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艳艳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血管损伤
  • 2篇农村
  • 2篇留置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留置
  • 2篇静脉留置针
  • 2篇白介素
  • 2篇白介素6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农村老年
  • 1篇农村老年人
  • 1篇卫生服务
  • 1篇乡村卫生
  • 1篇乡村卫生服务
  • 1篇临终
  • 1篇临终关怀
  • 1篇接受度
  • 1篇结构方程模型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篇魏艳艳
  • 3篇陈传波
  • 3篇路雪芹
  • 1篇滕楠
  • 1篇蔡芳芳
  • 1篇黄霞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农村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了解农村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建立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健康调查简表(SF-36)、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开封市648例农村失能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失能老年人的总体生活质量较低,性别、年龄、失能时间、婚姻状况、配偶健康情况、居住情况、子女数、经济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存在供需不平衡现象,发展农村非家庭成员照护模式非常必要。
陈传波路雪芹黄霞魏艳艳滕楠
关键词:生活质量乡村卫生服务
中国省级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其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魏艳艳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经济活力
文献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和白介素6在静脉留置针致血管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白介素6(IL-6)在静脉留置针致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新西兰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常规饲养1 W后留取静脉血和双耳外缘中段静脉血管组织。其余3组为实验组,兔双耳外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注射生理盐水,20 mL/次,1次/d。3组分别留置3 d、5 d、7 d,达到留置时间后抽取静脉血,麻醉后留取局部血管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及血管组织中的AngⅡ和IL-6的含量。结果血液检测:AngⅡ含量,5d组、7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AngⅡ依次增高;IL-6含量,7 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 d组和5 d组(P<0.01)。组织检测:AngⅡ含量,3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组间比较,5 d组、7 d组高于3 d组(P<0.05);IL-6含量,5 d组、7 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刺激可使AngⅡ和IL-6含量增高,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促使血管炎症反应发生,而致血管损伤。
魏艳艳路雪芹陈传波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IL-6血管损伤
血管紧张素Ⅱ和白介素6在静脉留置针致血管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应用静脉留置针模拟临床输液,检测留置不同时间动物血液以及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探索其在静脉留置针致血管损伤中的作用,为静脉留置针以后在临床的应用...
魏艳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白介素-6血管损伤动物实验
文献传递
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认知及接受度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认知情况和接受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临终关怀认知与接受度调查问卷,对开封市458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认知情况较好的占2.6%,一般25.8%,较差71.6%;临终关怀接受度非常愿意1.8%,愿意10.0%,一般29.7%,不愿意41.9%,非常不愿意16.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死亡态度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认知和接受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接受度较低,发展农村临终关怀服务,广泛开展死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路雪芹陈传波魏艳艳蔡芳芳
关键词:临终关怀接受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