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建彬
- 作品数:55 被引量:271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 管理信息系统中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被引量:125
- 2002年
- 权限控制是信息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是系统安全运行的有力保证。简要介绍了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MIS系统的权限控制应用模型。
- 林磊骆建彬邓宪宋志刚
-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角色权限控制
-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液压机行程停位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7
- 1995年
- 液压机行程停位精度是液压机先进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它直接影响着锻件产品的加工质量及液压机自动化生产。作者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来提取液压机工况条件和超程值之间的一般关系,并将其用于超程预测,从而实现了高精度停位控制。研究及大量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停位精度高及稳定性好等特点,而且这种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可以在液压机生产过程中具有不断提高的智能特性。该方法在3.15MN液压机上的停位控制精度已能达到±0.5mm.
- 骆建彬俞新陆巢克念莫晔
- 关键词:液压机神经网络
- 卓越领导是怎样炼就的——专访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主任骆建彬
- 2006年
- 作为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主任,骆建彬博士始终坐镇并指导着卓越领导学堂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进程。他始终认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汹涌浪潮,中国企业家群体提高人文素养,尽快实现由“管理”到“领导”,由“优秀”到“卓越”的诉求已成必然趋势。那么,从2002年开始,历时两年.集100名专家和1000名学员的智慧.研究开发出的以全新的超越管理,提高企业家人文素养的教育培训体系,经过近3年5个《卓越领导高级研修班》的教学实践,究竟取得到了哪些效果呢?
- 骆建彬
- 关键词: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家群体教育培训体系人文素养
- 并非柔情的纪事——宝钢总裁谢企华的大家方略
- 2003年
- 以一种名字找到你中国的钢铁业是以一位女性为标志的,她是谁?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选定上海宝钢CEO谢企华恰好是这位'铁娘子'精彩2002的一个亮丽收尾,因为在此之前,美国最新《财富》杂志评选出全球50位杰出女强人,谢企华名列第18位。谢企华获奖的理由是'打赢了反倾销官司,并立誓未来10年内让宝钢成为世界500强'。'女强人'、'铁娘子',我们以这种名字找到了谢企华。
- 骆建彬张晓霞
- 关键词:钢铁工业上海宝钢
- 美国“201条款”——“反倾销”的看家字典
- 2003年
- 骆建彬张晓霞
- 关键词:反倾销贸易限制国际贸易
- 依靠信息化提高航天计量站的综合业务管理水平被引量:1
- 2011年
- 介绍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MS)的发展,结合航天计量站的具体情况,提出计量站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以及阐述了该系统对该站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 计晟灵万旻骆建彬
-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计量管理
- 双壁碳纳米管薄膜的铺展
- 2006年
- 分别以乙醇和丙酮为铺展溶液,实现了双壁碳纳米管薄膜的铺展,获得了面积为100cm2、厚度为50nm、均匀的单层双壁碳纳米管薄膜.研究表明,乙醇的铺展效果略优于丙酮;随着乙醇溶液浓度的增加,碳纳米管薄膜的铺展速率增加.当温度低于60℃时,随着温度升高,碳纳米管薄膜的铺展速率略有增加;当温度高于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纳米管薄膜的铺展速率下降.
- 贾怡韦进全舒勤科常建国王昆林王志诚骆建彬刘文今郑明新吴德海
- 关键词:碳纳米管铺展
- 现代职业经理必备管理能力之六——不断创新的能力
- 2003年
- 21世纪将是创新的世纪。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著名管理大师,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只有努力创新的商店或制造公司,才会有前途。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到最后一定失败。”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也说过“作为一个决策者。
- 张超中骆建彬严鸢飞
- 关键词:创造力管理能力
- 碳纳米管灯泡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长度为分米量级的双壁碳纳米管薄膜与长丝制成了碳纳米管灯泡,并与钨丝白炽灯作对比,研究了碳纳米管灯泡的发光效率、电工参数以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灯泡可以发出与钨丝白炽灯相同的白光,在相同温度(1400~2300K)下,碳纳米管灯泡的光效比钨丝灯泡平均提高40%.碳纳米管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并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2300K高温下通电24h,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
- 李传刚王昆林韦进全魏秉庆朱宏伟王志诚骆建彬刘文今郑明新吴德海
- 关键词:碳纳米管灯泡电致发光
- 含选择结构工作流关键路径问题的研究
- 2007年
- 针对含有选择结构的工作流模型,提出分析其关键路径的方法.首先将工作流转化成二叉树结构,然后对二叉树中不含选择结构的子树进行等效化简;分析二叉树并行结点两支的特点,对二叉树进行进一步化简.最后通过分析化简后的结构,求解原工作流的关键路径长度,为工作流程优化提供基础.
- 温旭万旻王帅安骆建彬
- 关键词:工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