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昌学

作品数:38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口腔
  • 8篇细胞
  • 7篇细胞癌
  • 7篇鳞状
  • 7篇鳞状细胞
  • 7篇鳞状细胞癌
  • 6篇肿瘤
  • 5篇口腔鳞
  • 4篇多形
  • 4篇多形性
  • 4篇多形性腺瘤
  • 4篇预后
  • 4篇腺瘤
  • 4篇口腔鳞状细胞...
  • 3篇腮腺
  • 3篇舌鳞状细胞癌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涎腺
  • 3篇面部

机构

  • 22篇石河子大学医...
  • 13篇石河子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新疆石河子大...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市人民...

作者

  • 36篇黎昌学
  • 15篇徐江
  • 5篇查小雨
  • 5篇朱声荣
  • 4篇周政
  • 4篇孙斌
  • 3篇仵楠
  • 3篇汤国雄
  • 2篇武辉
  • 2篇丁红忠
  • 2篇郑军
  • 2篇代海涛
  • 2篇孙斌
  • 2篇沈亚峰
  • 2篇肖巧玲
  • 1篇韩尚志
  • 1篇梁玉霞
  • 1篇漆剑频
  • 1篇李晓峰
  • 1篇倪鲁娟

传媒

  • 9篇农垦医学
  • 3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2 )、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5 0例初发腮腺多形性瘤(PA ) ,3 2例复发腮腺多形性腺瘤(CPA)及1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CD44v6和MMP2的表达。结果:CD44v6在初发瘤、复发瘤及正常腮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4.0 0 %、78.13 %、2 0 .0 0 % ,彼此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MMP2在初发瘤和复发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 0 %、5 3 .13 % ,显著高于正常腮腺组织的10 .0 0 % (P <0 .0 5 ) ,而初发瘤和复发瘤间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CD44v6与MMP2在初发瘤及复发瘤中的阳性表达分别有显著相关性(P <0 .0 5 )。结论:MMP2、CD 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有明显关系,肿瘤复发可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黎昌学朱声荣陈卫民汤国雄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4V6
VEGF在头颈部Kaposi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HHV-8病毒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头颈部Kaposi肉瘤(Kaposi’ssarcoma,KS)中的表达,并分析人类8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ivirus-8,HHV-8)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与头颈部K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例头颈部KS和3例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头颈部KS和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有HHV-8病毒的BCBL-1细胞和未感染HHV-8病毒的BJAB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头颈部KS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且VEGF蛋白在BCBL-1细胞中的表达较BJAB细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EGF在头颈部Kaposi肉瘤中高表达,并且其高表达与感染HHV-8密切相关。
郑军黎昌学尹宏斌徐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APOSI肉瘤人类8型疱疹病毒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微小RNA预后模型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并建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相关的微小RNA(miRNA)预后模型,以期对OSCC患者进行精准的分组,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OSCC患者的miRNA、mRNA表达谱和临床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和建立miRNA预后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检验预后模型的性能。预测6-miRNAs靶基因,与差异mRNA取交集后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中枢基因。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基于6个miRNA的预后风险模型。train组、test组和所有样品组中预测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AUC值分别为0.757、0.673、0.724。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6-miRNAs预后模型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靶基因构建PPI网络中前10个中枢基因为CCNB1、EGF、KIF23、MCM10、ITGAV、MELK、PLK4、ADCY2、CENPF、TRIP13。其中EGF和ADCY2与生存预后相关(P<0.05)。结论 6-miRNAs可有效地作为OSCC患者一种新的独立的预后模型,或可成为指导OSCC精准治疗的新方法。
赵格黎昌学郭超朱慧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微小RNACOX回归模型预后模型
病理分期在颌颈部淋巴结核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病理分期在颌颈部淋巴结核治疗中的价值,以期寻找颌颈部淋巴结核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科近5年的临床资料,对颌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发病及治疗情况作一临床统计,并结合淋巴结核的病理分期对之加以分析,寻找治疗规律。结果:所有颌颈部淋巴结核患者按病理分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均达到较佳治疗效果,处于病理初期和中期的患者,临床治疗周期明显小于常规化疗。结论:遵从病理分期治疗颌颈部淋巴结核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黎昌学沈亚峰武辉徐江
关键词:结核病理分期
TGF-β对RAW264.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TGF-β对RAW264.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和M-CSF诱导RAW264.7细胞培养24 h后,用不同浓度TGF-β分别作用RAW264.7细胞24、48、72 h。使用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破骨前体细胞增殖、凋亡和特征性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浓度(1、2、5 ng/mL)的TGF-β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增殖,且与时间、浓度有关。TGF-β(5 ng/mL)处理组培养72 h后与其他浓度处理组相比,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细胞总凋亡率及线粒体凋亡通道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表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GF-β抑制RAW264.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表明TGF-β在骨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筱雪郭超孙斌郑孟文贾永娜黎昌学
关键词:RAW264.7细胞TGF-Β增殖凋亡
经黏膜切除口周皮脂腺囊肿32例临床治疗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面部口周区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经黏膜入路摘除口周区皮脂腺囊肿,总结手术32例并进行解剖及预后分析。结果 32例面部口周区皮脂腺囊肿经黏膜摘除术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面部瘢痕畸形,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经黏膜摘除口周区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安全、美观、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尝试和借鉴。
黎昌学沈亚峰孙斌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功能性外科切除腮腺良性肿瘤,以判断治疗效果,探讨其与传统手术方法的区别。方法回顾334份临床病例,归纳资料,分析总结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局域切除术(251/334),仅9例涎瘘,5年内无1例复发;耳大神经保留术(193/334),术后3个月感觉正常者100%。无论胸锁乳突肌蒂上或蒂下瓣填塞术区凹陷畸形均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切口采取腮腺咬肌筋膜下瓣比筋膜上瓣可明显预防Fery′s综合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保存功能的手术方法,切除腮腺良性肿瘤可以达到治疗和功能兼顾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黎昌学孙斌韩尚志
关键词:功能性外科腮腺良性肿瘤
两种不同根管封闭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Apexit Plus与AH Plus在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分配至Apexit Plus封闭剂组和AH Plus封闭剂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牙术后72h内的疼痛评分及术后3个月的临床成功率的差异。结果:Apexit Plus组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H Plus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xit Plus组与AH Plus组治疗后的临床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xit Plus封闭剂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术后疼痛缓解效果优于AH Plus封闭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郑孟文黎昌学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
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在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通过率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针对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所反映当前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优化口腔实验教学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促进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与思维的发展,提高毕业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为今后成长为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王腊梅徐江周政黎昌学高芸仵楠李启期
关键词: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口腔医学实验教学
31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临床病因及诊断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2005~2011年收治的31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病例资料,分析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结果 31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中,单侧发病93.6%(29/31);慢性感染80.6%(25/31),感染伴涎石症64.5%(20/31),尚有19.4%(6/31)原因不明。病例中Ⅲ、Ⅳ期病理变化占93.5%(29/31)。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肿硬包块,伴饮食症状者占60%;术前高频彩超、细胞学穿刺均能反映腺体纤维化的特点,但不具有疾病确诊性。结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为多因素疾病,免疫因素在疾病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病诊断主要依赖于活组织病检。
黎昌学查小雨
关键词: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病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