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世建

作品数:156 被引量:760H指数:18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生物学
  • 63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5篇幼鱼
  • 35篇南方鲇
  • 29篇鱼类
  • 21篇游泳
  • 19篇代谢
  • 19篇临界游泳速度
  • 17篇游泳能力
  • 17篇摄食
  • 16篇倒刺鲃
  • 16篇中华倒刺
  • 16篇中华倒刺鲃
  • 16篇刺鲃
  • 15篇南方鲇幼鱼
  • 15篇饥饿
  • 14篇力竭
  • 13篇耗氧
  • 11篇温度
  • 11篇耗氧率
  • 9篇饲料
  • 9篇静止代谢率

机构

  • 146篇重庆师范大学
  • 16篇西南大学
  • 11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重庆师范学院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56篇付世建
  • 105篇曹振东
  • 41篇彭姜岚
  • 24篇曾令清
  • 22篇夏继刚
  • 20篇付成
  • 18篇李秀明
  • 12篇谢小军
  • 12篇张耀光
  • 8篇何中飞
  • 7篇庞旭
  • 4篇张文兵
  • 4篇张怡
  • 4篇赵文文
  • 3篇何伟
  • 3篇陈波见
  • 3篇王健伟
  • 3篇彭静
  • 3篇柏杨
  • 3篇唐中华

传媒

  • 3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1篇水生生物学报
  • 20篇生态学杂志
  • 11篇生态学报
  • 8篇动物学杂志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水产学报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水利渔业
  • 2篇Agricu...
  • 2篇国际比较生理...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土木与环境工...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15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6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体鳑鲏幼鱼集群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探究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幼鱼的集群行为,选取248尾幼鱼,分别了组成单独1尾个体和2、4、8和16尾高体鳑鲏幼鱼的群体(N=8),在(25±1)℃水温条件下进行15 min的视频拍摄,随后进行运动轨迹的提取和分析,得到游泳速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1)高体鳑鲏的自发游泳速度在0~10 cm/s,1、2、4、8和16个体组的速度中位数分别为4.3 cm/s、4.1 cm/s、3.6 cm/s、3.2 cm/s和4.6 cm/s,其中8个体组的速度中位数显著低于1和16个体组(P<0.05)。各组游泳速度的同步性较高,且随群体大小的上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2)焦点鱼和群体中其它个体的最近邻距离(NND)出现在0~10 cm,2和4个体组的NND分别为3.1 cm和2.7 cm,显著大于8和16个体组的1.9 cm和2.4 cm(P<0.05);(3)2和4个体组排列的极性为91.5%和91.2%,显著高于8和16个体组的82.6%和77.2%(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体鳑鲏幼鱼具有显著的集群性特征,可能为其适应复杂的生境、提高觅食效率和降低捕食压力的结果;群体大小对高体鳑鲏集群行为特征有显著影响,随群体大小的上升,其群体凝聚力上升,但协调性下降。
覃英莲柏杨彭姜岚李秀明付世建
关键词:集群行为
基于响应面优化的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2023年
近年来,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工业化应用还需降低运行能耗、提高处理效率。以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的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易于工业化推广的常压条件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水处理反应器。研究放电电压、空气体积流量、初始浓度、初始pH值、初始电导率对亚甲基蓝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定量分析·OH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处理亚甲基蓝废水过程中的贡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初始pH值为4、放电电压为13 kV、初始浓度为100 mg/L。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处理亚甲基蓝废水,且在最优条件下放电15 min,亚甲基蓝(MB)降解率为95.39%,能量效率为14.87 g/kWh,反应速率为常数0.2026 min^(-1),溶液COD值降低了62.63%,色度变化也较为明显,说明该装置可以工业化应用于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
曹力李德祥邓亚宏石益广袁小兵孙志国付世建
关键词:常压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染料废水亚甲基蓝
集群有利于提高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数值辨别能力被引量:2
2016年
以集群生活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利用该鱼具有倾向加入较大群体的行为习性,采用自行设计的鱼类行为观测装置,通过改变仪器两端的刺激鱼群(Stimulus shoal)的数量大小,进行选择实验(Binary choice test)。实验结果发现,当以单尾目标鱼(Focal fish)为选择主体时,实验鱼对12∶6和12∶7鱼群的选择正确率在60%以上,即偏向于较大鱼群;而对12∶8,12∶9,12∶10,12∶11和12∶12鱼群的选择不再具有偏向性;当以两尾目标鱼为选择主体时,实验鱼还能对12∶8和12∶9鱼群进行正确选择。以上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具备数值辨别能力,单尾鱼的辨别阈值在3∶2附近(即12∶8);双尾鱼的辨别阈值可达4∶3以上,表明合作有利于提高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数值敏锐性,其中机制可能与"错误稀释机制"有关。
唐中华付世建
关键词:计数集群鲤科鱼类中华倒刺鲃
生境不完全重叠的两种鲤科鱼类耐低氧及运动能力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以乌江流域亲缘关系近,但分布并不完全重叠的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宽鳍鱲(Zacco platypus)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考察这两种实验鱼的低氧耐受及游泳运动能力。将野外采回的实验鱼置于(25±1)℃条件下,分别测定两种鱼的临界氧分压(Pcrit)、水面呼吸(ASR)、失去平衡点(LOE)以及在不同溶氧水平(8.0、4.0和2.0 mg/L)下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活跃耗氧率(MO2active)。研究发现:马口鱼的Pcrit(2.44±0.20)mg/L显著高于宽鳍鱲(1.86±0.10)mg/L(P=0.031)。但马口鱼的50%ASR(1.23±0.16)mg/L显著低于宽鳍鱲(1.97±0.11)mg/L(P=0.023);马口鱼的50%LOE(0.84±0.01)mg/L同样显著低于宽鳍鱲(0.97±0.02)mg/L(P=0.004)。宽鳍鱲在8.0和4.0 mg/L下的游泳能力显著高于马口鱼,然而马口鱼和宽鳍鱲的Ucrit均随测定溶氧水平的下降而显著降低(P<0.01);宽鳍鱲和马口鱼的运动耗氧率均随水流速度的增加而呈现指数增加,但随测定溶氧水平的降低运动耗氧曲线变得相对平缓,尤其是在溶氧为4.0 mg/L时马口鱼的运动耗氧曲线与宽鳍鱲相比越发平缓;两种实验鱼的MO2active随溶氧水平下降的变化趋势与Ucrit相似(P<0.001)。结果表明:两种野外生存的实验鱼不仅在低氧耐受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两者的游泳运动能力也有不同表现,这很有可能与其遗传特征、生存环境及生态习性相关。
张安杰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宽鳍鱲马口鱼临界游泳速度
有氧运动训练和摄食对中华倒刺鲃幼鱼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和摄食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120尾实验鱼[体重(21.35±0.05)g,体长(10.21±0.03)cm]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1、2和4 BL/s(体长/秒,body length/s)训练组,分别放置于不同流速下处理8周。随后测定各实验组心脏和鳃指数以及禁食或摄食(轻度麻醉灌喂体重1.5%的饵料)状态下的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结果发现:4 BL/s训练组的心脏和鳃指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无论摄食与否,3个训练组运动前代谢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各实验组过量耗氧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禁食状态下,仅4 BL/s训练组的运动代谢峰值和代谢率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摄食状态下,3个训练组的运动代谢峰值和代谢率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与禁食组相比,摄食导致各处理组的运动前代谢率显著上升(P<0.001),但对运动代谢峰值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摄食对照组代谢率增量和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显著低于禁食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1)有氧运动训练显著提高了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有氧代谢能力,这可能与其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的改善有关;(2)力竭运动能够诱导出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最大有氧代谢率;(3)摄食削弱了中华倒刺鲃幼鱼无氧代谢能力。
李秀明袁建明张耀光付世建
关键词:有氧运动训练摄食代谢率中华倒刺鲃
锦鲫幼鱼标准代谢率与生长性能的关联被引量:9
2016年
为考察温水性鲤科鱼类在不同食物资源条件下标准代谢率(Standard metabolic rate,SMR)与其生长性能的关系,研究在(25.0±0.5)℃条件下测定体重相近的30尾锦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SMR,将所有实验鱼置于多单元格水槽进行实验处理(摄食与饥饿)。实验时间为4周(0、7d、14d、21d和28d),包括两周的生长实验(0—14d)和两周的饥饿实验(15—28d)。摄食期间,于每天上午9:00和下午21:00用商业饲料对每尾鱼饱足投喂并记录投喂量。单尾鱼的体重和体长每隔1周测定一次,而SMR仅在第0、第14和第28天测定。结果显示:(1)锦鲫幼鱼在摄食期间的体重、体长以及SMR均明显上升,饥饿期间体重和SMR显著降低(P<0.05),但体长变化不明显;SMR不论摄食期间还是饥饿期间呈现较好的稳定性(二者P<0.05)。(2)锦鲫幼鱼在摄食期间开始时的SMR(测定Ⅰ)与摄食率(FR)、摄食转化率(FE)以及特定体重生长率(SGRBM)均无相关性,摄食期间结束时的SMR(测定Ⅱ)仅与FR呈正相关(P<0.05),但与FE以及SGRBM不相关。(3)摄食期间(饥饿期间)实验鱼的第一周日均体重增(减)量与第二周日均体重增(减)量呈正相关,其体重的增率与减率无显著差异(P>0.05)。(4)实验鱼在摄食期间的特定体重增长率(SGRBM)与饥饿期间的不相关(P>0.05),但摄食期间的特定SMR增长率(SGRSMR)与饥饿期间的呈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在实验室环境中锦鲫幼鱼的SMR具有稳定性,该种鱼的日均体重变化量保持相近,此形态变化特征与SMR不相关,并且该种鱼在实验起始时的SMR的个体差异未能预测其在实验室食物资源变动下生长性能的适应特征。
刘欢李秀明付世建曾令清
关键词:摄食率
鲤科鱼类的流速选择及其与食性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食性对鲤科鱼类流速选择行为的影响,本实验选择滤食性的鲢和鳙、草食性的草鱼和中华倒刺鲃、以及杂食性的鲫和锦鲫作为实验对象。在(25±1)℃下将单尾实验鱼置于梯度流速选择仪(流速范围为11.86~65.45 cm/s,等距离划分为5个流速区域)中拍摄1 h,采用Ethovision XT19软件分析视频资料并计算6种实验鱼在不同流速区域平均停留时间(Pt,%)、平均进入频次(F,次/h)和单次进入停留时间(T,s)等流速选择行为指标。结果显示:(1)6种实验鱼的流速选择行为均呈现出2种流速偏好趋势,一类表现为偏好缓流(或静水)(最低流速区域的Pt〉50%),被定义为Ⅰ型;另一类个体Pt随水流速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最大Pt通常出现在某一中等流速区,则定义为Ⅱ型;(2)食性对鱼类流速偏好行为有显著影响,Ⅰ型个体中滤食性鱼类对静水或缓流偏好显著大于其他两种食性的鱼类,其中鳙和鲢的Ⅰ型个体在最低端流速区域P_t大于92%;滤食性鲢和鳙的Ⅱ型个体偏好流速高于杂食性的鲫和锦鲫。草食性的草鱼和中华倒刺鲃Ⅱ型流速偏好均不明显,但其在中间流速区域F值最大。研究表明:6种鲤科鱼类的流速偏好行为存在Ⅰ型和Ⅱ型的表型分化并且差异明显,实验鱼的流速偏好行为与食性有关。
吴青怡曾令清曹振东彭姜岚付世建
关键词:鲤科鱼类食性
温度、种内标准代谢差异与鲫幼鱼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探讨温度和种内标准代谢差异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运动后过量耗氧特征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下测定实验鱼的标准代谢率(SMR)和力竭运动后耗氧率(MO2),并计算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总量(EPOC)、力竭恢复过程中的最大代谢率(MMR)、代谢范围和恢复时间。结果表明:与15℃相比,25℃下SMR、MMR、代谢范围和EPOC均显著升高,而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2个温度下,实验鱼种内个体SMR与MMR呈正相关,与EPOC呈负相关,实验温度对上述相关关系均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除恢复时间外,温度对鲫幼鱼力竭运动后的其他过量耗氧参数均有显著影响,但并不影响SMR与MMR和EPOC的相关性。
唐国伟曹振东付世建
关键词:温度
亲本繁殖和胚胎孵化温度对斑马鱼孵化表现的影响
2022年
亲本效应(parental effect)指亲代的表现型及其所经历的环境因素而非基因型对子代表现型差异和适应性的影响,对子代适合度的维持与提高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为探究亲本效应对鱼类胚胎发育可塑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卵生鱼类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对象,采用2×2双因素设计,测定了不同亲本繁殖温度(22、28℃)和不同胚胎孵化温度(22、28℃)及其交互作用对斑马鱼孵化表现(孵化率、胚胎死亡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孵化历时、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本繁殖和胚胎孵化温度交互作用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孵化历时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亲本繁殖与胚胎孵化温度相一致时胚胎的死亡率更低、孵化时间更短;斑马鱼孵化表现受亲本效应(代际发育可塑性)和子代发育环境(代内发育可塑性)的双重影响,亲本效应对早期生活史阶段鱼类表型特征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郑雪丽付世建夏继刚
关键词:表型可塑性斑马鱼
一种测试鱼类水流速度偏好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鱼类水流速度偏好的试验装置,包括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内依次顺序设置有整流板、透明的过渡水道、放射状筛板和梯度水道,在整流板的前部还设置有变频造浪器,在梯度水道的后部设置有回流装置;其中整流板的截...
付世建付成曹振东彭姜岚李秀明吴青怡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