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毅燕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日语
  • 2篇转指
  • 2篇自指
  • 2篇VP
  • 1篇动词
  • 1篇语言机制
  • 1篇语义
  • 1篇语义指向
  • 1篇指称
  • 1篇同现
  • 1篇内隐
  • 1篇辖域
  • 1篇汉语
  • 1篇否定辖域
  • 1篇NP
  • 1篇补语

机构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作者

  • 4篇黄毅燕

传媒

  • 2篇日语学习与研...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现代语文(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日语「VP+の」的指称与VP结构的关系——当「VP+の」构成宾语成分时被引量:1
2010年
日语的「VP+の」作为名词性成分,指称性质可分为两种:自指——指称VP事件本身;转指——指称与VP相关的人或物。本文考察的对象是当「VP+の」构成宾语成分时,VP中V的性质、必有论元同现情况、体情况与「VP+の」指称的关系。主要考察方法为:先分析V的性质对「VP+の」的指称能起到多大的决定性作用。通过V的性质考察还无法确认「VP+の」的指称时,再进一步考察V的必有论元的同现情况。通过V的性质及V的必有论元同现情况分析还无法确认「VP+の」的指称时,再结合考察V的体情况。
黄毅燕
关键词:自指转指
汉日内隐否定义动词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平行对比分析了汉日内隐否定义动词的语义、句法、语用表现,主要阐明三个问题。其一,隐性否定与分析式否定的句法表现的差异主要源于二者词汇概念结构里否定辖域的差异。其二,汉语中与内隐否定义动词同现的否定成分中的否定并不是一种冗余,缘由是句义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肯定宾语和否定宾语的表义功能并不相同。其三,汉日内隐否定义动词与否定成分同现的产生机制的表现略有不同,汉语是非受事成分通过述题化的句法操作进入宾语位置,而日语是通过常规语义语法映射路径,借助不同句法标记的引介进入相应的句法位置。
黄毅燕
关键词:否定辖域语言机制
“VP+的(+NP)”与“VP+‘の/NP’”自指转指的对比被引量:2
2007年
日语的自指转指在句法表现形式、可以构成的句法成分以及转指可以表示的语义角色范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限制。比较分析“VP+的(+NP)”与“VP+‘の/NP’”,可以发现:汉语自指实质是谓词性成分构成特定句法成分时的零标记名词化,转指实质是饰词性成分构成特定句法成分时的零标记名词化,“VP+的”不存在自指;而日语自指转指的实质是谓词性成分构成特定句法成分时的有标记名词化,标记为“の”。
黄毅燕
关键词:日语汉语自指转指
补语的同现情况对“VP+的”指称的影响
2011年
前人研究认为,影响"VP+的"指称的因素是V的必有论元的同现情况。本文观察发现,补语的同现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VP+的"指称。观察结果显示:补语在多大程度上影响"VP+的"的指称情况主要取决于补语的语义指向情况。
黄毅燕
关键词:补语语义指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