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兵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工频电磁场对居住人群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2010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电网建设步伐加快,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大增加,由输变电设备产生的工频电磁场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讨输变电设备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对人体健康影响情况,对输变电工程超高压输变电网输出密集区域的当地居住人群进行了血常规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孙凤英黄家兵李清元李传勇戚玉群田俊
- 关键词:工频电磁场血常规指标居住人体健康影响电磁场强度环境问题
- 宜昌市食品化学污染物及食源性致病菌动态监测与分析
- 马蓓蓓陈萍周红雨徐勇黄家兵程德明阎江虹程绪芳万正杨汪艳平司徒谊萍余云芳
- 该项目首次连续4年全面分析了20类食品,农药残留类、重金属、色素、防腐剂、甜味剂、过氧化苯甲酰、二氧化硫残留、甲醛、亚硝酸盐、甲醇及杂醇油等10大类食品化学污染物水平。所有检测指标全部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检测结果国际互认...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品化学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
- 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及实验室检验被引量:2
- 2009年
- 2009年3月起美国、墨西哥出现“猪流感”病例并形成疫情,4月中旬,WHO称此病毒为“猪流感病毒”,病称“人感染猪流感”。因无证据表明此病毒首先在猪间流行,再由猪传人,与甲型H5N1禽流感完全不同。4月30日,who将此流感重新命名:A/H1NI流感(我国称甲型H1N1流感)。
- 黄家兵
- 关键词:猪流感病毒H1N1甲型病原学H5N1
- 宜昌市托幼机构加强管理前后消毒质量调查
- 2007年
- 目的了解宜昌市托幼机构消毒现况,促进消毒和预防工作。方法采取现场抽样检测的方法对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结果2004年和2005年宜昌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86.95%和94.06%,其中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14%和98.85%。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67.21%和72.41%。结论宜昌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卫生设施及消毒制度建设。
- 向阳史俊林黄家兵杜枝国刘立屏曾滔汪艳萍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
- 宜昌市2002年~2005年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为了解宜昌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2002年开始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湖北省的一个二级监测点参加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对宜昌市的市售食品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法:2002~2005年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提供的检测方法和湖北省下达的监测任务监测,监测的项目为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4年共监测样品249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8株,各类样品总的检出率按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样品计检出率达到了16.87%,按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株数计检出率达到了19.28%。结论:宜昌市的监测结果与湖北省的基本一致,以生肉类样品污染最严重,沙门菌是主要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
- 周红雨黄家兵汪艳平司徒谊萍孙凤英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 2006年宜昌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了解宜昌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对宜昌市几个主要的集贸市场和超市采集7大类10个食品品种进行6类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生禽肉和速冻面米食品(生制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60%和37.5%。6种食源性致病菌中只分离出了沙门菌、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生禽肉和速冻面米食品(生制食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沙门菌、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然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
- 黄家兵汪艳平司徒谊萍余枫华吴谨呈周红雨程德明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 工频电磁场对居住人群血液生化、电解质指标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国家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着电力输送向超高压、特高压发展。工频电磁场是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及各种用电器所产生的一种极低频电磁场,一般指50Hz电场及其感应出来的磁场^[1]。密集的超高压输变电线路是否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及生活环境造成影响,工频电磁场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已成为当地居民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 黄家兵田俊戚玉群孙凤英李清元李传勇
- 关键词:工频电磁场血液生化电解质居住极低频电磁场超高压
- 衍生化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酒中的氰化物
- 马蓓蓓陈萍黄家兵周红雨胡海蓉
- 该课题尝试衍生化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蒸馏酒或配制酒中的氰化物,采用了GC-ECD、进口顶空装置、弱极性毛细管柱等装置,采用柱前衍生,使氰化物和氯胺T在顶空瓶内反应生成氯化氰,取顶空气体,进行分析测试。对色谱柱的温度,...
- 关键词:
- 宜昌市2006年流感疫情动态监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调查宜昌市流感活动状况及流行动态变化规律和每年的流行株及其构成。方法:在哨点医院和流感爆发疫情事件中,采用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宜昌市4月份与7月份为流感样病例人数高峰。两起流感爆发流行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全部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在调查和监测中分离的流感病毒以B型及H1型为主,宜昌市健康人群流感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56%。结论:宜昌市流感高峰在4月份与7月份,流行的病毒株以B型及H1型为主,健康人群免疫水平不高。
- 黄家兵余枫华汪艳平杨春秀涂玉梅杨绍金程德明韩福郎余云芳
- 关键词:流感动态监测
- 多重PCR技术在呼吸道暴发疫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用有效的方法快速检测呼吸道暴发疫情中的病毒病原学感染现况,探讨病毒活动状况及流行规律。方法:收集宜昌地区2009年全年报告的所有呼吸道疫情标本,先采用RT-PCR方法检测季节性流感病毒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排除流感的阴性疫情标本再采用多重RT-PCR法,同时检测腺病毒、间质肺病毒、冠状病毒229E/NL63、副流感病毒1、2、3型;甲、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鼻病毒、冠状病毒OC43,共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2009年本市报告的29起呼吸道疫情中,流感疫情24起,约占总疫情数的82.8%,非流感疫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间质肺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副流感病毒及冠状病毒。结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间质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宜昌地区呼吸道暴发疫情中病毒感染的主要致病原。多重PCR技术在疫情的快速检测方面准确高效,能尽快明确疫情感染的病原体,为防控争取到宝贵时间;从而对指导爆发疫情的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余云芳张谨余枫华韩福郎马静黄家兵杨春秀涂玉梅阮刚郑佳佳吴谨呈
- 关键词:多重PCR法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