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敏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转子
  • 1篇胸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延续护理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抑郁
  • 1篇疫情
  • 1篇源性
  • 1篇源性肿瘤
  • 1篇肢体
  • 1篇肢体肿胀
  • 1篇止血
  • 1篇置换术
  • 1篇神经官能症
  • 1篇神经官能症患...

机构

  • 7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黄敏
  • 3篇陈关林
  • 3篇李金永
  • 3篇李长虎
  • 2篇李雄
  • 1篇李女
  • 1篇林世磅
  • 1篇谭爱梅
  • 1篇黄海舟
  • 1篇黄静虹
  • 1篇王晓波

传媒

  • 1篇中国校医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肥胖与代...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2010年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8例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Harris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0min,出血量400ml,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储留、电解质紊乱、血糖增高等,无一例临床并发症及人工关节置换特异性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假体松动、脱位,Harris评分平均87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早期行功能锻炼,避免卧床并发症的特点。
陈关林李长虎李雄黄海舟李金永黄敏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人
颈胸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2010年
目的 总结颈胸段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15例颈胸段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情况.15例肿瘤全切或次全切,14例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 除1例转移瘤因原发病并发症于术后2年死亡外,其余病例症状均获得改善,在最长36个月的随访中未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结论 MRI为诊断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注意保护脊髓及神经根,内固定重建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有重要价值,可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陈关林李长虎李雄李金永黄敏
关键词:椎管神经源性肿瘤外科手术
新冠肺炎疫情下4C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下评估4C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125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4C延续性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及依从性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SCL-90、SDS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4C延续性护理能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
黄敏
关键词:神经官能症生活质量
应用解剖型髋动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解型髋动力锁定钢板(anatomical dynamic hip lock nickelclad,ADHL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骨转子部骨折作切开复位解剖型髋动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4个月~2年半随访,全部病例骨折达骨性愈合,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结论应用解剖型髋动力锁定枫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防旋转能力强,术后恢复快,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优良率高等优点。
陈关林李长虎李金永黄敏
关键词:股骨骨折
基于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处理组则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的表水平。结果干预6个月后处理组其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6个月后患者的h-CRP、IL-6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6个月后患者的NO、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T-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内皮功能的护理方式。
黄敏梁海燕劳文静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个性化延续护理焦虑抑郁内皮功能
潘塞缇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潘塞缇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年龄将我院收治的116例先天性马蹄足患儿分为新生儿组43例、小婴儿组42例和大婴儿组31例,3组患儿均给予潘塞缇法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后Pirani评分,平均石膏次数,跟腱切断病足和复发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后Piran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新生儿组Pi-rani评分明显低于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Pira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组平均石膏次数明显低于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且小婴儿组平均石膏次数明显低于大婴儿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组患儿跟腱切断病足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塞缇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效果显著,患儿尽早治疗临床疗效更佳。
林世磅黄敏黄静虹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足石膏固定
带报警功能压力显示动脉止血器在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带报警功能压力显示动脉止血器在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介入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研究组患者给予带报警功能压力显示的动脉止血器进行止血,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完全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穿刺点疼痛评分、肢体肿胀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BCS舒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带报警功能压力显示动脉止血器能够改善介入术后患者止血情况,减轻穿刺点疼痛感,缓解肢体肿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舒适度。
王晓波李女钟小玲谭爱梅黄敏
关键词:介入术报警功能止血肢体肿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