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 作品数:6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皮层体感Ⅰ区神经元对伤害性电刺激腓总神经的反应——细胞内电位研究 被引量:4 1992年 腓总神经是小腿和足背的主要感觉神经,以伤害性强电刺激腓总神经可以导致动物的痛反应,如反射性下颌运动及血管紧张性收缩等,并可诱发脑内核团痛放电; 沙磊 丁伟 滕国玺关键词:神经元 伤害性 腓总神经 扩散张量成像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对比研究扩散张量成像平均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在良恶性脑膜瘤中的差异,探讨其应用于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恶性脑膜瘤病例和20例良性脑膜瘤病例,回顾性测量瘤体及肿瘤邻近水肿白质区的ADC值和FA值,对比分析其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组瘤体实质区ADC值分别为(0.937±0.069)×10-3mm2/s、(0.689±0.07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脑膜瘤组瘤周水肿区ADC值分别为(1.367±0.064)×10-3mm2/s、(1.706±0.04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脑膜瘤组瘤周水肿区FA值分别为(0.242±0.089)、(0.169±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散张量成像应用于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将其与常规头部磁共振增强检查结合有助于脑膜瘤的术前定性诊断。 丁伟 王冠 罗莎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 恶性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DCE-MRI联合DW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及系膜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直肠癌术前T、N分期和系膜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本溪中心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诊的80例直肠癌患者,均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DCE-MRI、DWI扫描,获得DCE-MRI、DW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不同T、N分期、不同性质系膜淋巴结DCE-MRI、DWI参数,及其对T、N分期和系膜淋巴结性质的诊断效能。结果:直肠癌癌灶Ktrans、Kep、Ve高于正常肠壁,ADC低于正常肠壁(P<0.05)。TNM分期为TⅢ~Ⅳ期的患者Ktrans、Kep、Ve高于TⅠ~Ⅱ期,ADC低于TⅠ~Ⅱ期(P<0.05);TNM分期为N1期的患者Ktrans、Kep、Ve高于N0期,ADC低于N0期(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DCE-MRI联合DW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系膜淋巴结性质诊断价值较高。 刘静 丁伟 陈丽君 罗莎 王彤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 T分期 电刺激AC及AL、BNST,AHL对PO内脏痛放电的影响 1993年 本文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GSN)在丘脑后核群(PO)诱发的单位放电作为内脏痛指标,研究电刺激杏仁中央核(AC),杏仁外侧核(AL),终纹床核(BNST)和下丘脑外侧区(AHL)对内脏痛放电的影响,及其对内脏痛抑制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对内脏痛放电抑制最强的核团为 AC,以下依次为 AHL、BNST、AL、AC。对 PO 内脏痛放电的抑制中,阿片肽类不参与活动。AC 可能在杏仁复合体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BNST 与 AC 的镇痛作用是相互独立的。AL 的镇痛作用则可能与 AC 有关。 沙磊 黄品杰 丁伟 滕国玺关键词:内脏大神经 杏仁中央核 电刺激 电刺激猫杏仁中央核对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单位诱发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 1991年 以猫丘脑后核群内脏大神经单位诱发放电为内脏痛指标,研究杏仁中央核在抑制内脏痛中的作用。杏仁中央核与丘脑后核间存在一条多突触神经通路。电刺激杏仁中央核对内脏痛放电的抑制作用,是经由该通路的竞争抑制及其某些体液性因素实现的。 沙磊 黄品杰 丁伟 滕国玺关键词:杏仁中央核 内脏大神经 放电 早期异位妊娠快速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测量合并盆腹腔积血的可疑异位妊娠患者其盆腹腔血及静脉血的hCG比值(Rp/v-hCG)或通过测量无盆腔积血的可疑异位妊娠患者其静脉血hCG阴道超声阈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可以缩短异位妊娠的诊断周期,使早期异位妊娠... 丁伟关键词:异位妊娠 HCG 子宫内膜厚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