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手柄
  • 2篇尿液
  • 2篇老年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微血管
  • 1篇心肌微血管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问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液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作者

  • 12篇黄敏
  • 4篇刘海生
  • 3篇周道裕
  • 3篇闫慧慧
  • 2篇夏振洲
  • 1篇张泽丹
  • 1篇包维为
  • 1篇王德文
  • 1篇罗惠兰
  • 1篇魏平
  • 1篇冯兵
  • 1篇张华
  • 1篇何作云
  • 1篇邓小飞
  • 1篇谭平
  • 1篇钟晓红
  • 1篇雷涛
  • 1篇罗艳
  • 1篇廖江霞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火控雷达技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折叠手柄的尿液采集试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手柄的尿液采集试管,包括试管和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套环连接,所述套环可套在试管的管口上,所述手柄分为主柄和副柄,主柄和副柄之间通过轴连接并且可以折叠。本实用新型巧妙设置手柄于尿液采集试管,所述...
黄敏谭彤燕闫慧慧罗筱玮周道裕
文献传递
一种智能可调的防褥疮床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可调的防褥疮床垫,包括至少8个调节单元,所述的调节单元由重叠的3~6个气囊组成,每个气囊可以单独充气,并设有充气开关,当充气开关打开的时候充气至气满,当充气开关关闭的时候,气囊放气,每个气囊和空气接...
黄敏谭彤燕闫慧慧罗筱玮周道裕
文献传递
一种窄波束天线数引偏差修正方法的分析与应用
2023年
针对靶场和航天测控任务中大口径、高频段类型的窄波束天线在数引方式下存在引导偏差大的特点,从误差修正的基本模型和原理出发,分析了目标捕获时偏差修正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时修正设备轴系误差、大气电波折射误差来减小数字引导偏差的方法,并结合测控任务实践给出了捕获偏差修正的时机与场合。经数据对比分析及验证,在俯仰方向上修正后的数字引导偏差由最大0.19°减小至0.05°,大幅提高了窄波束天线在数引方式下的捕获能力,该修正方法可在靶场和航天测控领域推广应用。
宋彦智薛晓马贺红兵黄金婷黄敏
关键词:窄波束天线大气折射轴系误差KA频段
低剂量CT联合三维重建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CT联合三维重建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为临床及时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体检中心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发现的97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低剂量CT检查及三维重建,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探讨低剂量CT联合三维重建评估肺结节性质的价值及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97例肺结节患者中良性76例,占比78.35%,包括炎性结节26例、结核结节50例;恶性21例,占比21.65%,包括腺癌15例、鳞癌6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低剂量CT、三维重建的形态学征象评分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低剂量CT、三维重建单独及联合评估肺结节的AUC>0.80,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价值最高。结论低剂量CT、三维重建单独及联合评估肺结节具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对于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其对于提高恶性肺结节检出率、早期筛查肺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且为临床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值得在健康体检中积极进行推广。
张泽丹张朵包维为黄敏
关键词:肺癌肺结节低剂量CT三维重建恶性体检
盆腔巨大肿瘤术中出血12000ml的麻醉处理(1例报告)
2012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盆腔巨大肿瘤压迫直肠、尿道致排便、排尿障碍入院,拟2012年4月择期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前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117g/L,血小板(platelet,PLT)254×109/L,心功能l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1级。术前针后于8:20入手术室,HR81次/min,BPll8/78mmHg(1nmlHg=0.133kPa),给氧去氮,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氟芬4ml、万可松6mg、丙泊酚160mg静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维持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泵入,右颈内静脉置入双腔深静脉导管,术中动态监测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呼气末CO,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动脉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02)、心率(heartrate,HR)、尿量、体温。
刘海生夏振洲黄敏
关键词:出血盆腔肿瘤
一种可伸缩手柄的尿液采集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手柄的尿液采集杯,包括杯体、套环和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套环连接,所述套环套接于杯体杯口,所述手柄可伸缩调节长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伸缩手柄的设置,可以很好地避免了尿液采集杯手柄过短造...
黄敏谭彤燕闫慧慧罗筱玮周道裕
文献传递
患者心理护理方法与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几类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护理要点,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反应,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方法回顾2010年-2012年共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心理反应,总结心理护理的经验及教训。结果65例经积极治疗,未发生病情加重的危险。结论各类疾病的治愈不仅需要良好的医疗技术,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干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敏刘海生
关键词:疾病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环甲膜穿刺在急诊饱胃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在急诊饱胃病人清醒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急诊饱胃病人37例,气管插管采用慢诱导,静注氟芬合剂,丁卡因喷喉,环甲膜穿刺注入利多卡因,后行气管插管。结果在整个插管过程中,3例病人不适反应稍大,其余均能很好地耐受气管插管,无气道痉挛和呛咳等动作。37例病人整个插管监护过程中,心电图及血压变化在预料范围内,SpO2无下降,无一例出现反流及误吸。结论环甲膜穿刺后行气道表面麻醉应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刘海生雷涛黄敏廖江霞夏振洲
关键词:环甲膜穿刺术气管插管术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休克、吸氧、冠脉介入治疗、再灌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聚集率、左室重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左室重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聚集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可防止左室重构,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功能和心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黄敏林益平谭平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功能老年心肌梗死氯吡格雷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D-二聚体以及抗凝血酶Ⅲ在房颤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预测血栓栓塞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以及抗凝血酶Ⅲ在房颤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预测血栓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间在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和病房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房颤患者110例,对其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探测左房及左心耳功能、血流状态,判断是否存在血栓形成或栓塞,另选健康志愿者40例。检测房颤患者合并血栓栓塞组、房颤患者未检出血栓组、健康志愿者三组血浆TAT、D-二聚体(D-D)以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水平,分析其不同组间水平表达差异。结果 110例房颤患者中,23例存在血栓形成或栓塞,占20.91%,其余87例房颤患者未检出血栓。房颤患者血浆TAT水平、D-D水平高于健康组,且血栓阳性组血浆TAT水平、D-D水平高于房颤患者血栓阴性组(P<0.05)。AT-Ⅲ活性房颤患者血栓阳性组和房颤患者血栓阴性组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AT-Ⅲ活性房颤患者血栓阳性组和房颤患者血栓阴性组两组AT-Ⅲ活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血栓的房颤患者外周血TAT、D-D水平较高,AT-Ⅲ水平较低,反映了患者血液学的高凝状态,对预测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钟晓红魏平黄敏
关键词:房颤血栓形成栓塞高凝状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