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俊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地震
  • 7篇应激
  • 6篇应激反应
  • 6篇筛查表
  • 6篇急性
  • 6篇急性应激
  • 5篇地震后
  • 5篇震后
  • 5篇条目
  • 5篇条目分析
  • 4篇信度
  • 4篇应激障碍
  • 4篇测验
  • 3篇急性应激反应
  • 3篇急性应激障碍
  • 3篇创伤
  • 2篇汶川地震
  • 2篇危机干预
  • 2篇MMPI
  • 2篇创伤后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省第二人...
  • 5篇漳州市医院
  • 1篇福建省漳州市...
  • 1篇江油市精神病...

作者

  • 11篇龚俊
  • 8篇郑建民
  • 6篇杨醒
  • 4篇孙国平
  • 4篇庄子森
  • 4篇张捷
  • 3篇叶馨
  • 1篇邱宜斌
  • 1篇郑海霞
  • 1篇孙海燕
  • 1篇陈月玲

传媒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第二届心身医...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经济发展方式...

年份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筛查表测验学分析
目的:自编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筛查表PTSS20问卷,验证其在中国汶川5·12地震后心理救援评估的本土效度。 方法:380名汶川地震灾民完成PTSS20测验,对量表做因子分析、条目分析、划界分的诊断性评价及量表的...
龚俊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唐本玲郑建民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郑海霞孙海燕陈月玲
关键词:筛查表条目分析信度
论心身医学的疆界问题
本文通过语义分析,区分了心身问题与心身疾病的概念,对《心身医学》教材的比较、对美国精神卫生发展趋势的比较,联系国内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临床资料,发现全部高校教材均将心身医学狭隘地指向“心身疾病”,与临床相去甚远。指出,心身...
郑建民庄子森龚俊杨醒孙国平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5·12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筛查表测验学分析
目的自编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筛查表PTSS20问卷,验证其在中国汶川5·12地震后心理救援评估的本土效度。方法:380名汶川地震灾民完成PTSS20测验,对量表做因子分析、条目分析,划界分的诊断性评价及量表的信度、效度。结...
龚俊郑建民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郑海霞孙海燕陈月玲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唐本玲
关键词:急性应激反应条目分析信度
文献传递
MMPI修订策略及预实验报告
2011年
1946年Hathaway和Mc-kin[ey完成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编制,它由566个(是/否)条目构成10个临床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目的是帮助医师快速准确地对患者作出诊断分类^[1],以后又在司法鉴定、教育与职业选择等领域拓展出上千个扩展量表,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心理测量工具,先后被65个国家进行翻译修订并被广泛使用,但在少数国家如中国、日本、巴基斯坦、韩国出现共同问题。本研究主要目的通过本土化的条目分析,期望解决MMPI跨文化的效度衰减问题。
龚俊郑建民
关键词:跨文化比较条目分析
512地震创伤事件与应激反应关系分析
叶馨陈钊张晓阳张捷龚俊庄子森杨醒孙国平郑建民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情急性应激障碍
地震后急性应激障碍筛查表测验学分析
龚俊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唐本玲郑建民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郑海霞孙海燕陈月玲
关键词:筛查表条目分析信度
5·12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筛查表测验学分析
目的:自编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筛查表PTSS20 问卷,验证其在中国汶川5·12 地震后心理救援评估的本土效度。方法:380 名汶川地震灾民完成PTSS20 测验,对量表做因子分析、条目分析,划界分的诊断性评价及量表的信度...
龚俊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唐本玲郑建民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郑海霞孙海燕陈月玲
关键词:急性应激反应心理救援
文献传递
5·12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筛查表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创伤后应激反应筛查表(PTSS20)的因素构成及影响因素,了解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群特征。方法 203名5.12地震灾民完成PTSS20有效测验,以PTSS20总分低、中、高分3组做条目分析、因素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PTSS20因子分析得到8个因子构成:焦虑/警觉性增高、情绪不稳、迟钝/麻木、创伤再体验/回避、抑郁、无效应对、躯体不适、自伤或自杀行为,对总分累积贡献率为71.247%;除4个条目外,其余条目鉴别指数在0.23~0.575,有11个条目分在低、中、高度应激反应组比较依次增高;C ronbach's(系数为0.8646~0.8762;调整后的分半信度为0.8268。PTSS20总分与视听觉刺激直线相关;性别、调查时间、对村官的满意度、亲人死亡、家庭关系、年龄进入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0.353。结论 PTSS20筛查量表能较全面反应急性应激反应的多种症状,可作为筛查工具。
郑建民龚俊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
关键词:应激反应
512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汶川大地震后第12天,开始调查337名灾民的社会人口学背景、地震经历、受灾情况等以及PTSS20筛查表(PTSS20)。分析了PTSS20总分和社会人口学变量及地震经历等...
郑建民龚俊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郑海霞孙海燕陈月玲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唐本玲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反应危机干预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调查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汶川地震后第12天开始调查337名灾民的人口学背景、受灾情况等,应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筛查表(PTSS20)进行心理评估。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等筛出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从PTSS20总分来看,女性比男性高;青、中年组比儿童或青少年组高;视听觉刺激极重组比中度组及无刺激组高;有亲人死亡组比无亲人死亡组高;调查时间30 d以上组比15 d及以下组或16~30 d组高(均有显著差异);以PTSS20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性别、调查时间、对领导救灾满意度、亲人死亡、家庭关系、年龄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女性、青中年、有亲人死亡者、视听觉刺激极重者、受重伤者是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调查时间在30 d以上、对领导救灾满意度低、家庭关系差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危险因素。
龚俊郑建民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
关键词:应激障碍创伤后危机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