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郁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鲮鱼遗传改良的研究 Ⅰ.杂交育种和遗传性状分析被引量:10
- 1984年
- 本文介绍用杂交选育方法改良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耐低温能力的试验经过和已取得的进展。同时,分析讨论了杂交后代(一代和二代)性状遗传的某些结果。对鱼类低温适应和抗冻、抗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和讨论,并认为只有把鱼类耐低温性状遗传的分子机理彻底阐明,人们才有可能直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地改良像鲮鱼等不耐寒物种的抗寒性能。此外,我们也对如何改进鱼类杂交选育的技术措施提出一些意见。
- 王祖熊张锦霞黄文郁赵明蓟刘肖芳朱蓝菲冯祖强靳光琴
- 关键词:鲮鱼杂交育种遗传性状耐低温能力
- 全雌鲤的培育及其养殖效果被引量:16
- 1990年
- 用生理雄性的散鳞镜鲤作父本,兴国红鲤8305作母本杂交,产生出全雌型杂交鲤,经过多种形式的生产性试验,当年夏花长至11月份,平均体重可达850克。当年养成商品鱼,空壳重可达92%以上。此项研究成果在世界同类研究中处于先进水平,在推广应用上居世界领先地位,为国内首创。
- 陈荣德黄文郁吴清江叶玉珍
- 关键词:鲤鱼杂交优势养殖
- 温度对于湘华鲮胚胎与胚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6
- 1982年
- 本文报道了温度对湘华鲮胚胎及胚后发育的影响。湘华鲮亲鱼系采自湖南泸溪县的沅水及其支流,经鲤鱼脑垂体催情人工繁殖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孵化发育。观察的结果表明,湘华鲮胚胎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其适宜的温度是 20±2.5℃。过低或过高的水温,可能造成停止发育、死亡或发育畸型。
- 赵明蓟黄文郁王祖熊
- 关键词:温度胚后发育催情胚胎鲤鱼脑垂体
- 稚鳖的性别分化及组织学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解剖出生15~45d的稚鳖,所有个体的性腺呈细线状,肉眼分辨不出雌雄。组织学研究发现,雌雄个体的性别都已明显分化。雄性精巢的外壁由两层膜构成,其内部由许多隔膜分隔成许多精细管,精细管里充满原始的精母细胞;雌性卵巢有卵巢腔和输卵管,由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和生殖上皮形成卵巢膜和基质,并把卵巢分隔成一个个小室,原始的卵泡就在这些小室中生长、发育。
- 叶玉珍吴清江黄文郁
- 关键词:中华鳖稚鳖性别分化组织学
- 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的研究 Ⅰ.静水压休克诱导三倍体水晶彩鲫被引量:63
- 1990年
- 采用静水压休克方法研究了促使第二极体保留诱发三倍体水晶彩鲫的最佳条件。在卵受精后4—5min采用600kg/cm^2或650kg/cm^2的静水压处理3min,不但能导致100%的三倍化,而且胚胎的存活率相当高,孵化率为对照组的90%左右。研究表明,静水压休克是进行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的有效方法,休克的最佳条件易于掌握,处理程序易于标准化。文中讨论了静水压处理的条件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存活率的关系,以及最佳条件下和不适条件下胚胎死亡的原因。
- 桂建芳梁绍昌孙建民黄文郁蒋一珪
- 关键词:三倍体
- 野生中华鳖人工养殖后的群体繁殖力研究
- 本研究工作起止时间:1995~1998年.1995年从天然水体中捕获105只野生中华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进行群体繁殖力研究.第一年每只雌鳖仅产2~3次(窝),24个卵左右,总产卵量为1857个.1996~1997年对这批野...
- 叶玉珍黄文郁吴清江
- 关键词:繁殖力产卵量
- 文献传递
- 鲮鱼混精授精的育种试验被引量:18
- 1985年
- 1979至1982年间,用瓦氏雅罗鱼、草鱼、链鱼、鲤鱼中的一种或多种精液同鲮鱼新鲜精液混合对鲮鱼成熟卵授精,使其发育成苗,并培育成鱼种。经养殖表明,有几组混精授精得到的鲮鱼,其抗寒性能比不混精授精的鲮鱼强;其中以四种混合精液授精以得混精鲮的耐寒能力最高。现将耐寒能力低达 5.5℃的混精鲮鱼选出,供进一步选育用。最后,根据各组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 王祖熊黄文郁
- 关键词:授精鲮鱼育种试验混合精液雅罗鱼新鲜精液
- 甲基睾丸素对中华鳖外部性征诱导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采用甲基睾丸素处理不同发育时期的中华鳖胚胎和给孵出后3d的稚鳖拌饲甲基睾丸素来观察外源雄性激素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孵化率不受雄性激素处理的影响。经雄性激素处理过的所有个体外部雄性副性征明显,其尾巴长、露出背板的裙边,且好咬斗。这充分证明外源雄性激素对稚鳖的外部性征及行为有较大的诱导作用。
- 叶玉珍黄文郁吴清江
- 关键词:中华鳖甲基睾丸素
- 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的研究 Ⅱ.静水压处理和静水压与冷休克结合处理诱导水晶彩鲫四倍体被引量:54
- 1991年
- 采用静水压处理和静水压与冷休克结合处理两种方法进行了抑制第一次卵裂诱导水晶彩鲫四倍体的研究。水晶彩鯽受精卵在受精后(发育水温14—15℃)50、54、55和60min时的静水压(650kg/cm^2)处理(3min)组中都出现了四倍化胚胎,而在受精后48和48min以前的相同处理组中都没有观察到四倍化胚胎。在受精后(发育水温16-18℃)48、50、52、55、56和60min时的静水压与冷休克结合处理组中,也都出现了四倍化胚胎,且四倍化率比仅用静水压处理高,但存活率更低。在经过处理而发育形成的胚胎中,既有四倍体、次四倍体和4n/2n嵌合体,也有二倍体和次二倍体,并在一些次二倍体和次四倍体中期相中还观察到休克处理致使染色体断裂的痕迹——染色体片段。在抑制卵裂诱发加倍的效应期内,可能存在瞬间对休克耐受性较强的时期,而在此前后,对休克更为敏感。在少数处理组中,已筛选出了数尾四倍体鱼。文中还对鱼类四倍体的诱导技术、抑制卵裂诱发染色体组加倍的效应期以及四倍化胚胎的存活率和生命力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桂建芳孙建民梁绍昌黄文郁蒋一珪
- 关键词:鱼类染色体组四倍体
- 全雌鲤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鱼类的养殖,特别涉及鱼类的性别人工控制方法,将散鳞镜鲤经人工雌核发育成单倍体,加倍成雌性二倍体,饲喂甲基睾丸酮使转为“生理雄性”散鳞镜鲤,用此作“父本”,纯系兴国红鲤作母本,生产全雌鲤。全雌鲤经6个月饲养,尾重...
- 吴清江叶玉珍陈荣德黄文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