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重燕
- 作品数:24 被引量:16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护士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操作培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 年1-12 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需要进行CRRT操作培训的护士44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采用形成性评价中的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的得分。结果培训后,对照组上机操作得分为(92.76±3.79)分,导管换药操作得分为(92.28±3.45)分,观察组上机操作得分为(96.32±2.41)分,导管换药操作得分为(96.40±2.19)分,两组操作技能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得分为(41.05±1.53)分,观察组为(50.35±2.21)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 P< 0.05)。结论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能够提高CRRT 护士的操作水平,有助于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今后在临床护理培训中推进形成性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 田君叶于重燕董蒙
- 关键词:在职培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净化
- 一种透析用备用管路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析用备用管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能解决透析治疗中因更换全套透析装置而成本高,甚至造成治疗中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血滤管路、第二血滤管路、动脉管路接口、静脉管路接口和管夹;第一血滤管路...
- 余海洋徐大民于重燕
- 一种可旋转固定的临时透析导管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固定的临时透析导管装置,属于血液透析临时导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血液透析中临时导管不便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固定翼、粘接底座和上盖,所述导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翼上设有与所述外螺...
- 余海洋金其庄徐大民于重燕
- 吸附法无肝素透析联合盐水冲洗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病人,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不同时间间隔的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HD病人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分别予不用盐水冲洗、每1小时或30min用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进行分组,观察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透析中用盐水冲洗方法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不用盐水冲洗方法,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透析参数稳定。每30分钟与1h盐水冲洗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HD病人有高危出血倾向时采用无肝素透析联合盐水冲洗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对于多数病人采用每1h冲洗盐水就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
- 李桂凤程叙扬于重燕
- 关键词:血液透析无肝素透析盐水冲洗护理
- 双重血浆置换清除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效果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与单纯血浆置换相比,双重血浆置换(DFPP)仅需少量血浆或白蛋白即可实现对致病抗体的清除。但DFPP用于清除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的效率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方法入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08年收治并接受DFPP治疗的抗GBM病的全部患者,共8例。所有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同时进行每日或隔日一次DFPP,收集每次治疗前后的血样。用ELISA法检测DFPP前后的抗GBM抗体浓度,同时检测血IgG、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共进行53例次DFPP,每人最少治疗4次,最多9次。每次使用白蛋白或血浆量为(1.26±0.14)倍的人体血浆体积,使用OP-08W血浆分离器和EC-20W或30W血浆成分分离器。患者治疗前平均抗GBM浓度为(159.94±67.02)RU/ml,DFPP治疗后抗体呈线性下降(r=0.88-0.995),不同患者抗GBM抗体浓度下降斜率相似(-16.3RU/ml/次至-29.9RU/ml/次),平均斜率(-20.27±1.10)RU/ml/次。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治疗后患者血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用8%白蛋白溶液置换对白蛋白没有影响。每次DFPP治疗后IgG水平和FIB水平均显著下降。IgG呈指数下降,而每次治疗后FIB下降(49.5±8.9)%。结论DFPP可以有效地清除抗GBM抗体和IgG。抗GBM浓度呈线性下降,有助于医生在治疗前估计清除抗体需要的DFPP次数。用高浓度白蛋白作为置换液可以避免血白蛋白下降。DFPP对纤维蛋白原也有很大清除,应该注意出血合并症。
- 程叙扬金其庄毛微波鲍云飞于重燕左力
- 关键词:血浆置换双重血浆置换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 一种透析配套用备用管路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析配套用备用管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能解决使用现有设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因发生血凝而造成治疗事故、医患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透析配套用备用管路装置包括第三血滤管路、第四血滤管路、备用静...
- 余海洋徐大民于重燕
- 基于患者需求的院内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护理转诊模式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根据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探讨建立医院内CKD患者一体化护理模式,给患者提供持续完整的护理服务。方法成立CKD一体化护理小组,对2013年1—5月住院CKD患者的知识来源和疾病管理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建立院内CKD护理转诊流程。结果150例患者对肾脏病护理知识了解情况中按患者得分情况依次为对自身疾病认识程度(4.41±1.11)分,对肾脏病知识了解程度(3.21±0.84)分,对疾病知识关注程度(2.75±1.30)分,疾病自我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1.39±0.83)分。分别有88.67%和60.00%的患者认为疾病信息来源于医护人员,但仍有大量患者从媒体、亲朋好友等处获得了不同的对疾病的认识。105例(70.00%)的患者希望定期门诊随访和教育得到疾病护理支持,位居第1位。经小组讨论初步建立院内一体化护理转诊模式,即针对目标患者进行转诊前护理和教育,配合转诊交接单一对一交接,转诊后护理和教育的模式。有81名护士参与流程运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结论 CKD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提供长期、连续、完整及个体化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建立院内CKD一体化护理转诊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恰当方式。
- 许莹曹立云田君叶于重燕李利平管艳萌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护理
- CRRT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现状调查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肾内科CRRT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CRRT护士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跟班实测的方法对肾内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护理小组护士进行责任岗位工时测量,计算护理工时、护士人数及工作量饱和度。结果 CRRT护理小组每周工时数665h;以14名护士(11名在岗,3名在他科轮转或延后到岗)计算工作量饱和度为83.4%,日常工作饱和度为85.8%。结论肾内科CRRT护士岗位设置合理,工作量饱满,护士人力暂时缺编2.5人,另3人应尽快到位,以缓解全体CRRT护士的工作压力。
- 王兰于重燕田君叶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士人力资源
- 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率,为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法和手工检索,检索建库至2021年9月有关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1和R 3.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其中中文0篇,英文10篇,包括研究对象20 277例,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率为53%[95%置信区间(44%,62%)],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大(I2=99%,P<0.000 01)。单个协变量和多个协变量的meta回归分析发现发表年份、研究范围、研究地区、样本来源、研究中心、样本量可解释的异质性占51.6%。结论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率高,亟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皮下脂肪增生问题。
- 李桂李伟李君孙文秀于重燕曹立云
- 关键词:糖尿病META分析
- 1例冷球蛋白血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液净化护理被引量:5
- 2016年
- 总结1例冷球蛋白血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液净化护理经验。护理要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小组的专职护士针对冷球蛋白溶解的特点,运用预防无肝素治疗凝血的相关护理措施及严密监测患者体温,使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最终好转出院。
- 刘钟缘于重燕田君叶
-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急性肾损伤肾替代疗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