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总结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过程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微创心内直视手术89例的体外循环管理相关资料。结果89例患者手术顺利,体外循环过程平稳,术中组织灌注良好,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技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可提供良好的保证。
- 万永灵黄军华张莉莉蔡兵陈江山齐国华格桑耕噶
- 关键词:微创手术心内手术体外循环麻醉管理
-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被引量:6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2 80例ASAⅠ~Ⅲ级患者分为无痛肠镜组 (Ⅰ组 ,n =2 0 0 ) ,常规肠镜组 (Ⅱ组 ,n =80 )。Ⅰ组从静脉缓慢注入芬太尼 0 4 μg/kg和丙泊酚 0 5~ 2mg/kg ,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可插入肠镜 ;Ⅱ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肠镜检查 ;专人评估患者的术中和术毕恢复情况及术后调查。结果 肠镜检查完成率Ⅰ组高于Ⅱ组 (10 0 % :92 6 0 % )。在检查 5min时Ⅰ组的SBP、MAP、HR比检查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Ⅱ组的SBP、MAP比检查前明显增加 (P <0 0 5 ) ,术毕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患者术毕至清醒、计算能力恢复正常和离开观察室的时间分别为 (1 90± 1 4 0 )min、(4 30± 2 90 )min、(18 30± 5 6 0 )min ;Ⅰ组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满意度评分和再次检查接受率明显高于Ⅱ组 (P <0 0 5 )。
- 黄晓波陈江山姚文建万永灵齐国华
-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无痛结肠镜检查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度的影响
- 目的 通过对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了解,探讨其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度的治疗观...
- 刘宇李耀何雨万永灵
- 关键词:丙泊酚
- 心脏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实施快通道麻醉技术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心脏手术中实施快通道麻醉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6~45岁ASAⅡ~Ⅲ级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诱导采用TCI模式,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5~55,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和BIS值适当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观察并记录BIS值、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清醒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目标BIS麻醉诱导丙泊酚浓度为1.8μg/ml,术中维持2.0~2.5μg/ml,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可较快((3小时)清醒拔管,ICU停留时间较短((18小时)。结论丙泊酚TCI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心脏手术时实施快通道麻醉技术。
- 谢先丰万永灵兰志勋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脑电双频指数麻醉
- 两种麻醉方案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传统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60名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组(试验组)30例与传统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30例.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T)3、插管后5分(T)4、切皮前(T)5、切皮(T)6、切皮后5min(T)7、升主动脉插管(T)8、术毕(T)9记录收缩压(SBP)、心率(HR)及切皮前至术毕中心静脉压(CVP)指标,采取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醉诱导前(T▲)1、切皮后10min(T▲)2、CBP后10min(T▲)3、停心肺转流术(cardopu lmonary bypass,CPB)后10min(T▲)4及停CBP后4h(T▲)5血浆IL-6、IL-8水平,并检测T▲1-5各时点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1)试验组各时间点芬太尼用量及总量较对照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血浆IL-6、IL-8T▲3、T▲4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3)试验组患者T▲2、T▲3时间点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4)试验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短、气管导管拔除早(P<0.01).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能维持患者的心脏瓣膜置换术适度应激状态,降低炎性反应,术后早期恢复并拔管,该麻醉方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祥奎黄建新万永灵王瑜周木香兰志勋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丙泊酚皮质醇麻醉
- 心脏直视手术时参附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心脏直视手术时参附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的影响。方法8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先心病矫治或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成参附组与对照组各40例,麻醉诱导完成后参附组立即静滴参附注射液1.0ml/kg;心肌停跳保护液(Thomas改良Ⅰ号)按40ml/L比例加入参附注射液冠状动脉灌注。对照组静滴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病例均使用Stckert SC体外循环机和Polystan膜肺氧合器。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测定所有患者术前、主动脉开放后15min、1h、24h、72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结果参附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血管活性药的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自动复跳率高,各时点cTnⅠ、LDH、CK-M B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直视手术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可使血流动力学更趋于稳定,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 谢先丰范丹万永灵蔡斌兰志勋
-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参附注射液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
- 新生儿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暴露与1岁神经发育状况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暴露与1岁时的神经发育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心脏手术的新生儿115例,纳入队列研究,于术前和术后7 d行大脑磁共振(MRI),记录围手术期挥发性麻醉药、苯二氮卓类与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患儿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患儿的认知、语言和运动情况,在矫正其他协变量基础上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共有92例患儿被纳入研究,患儿1岁时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认知、语言和运动的分值分别为104.2±14.7,85.6±11.3和86.9±13.5;术前MRI显示颅脑损伤17例,术后MRI显示颅脑损伤25例。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1岁神经发育结果相关的因素包括MRI显示术后脑损伤、挥发性麻醉药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芬太尼总质量浓度、苯二氮卓类总质量浓度、ICU住院时间、术前平均区域脑氧饱和度和染色体异常。结论:挥发性麻醉药暴露、术后MRI显示脑损伤以及长ICU住院时间是患儿1岁时神经发育预后差的影响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围手术期致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
- 陈学均万永灵温开兰梁涛林涛李鹏
- 关键词:新生儿全身麻醉心脏手术神经发育
- 氯胺酮、曲马多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曲马多和小剂量氯胺酮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效能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0.9%生理盐水组(N组)、曲马多1mg/kg组(T组)、氯胺酮0.5mg/kg组(K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3组均配制成5ml,注药时间为1min),并记录注药后5、10、30min寒战分级及MAP,HR、SpO2变化。结果 T组及K组注药后5、10、30min寒战患者数都明显低于N组(P〈0.01);T组用药前后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用药后5min,MAP、HR较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0min后则无差异;T组、K组用药前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小剂量氯胺酮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寒战发生,且对呼级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
- 陈学均万永灵兰志勋
- 关键词:氯胺酮曲马多全麻寒战
- 环氧合酶-2抑制药塞来昔布对CCI模型大鼠疼痛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对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CI)模型大鼠疼痛及正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CC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塞来昔布低(20 mg·kg^-1)、中(40 mg·kg^-1)、高(60 mg·kg^-1)剂量组、加巴喷丁(100 mg·kg^-1)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设为假手术组。以机械性疼痛刺激实验、热敏实验、神经传导速率实验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缩爪阈值、热敏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脊髓组织中PI3K/AKT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缩爪阈值、热敏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降低(P<0.05),IL-6及TNF-α水平、p-PI3K/PI3K、p-AKT/AKT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塞来昔布低、中、高剂量组及加巴喷丁组大鼠缩爪阈值、热敏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升高(P<0.05),IL-6及TNF-α水平、p-PI3K/PI3K、p-AKT/AKT明显降低(P<0.05),塞来昔布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塞来昔布高剂量组与加巴喷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可降低CCI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通路实现的。
- 刘宇何雨李耀代月娥万永灵
- 关键词:塞来昔布疼痛PI3K/AKT通路
- 基础麻醉下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附32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探求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 1%利多卡因对 32例患儿在基础麻醉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结果:32例患儿中30例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在基础麻醉状态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 万永灵齐国华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基础麻醉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