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栓塞
  • 2篇血栓栓塞症
  • 2篇栓塞症
  • 2篇肺血
  • 2篇肺血栓
  • 2篇肺血栓栓塞
  • 2篇肺血栓栓塞症
  • 1篇电子病案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医生
  • 1篇医生培训
  • 1篇医院管理
  • 1篇原发性
  • 1篇造影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血管瘤

机构

  • 6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丰玉荣
  • 2篇郝淑玲
  • 1篇周俊
  • 1篇许雅琴
  • 1篇冯洁
  • 1篇王剑飞
  • 1篇陈俐
  • 1篇王亚惠
  • 1篇邹文
  • 1篇王斐
  • 1篇荣辉
  • 1篇王健红
  • 1篇陈杭薇
  • 1篇于忠和
  • 1篇李宪坤
  • 1篇樊昕
  • 1篇郝岩
  • 1篇张长虹
  • 1篇王辉
  • 1篇张梅

传媒

  • 3篇中国病案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特点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声像图和彩色血流信号特点及在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皮肤软组织血管瘤进行观察,包括病变的大小、位置、边界、内部回声、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信号密度,脉冲多普勒判断为动脉还是静脉,测血流信号速度。结果 91.3%血管瘤边界清晰,轮廓规整,显示为局限性的实性肿物图像。小的病变以低回声为主,大的病变以混合回声为主。48%(11例)显示有彩色血流信号,其中90.1%(10例)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动脉血流信号为主。2岁以下儿童的血管瘤体积明显大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病变的彩色血流信号也明显较2岁以上者丰富。成人血管瘤血流信号不丰富。大的病变较小的病变血流信号丰富。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血管瘤非常有效的方法。幼儿血管瘤体积较大,多为混合回声,动脉血管丰富。病变内部丰富的动脉血管可以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对于成人血管瘤或进入消退期的儿童血管瘤则不适用。
张梅丰玉荣荣辉樊昕李怡然郝岩许雅琴李宪坤
关键词:血管瘤皮肤软组织超声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质量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某医院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年1月-12月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存在的质量缺陷内容,并将科室、缺陷问题等进行归类总结、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年1月-12月检查死亡医学证明书973份,填写有缺陷的473份,缺陷率占48.61%;缺陷问题条目数280条,其中基本信息项目填写不完整、漏填、错填构成比例最高,占46.43%。结论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不准确的问题,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强化责任意识,制定多样性的培训方法,注重环节质控,提升管理方法,是提高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质量的有效措施。
丰玉荣于弘王爱华
骨科手术患者输血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本院骨科病区手术患者输血状况。方法通过对2009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在我院骨科病区手术并输血的806名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设计调查表,获取信息,应用统计分析工具,分析骨科手术患者用血状况。结果 1)本院骨科病区手术5 488例,输血806例,占手术患者14.69%,其中8.31%(67例)术前输过血,75.31%(607例)术中输过血,45.16%术后输过血(364例)。2)总的悬浮红细胞、血浆平均用量以术中为最高,术后次之,术前最少;但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用量间无显著差异。3)术前、术中、术后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的比例分别为76.12%、85.34%和85.44%。4)术前输注悬浮红细胞的51例患者,创伤性骨折手术占78.43%。结论所调查的骨科手术并输血的患者,术前输血多发生于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输血尤其术中输血存在悬浮红细胞与新鲜冰冻血浆搭配使用的现象。
张长虹周俊丰玉荣王亚惠
关键词:骨科手术
30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的科室分布、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肺栓塞病例分布于9个科室,外科系占36.7%,内科系占63.3%;56.7%的肺栓塞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它常见原因有手术、外伤、骨折;多数肺栓塞病例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仅13.3%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三联征;13.3%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30%有肺动脉高压;CTPA的诊断敏感性为77.3%。病死率为10%。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最多见诱因;综合临床表现及时诊治,可降低肺栓塞病死率。
郝淑玲于忠和丰玉荣
关键词:肺栓塞螺旋CT肺动脉造影
对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被引量:22
2013年
重点阐述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8项经验,即日常医疗工作、医疗教学科研病案资料检索、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医学数据统计、医疗费用支付、临床流行性病学的研究、临床路径病案质量控制、医疗质量工作的对外交流,并提出我国国际疾病分类方法的不足,意在加强国际疾病编码员与临床医师的配合和培训方法,使我国国际疾病分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丰玉荣陈俐冯洁邹文王辉
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医院管理
电子病案版本升级对病案质量的提升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推进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适应日益提高的医院的临床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我院于1998年实施了"军字一号工程"(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2000年我院运行了医师工作站1.46版,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电子病案。该系统的顺利运行使临床医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病案中解脱出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该系统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具有可复制、可随意修改、缺乏对病案质量的自动监控等缺点。广州军区总医院开发了新的电子病案软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院于2007年在保持原有医师工作站的功能和流程的基础上,实施了我院"医师工作站系统"的升级。新版医师工作站主要在原来电子病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病历完成时限和病历内容的监控,以及对病历的评分系统,有效地促进了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临床病历、提高病案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王健红丰玉荣
关键词:电子病案实时监控病历质量
临床常用分期标准对原发性肝癌术后三年生存率的预测价值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目前主要的4种肝癌分期标准CLIP评分,TNM、BCLC、Okuda分期对手术治疗后肝癌患者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选出不同临床阶段中的最优分期标准。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自2003年3月到2008年7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评估各分期标准的同质性,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了不同分期分别从模型中剔除时其相应对数似然估计值(-2 Loglikelihood)的升高大小。结果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7%、64.1%、42.9%,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在4种评分标准中,CLIP评分和BCLC分期在同质性、判别力、梯度单一性和对模型预后预测价值的独立因素大小比较中要高于TNM和Okuda分期。结论 CLIP评分、BCLC分期对肝癌切除术后的预测价值优于TNM、Okuda分期。
刘向玲王剑飞丰玉荣梁晓宇
关键词:肝切除术肿瘤分期
56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布与特点被引量:5
2010年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危重症,其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肺血栓栓塞症为肺栓塞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的绝大多数,本文所称肺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症。本文分析56例肺栓塞的临床分布与特点,为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降低其病死率提供依据。
郝淑玲陈杭薇王斐丰玉荣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