝辉王海平许光映
该研究首次在国内自主合成了燕麦生物碱bf和bp标准品,建立了燕麦生物碱bf、bp和bc的检测方法。利用我国丰富的燕麦种质资源,进行燕麦生物碱、β-葡聚糖和总多酚含量分析,利用近红外建立燕麦β-葡聚糖的快速鉴定评价技术体系...
关键词:
关键词:燕麦生物碱功能评价
纳米膜包装对冷藏绿芦笋不同部位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研究纳米膜对芦笋的保鲜效果及芦笋贮藏后不同部位的可食品质,分析了两种纳米膜包装袋A和E对其在(2℃±1℃)冷藏期间绿芦笋不同部位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期间绿芦笋硬度增加,与对照相比,纳米膜包装对茎头部、中部和基部均有延缓硬度增加的作用,而E包装延缓绿芦笋的硬化效果优于A包装;冷藏期间叶绿素含量下降,纳米膜包装贮藏7d后,E包装对茎头部叶绿素含量下降有延缓作用,但对芦笋基部的叶绿素含量,不同包装处理间无明显差异。E包装延缓了VC含量的损失,保持了较高的酸含量,A包装保鲜效果略差。相同纳米膜包装的绿芦笋不同部位的硬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绿芦笋的基部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大于茎头部,但基部叶绿素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小于茎头部;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茎头部附近硬度升高相对较缓,基部变硬显著,茎头部位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较陡,基部叶绿素含量变化平缓;两部位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均呈平缓下降趋势。
李红卫马挺军贾昌喜
关键词:绿芦笋纳米膜采后品质冷藏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