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仇松英

作品数:59 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5篇小麦
  • 16篇冬小麦
  • 11篇杂种
  • 10篇杂交
  • 8篇吸浆虫
  • 7篇杂种优势
  • 7篇麦红吸浆虫
  • 6篇性状
  • 5篇雄性不育
  • 5篇育种
  • 5篇小麦雄性不育
  • 5篇高产
  • 5篇不育
  • 4篇选育
  • 4篇诱导小麦雄性...
  • 4篇远缘
  • 4篇杂种优势利用
  • 4篇无融合生殖
  • 4篇抗性
  • 4篇基因

机构

  • 47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临汾市农业局
  • 1篇太原市农业技...

作者

  • 48篇仇松英
  • 27篇逯腊虎
  • 24篇许钢垣
  • 19篇武计萍
  • 14篇史忠良
  • 13篇武计平
  • 11篇孟兆萍
  • 9篇谢福来
  • 9篇李国强
  • 8篇高炜
  • 7篇马爱萍
  • 7篇史晓芳
  • 6篇张婷
  • 6篇孟兆平
  • 6篇薛金枝
  • 3篇张松令
  • 3篇郑王义
  • 3篇张伟
  • 3篇袁凯
  • 3篇宋立红

传媒

  • 13篇山西农业科学
  • 8篇陕西农业科学
  • 5篇华北农学报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麦类作物
  • 3篇农学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小麦通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5
  • 3篇199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药效对比试验的小麦吸浆虫防治
2019年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为广阔,因此小麦收成的好坏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以及生长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病虫害情况,其中尤其以小麦吸浆虫对小麦成长的危害最大,一般爆发在小麦即将成熟时,会大大减少小麦的产量。吸浆虫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病虫害,目前只能依赖于药物治疗,吸浆虫具有明显的休眠期和爆发期,经过大量的田间抗虫实验,可以得出在穗期进行小麦吸浆虫治理具有明显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小麦吸浆虫治理经验,选择使用40mL浓度为40%的毒死蜱,或者是使用50mL的浓度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进行病虫害防治,达到理想的杀虫效果,确保小麦正常生长。
高炜宋立红曹勇仇松英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药效对比试验
一种花生用辅助授粉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用辅助授粉器;包括按压气囊、防静电毛刷以及竖直设置的滤粉管、储粉管、出粉管和盖帽;所述滤粉管的底部设有外螺纹,内部连接有两层过滤筛网分别为第一过滤筛网和第二过滤筛网;所...
赵玉坤宁东贤杨秀丽高甜杨丽萍仇松英李楠
文献传递
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F_1代杂种优势表现被引量:6
2011年
为配制筛选山西省晋南麦区化杀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用20个小麦品种(系),分为A、B两组,A组为山西省晋南麦区大面积推广品种10个,B组为自育且含异种属血统的品系10个,用化学杂交剂SQ-1进行化杀。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系)生育时期处于Feeks 8.0~9.0时,喷施5.0 kg/hm2的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达到98.76%以上;A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和自然授粉结实率分别平均为70.87%和41.68%,B组分别为72.10%和57.31%,各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品种基因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t检验结果表明,B组小区产量、穗粒数和公顷穗数的杂种优势与A组差异显著,杂种优势明显高于A组。评选出4个强优势组合,均含有异种属血统,其超标优势幅度达17.56%~43.13%,说明在利用化杀法时,选用较远缘的中间材料做化杀杂交亲本来提高杂种优势幅度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李国强逯腊虎武计萍仇松英张婷李博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
碱草核型分析及其三属杂种观察被引量:2
1994年
对碱草的核型以及中5×碱草的F2植株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减数分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三属远缘杂交组合的F2群体中有一部分单株是真杂种。
景蕊莲许钢垣武计平仇松英薛金枝孟兆萍
关键词:小麦远缘杂种
高产优质多抗冬小麦品种临远8号的选育被引量:3
2016年
从遗传基础、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阐述了临远8号的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好,其平均产量比对照烟农19增产6.5%~8.5%,增产点次率92.9%~100%;该品种中早熟,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一般每hm2穗数58万左右,穗粒数32~38粒,千粒重42g左右;抗冻、抗病性好,品质优。目前,该品种已在临汾、运城和晋城等地累计推广种植32.6万hm^2,已成为晋南麦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史晓芳逯腊虎李国强张婷张伟袁凯仇松英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方法高产优质
化杀杂种小麦优势表现分析被引量:12
2000年
利用化学杂交剂SC2053 诱导的小麦不育系为母本,与4 个品质优良的丰产品种配制组合108 个,研究了29 个组合各性状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F1 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依次为主穗长> 千粒重> 主穗粒数> 主穗结实小穗数> 公顷穗数> 株高。通过试验,筛选出6 个强优势组合。
仇松英许钢垣武计萍逯腊虎
关键词:冬小麦农艺性状超亲优势超标优势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双胚苗频率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双胚苗频率的影响仇松英,许钢恒,武计平,薛金枝,孟兆平(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近年来,人们发现小麦有多胚现象。但由于小麦多胚频率较低,难以直接利用,所以如何提高小麦多胚苗的频率就成为研究的课题。1992~1994年我们利用植物生...
仇松英许钢恒武计平薛金枝孟兆平
关键词:小麦双胚苗植物生长调节剂
‘尧麦16’节水高产广适特性与育种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为培育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及丰富育种理论,本研究解析了‘尧麦16’的高产、稳产、广适、耐寒、节水、优质及抗虫特性。统计分析数年国家区试、生产试验数据及品种推广实打产量,同时进行产量因素、节水栽培、抗虫抗寒、谷物化学等方法鉴定。结果表明,‘尧麦16’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5.73%~11.07%,增产点率85.7%~100.0%;该品种成穗数543.0万穗/hm^2~862.5万穗/hm^2,穗粒数36粒左右,千粒重40 g,产量三因素协调。‘尧麦16’穗数多,根系发达、生长繁茂,灌浆中后期功能叶耐热性极强,叶片衰老速度慢,‘尧麦16’为水地、肥旱地兼用型高产小麦新品种。籽粒玻璃质,面筋强度中等偏强、面粉品质佳,为面条和馒头兼用型品质。‘尧麦16’抗麦红吸浆虫,抗寒耐热。‘尧麦16’是穗、粒、重协调增长型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
史晓芳仇松英史忠良谢福来高炜
关键词:小麦节水高产抗虫育种
HMW-GS指印法速测杂交小麦种子纯度的适用性被引量:5
2000年
以 1 0 %SDS-PAGE法测试了 1 2个小麦杂交组合的 2 7粒 F1 种子 ,并对照测定了 2 0粒对应双亲种子 ,重点比较了其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的显带情况。结果表明 ,( 1 )父母本 HMW-GS基因在F1 籽粒中共显 ;( 2 )双亲至少有一条互异 HMW-GS带的组合 ,其 F1 是否为真杂种依此法可以鉴别 ;( 3 )父母本HMW-GS带型完全相同的组合 ,其 F1
许钢垣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潘幸来潘前颖张贵云谢三刚史引红潘登魁
关键词:种子纯度小麦
小麦无融合生殖及杂种优势的固定研究初报被引量:1
2005年
对小麦兼性无融合生殖系Am92372、Am871131、Am93028与不同材料配合选育Vybrids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生殖材料与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杂交只是对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的遗传改良,形不成Vybrids。Vybrids的产生只是出现在不同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间的组合中,不同的组合方式,可提高无融合生殖频率,育成基本不分离的Vybrids。
仇松英许钢垣武计萍逯腊虎孟兆萍
关键词:小麦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系杂种优势兼性无融合生殖有性生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