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蛤仔
  • 3篇龟足
  • 3篇繁殖
  • 3篇菲律宾蛤仔
  • 2篇性腺
  • 2篇养殖
  • 2篇幼虫
  • 2篇生长发育
  • 2篇西施舌
  • 2篇蔓足亚纲
  • 2篇海蚌
  • 1篇单胞藻
  • 1篇淡水
  • 1篇动物性
  • 1篇动物性饵料
  • 1篇性别
  • 1篇性腺成熟
  • 1篇性腺发育
  • 1篇性诱
  • 1篇阴干

机构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13篇齐秋贞
  • 5篇杨明月
  • 3篇韦信敏
  • 3篇何进金
  • 3篇林岗
  • 2篇许章程
  • 2篇吴天明
  • 2篇高如承
  • 2篇林笔水
  • 1篇许瑞安

传媒

  • 4篇水产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台湾海峡
  • 2篇福建水产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88
  • 1篇1984
  • 1篇1982
  • 3篇198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州沿海龟足的繁殖附着与生长被引量:15
1994年
叙述了龟足[Pollicipesmitella(Linnaeus,1758)]的繁殖期与繁殖特点、性腺发育与分期、生长。繁殖期为5月中旬~9月中下旬,约130天,水温19.5~27.2℃,其中7~9月为盛期。最小繁殖个体峰吻径长为9.5mm,生长期为2年。成体1年中有多次产卵,一次产卵量平均为24360个。性未成熟个体年生长率为峰吻径长5mm/a,成熟个体2mm/a,终生生长。腺介幼虫附着期为6~11月。
林岗邱文仁齐秋贞
关键词:龟足繁殖性腺发育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被引量:20
1981年
本文初步探索菲律宾蛤仔在室内催产方法和步骤:即先将性腺成熟的亲蛤阴干、后用氨海水浸泡,再以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诱导亲蛤排放精卵。 试验结果是:阴干时间1/2至24小时都可以催产,一般应控制在16小时内。氨海水催产有效浓度为0.00015N至0.00225N,以0.00075N氨海水,浸泡14小时效果最好。0.00075N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适宜浓度为25至150毫克/升)联合诱导,催产成功率达96.2%。 用本文催产方法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在30分钟内;催产率高,在海区产卵高峰期,室内催产率72-100%;排卵量大,多数在76万粒/个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面盘幼体出现率均接近100%,并能在室内条件下正常发育变态,培育到稚贝。
齐秋贞林笔水吴天明许瑞安杨明月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催产方法催产率阴干性腺成熟
若干因素对轮虫的繁殖影响被引量:11
1981年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Müller)系属轮虫纲,单巢目,臂尾轮虫科,臂尾轮虫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咸淡水和沿岸水域中的小型浮游动物。由于它具有生活力强、繁殖快、营养丰富、加上大小适宜等特点,因而成为人工培育鱼、虾幼体及饲养某些小型鱼类较理想的动物性饵料之一。
何进金韦信敏齐秋贞许章程杨明月
关键词:轮虫繁殖动物性饵料咸淡水生活力幼体
龟足的幼虫发育被引量:6
1994年
龟足(Pollicipes,mitella)幼虫发育经6期无节幼虫和一期金星幼虫。从无书幼虫孵出至金星幼虫出现约需10-14天(水温29-32℃,盐度33.9-36.5‰,扁藻为饵料)。无节幼虫以不分叶的铲形唇和Ⅳ-Ⅵ期粗长的背甲刺有别于其它蔓足类幼虫。借背甲形态、唇、腹突刺的数目、第一触角刚毛式可鉴别各期幼虫。
邱文仁林岗齐秋贞
关键词:龟足幼虫发育蔓足亚纲
菲律宾蛤仔幼虫食料和食性的研究被引量:26
1981年
本文叙述了菲律宾蛤仔面盘幼虫初期对饵料大小和活动能力有明显选择性。培养时,能及时投放个体小、幼虫生长快的单胞藻为饵料,可缩短幼虫培养周期和使幼虫变态更一致。试验表明,湛江叉鞭金藻、角走藻和三角褐指藻是幼虫较理想的饵料。幼虫摄食上述饵料,变态成稚贝的存活率可达36-50%。如投放湛江叉鞭金藻和角毛藻,或湛江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混合的饵料,能使幼虫生长快,变态成稚贝的存活率分别提高到70%和71%。投放上述单一或混合饵料时,培养初期饵料密度应控制在每天1.5万个/毫升,培养二天后,密度逐渐增至每天4-5万个/毫升。 文中还论述了“老化”的湛江叉鞭金藻和10—20%“老化”的角毛藻液对蛤仔幼虫生长变态有影响。培养蛤仔幼虫时,应选择“指数生长期”的藻类为饵料。
何进金齐秋贞韦信敏杨明月许章程
关键词:面盘幼虫菲律宾蛤仔食料单胞藻食性
西施舌栖息环境及人工养殖的研究被引量:18
1997年
本文报道近年来作者在福建省长乐进行的西施舌栖息环境及人工养殖的研究结果。西施舌栖息于低潮线附近至干潮线以下10m左右的水深,底质以砂为主,适应水温8-30℃,最适水温17-28℃,适应盐度17-35‰,最适盐度20-28‰,主要摄食浮游植物中的硅藻及水中悬浮物。西施舌干露后体腔液失水率超过8%时,出现死亡。养殖西施舌的场所,应选择在细砂底质,地下渗透水盐度在17‰以上滩涂垦区为适。
刘德经邱文仁齐秋贞
关键词:西施舌海蚌栖息环境人工养殖
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发育被引量:23
1988年
本文以菲律宾蛤仔的受精卵孵化、蛤苗培育至成贝生长等阶段的发育生长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系统地记述了菲律宾蛤仔的胚胎发育、浮游幼虫培育、幼苗至成贝诸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特点以及亲蛤的繁殖能力。经1978-81年三年暂养试验表明,9月底将亲蛤暂养于池塘内并适当地控制生态条件,能使亲蛤的性腺保持三个月不排放精卵,从而可延长繁殖期,做到有计划地分批催产和育苗。1至3龄亲蛤都能繁殖后代,但以3龄亲给为好。
齐秋贞杨明月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生长发育繁殖性别
海水养殖“四大贝类”综合标准 1.牡蛎(ostrea)综合标准
1993年
本标准包括牡蛎综合标准体系表,苗种和养成技术规程等。
邱文仁齐秋贞高如承黄雪琴
关键词:牡蛎养殖海水养殖
三疣棱子蟹室内饲养被引量:1
1982年
根据室内初步饲养三疣梭子蟹的结果,我们认为饲养条件是:1.饵料主要为鱼贝肉,尤其喜食新鲜的缢蛏肉、鳀鱼肉,当处于饥饿又无其他食物时,勉强以嫩幼浒苔为食。投饵量,正常状态下,按摄食率投以适量鱼贝肉。对不同品种的饵料,摄食率不同,其顺序:蛏肉为12.02,冻鳀鱼肉为9.98%,其他鱼贝肉为2.34~2.42%。2.饲养水最好是流动海水,小水体静水饲养需需定期通氧和换水,氧含量保持高于2毫升/升,酸硷度不可低于8.0;与藻类(或大型藻类)混养,利用海藻的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既可补充一些氧,又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氨——氮,以净化饲养水。
齐秋贞何进金韦信敏林笔水吴天明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室内饲养放流精养捕捞对象人工孵化
龟足幼虫的室内培育条件被引量:9
1994年
龟足幼虫的室内培育条件林岗,齐秋贞,邱文仁(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学系,350007)关键词龟足,幼虫,培育条件THELARVALCULTURECONDITIONSOFPOLLICIPESMITELLAINLABORATORY¥LinGang;QiQiuz...
林岗齐秋贞邱文仁
关键词:龟足幼虫蔓足亚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