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勇明

作品数:87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6篇油藏
  • 23篇气藏
  • 17篇低渗
  • 16篇产能预测
  • 14篇低渗透
  • 14篇储层
  • 11篇气库
  • 11篇储气
  • 11篇储气库
  • 10篇渗流
  • 10篇气井
  • 8篇低渗透油藏
  • 8篇地层
  • 8篇钻井
  • 8篇钻井液
  • 8篇干化
  • 7篇油气
  • 7篇水平井
  • 7篇平井
  • 6篇压裂

机构

  • 8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
  • 5篇青海油田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河南油田
  • 2篇青海油田公司
  • 1篇山东胜利职业...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四川水利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山东垦利石化...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87篇何勇明
  • 9篇刘逸盛
  • 9篇刘伟
  • 8篇邓虎成
  • 7篇郑军
  • 6篇鲁洪江
  • 5篇杨洪志
  • 5篇王璐
  • 4篇孙尚如
  • 4篇黄亮
  • 4篇尹云锋
  • 4篇吴杰
  • 4篇徐伟
  • 3篇刘辉
  • 3篇王允诚
  • 3篇王厉强
  • 2篇田园媛
  • 2篇赵国忠
  • 2篇张小兵
  • 2篇李俊杰

传媒

  • 11篇石油钻探技术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大学教育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教育信息化论...

年份

  • 6篇2024
  • 15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规则多边形孔隙毛细管压力理论模型
2021年
真实油气储层中的孔隙形状极为复杂,Yang-Laplace方程无法模拟多边形孔隙的毛细管行为。为了研究润湿性及孔隙几何形状对规则多边形孔隙毛细管行为的影响,基于MS-P理论及多边形孔隙两相驱替法则,在均匀润湿状态下推导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形孔隙的排驱与自吸毛细管压力理论模型,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润湿性及形状因子孔隙的毛细管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润湿性的排驱与自吸渗流特征在孔隙角隅处相同,而在中央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接触角的增加,油相排驱阻力与水相自吸动力减小,油相自吸动力与水相强制自吸阻力增大;在特定润湿状态下,非润湿相在突破压力下完全饱和孔隙;均匀水湿体系的Snap-off程度随着接触角的增加而减小,而均匀油湿体系相反;形状因子对油相排驱过程的突破压力无明显影响;随着形状因子的增加,水相与油相自吸动力、水相强制自吸阻力减小,且非润湿相进入孔隙角隅时的非润湿相饱和度增大;五角星形孔隙的Snap-off现象最为明显。
肖易航郑军刘鑫何勇明周传友
关键词:毛细管压力润湿性
水驱气藏相对渗透率曲线高效构建与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驱气藏相对渗透率曲线高效构建与分析方法,方法包括建立毛细管压力函数关系式;气水相对渗透率函数关系式;获得归一化毛细管压力曲线;获得毛细管压力函数关系式中的待定系数以及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对比分析不同...
秦正山何勇明陈志豪丁洋洋
低渗透油藏污染井污染前后的产能预测新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考虑低渗油藏污染区内外启动压力梯度不同的特性,推导出了低孔低渗油藏污染井污染前后的产能预测新模型,分析了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预测模型的影响,以及污染井污染前后不同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预测的影响。计算实例表明,考虑污染区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后所预测的产能比只考虑污染导致渗透率变化时所预测的产能要小。这说明在进行产能预测时,只考虑污染所引起的渗透率伤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考虑由此引起的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才能更准确地预测产能,并为准确评价低渗油藏污染井的压裂酸化增产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何勇明樊中海孙尚如徐丽丽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产能预测储集层数学模型
浮力与毛管力协同作用下层状咸水层中CO_(2)运移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CO_(2)注入咸水层且压力恢复平衡之后,其运移受浮力与毛管力控制。结合随机统计地质建模和两相渗流数值模拟,探究浮力与毛管力协同作用下层状咸水层中CO_(2)羽流时空演化模式,阐明渗透率分布相关长度、非均质程度及边界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管力的非均质性会改变CO_(2)迁移路径和羽流形态,降低其波及范围,提高其孔隙内的滞留富集;相关长度增大将强化CO_(2)运移,水平相关长度增大可降低渗漏风险,纵向相关长度增大将提高渗漏量;非均质程度增大,在初期会减小CO_(2)波及体积,长时条件下孔隙内滞留高饱和度CO_(2),渗漏位置数量增加;封闭边界可促使CO_(2)进入高毛细管入口压力孔隙,增加其波及体积,提高封存量。
王延永彭玺伊王晓光何勇明滕文超
关键词:毛管力非均质性
一种判断油气藏型储气库储层是否存在干化现象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油气藏型储气库储层是否存在干化现象的方法,包括:收集并整理油气藏型储气库历年回采天然气的产水量数据;基于实测数据或研究区地温梯度确定储气库注采井地下储气层温度,并结合注采井回采过程中地层压力变化,利用...
鲁洪江何勇明尹云锋杨洪志徐伟鲁杰刘根郭波邹江海巫旭狄罗铁吴杰
文献传递
钻井液完井液用抗超高温阴离子型聚合物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钻井液完井液用抗超高温阴离子型聚合物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抗超高温抗盐聚合物降滤失剂是由烯基单体丙烯酰胺、强亲水性阴离子烯基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经水溶液聚合反应生成...
毛惠邱正松黄维安何勇明刘伟邓虎成
裂缝性油藏窜流函数及形状因子研究(二)被引量:2
2008年
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推导双重介质模型中裂缝和低渗基质之间与时间有关的形状因子的新方法,用以预测可压缩流体的产能,并可在试井解释中得到应用。在没有假设拟稳态的情况下,分别对一套、二套和三套裂缝的与时间有关的形状因子进行了推导。它既可以为可压缩流体的产能预测提供更准确的理论方法,也可为试井解释提供合适的形状因子、计算合理的窜流系数,从而为试井参数解释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
王庆魁杜洪荣何勇明党海龙赵国忠
关键词:裂缝性油气藏低渗透油气藏窜流
混合润湿多孔介质渗流理论模型研究
以均匀润湿理论为基础的渗流理论模型无法模拟混合润湿体系渗流规律。基于圆柱形毛细管束及3R建模理论,通过Young-Laplace方程及传导率方程,推导出大孔油湿(MWL)、小孔油湿(MWS)及分数润湿(FW)体系的毛细管...
肖易航郑军何勇明刘鑫
关键词:渗流规律
考虑多因素的低渗油藏水平井注采井距被引量:3
2016年
为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直井注入压力较高、注水效果较差的情况,利用水平井注水开发低渗油藏。前人推导的方程中没有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段压降和油水两相渗流,但是在低渗油藏实际开发中,这3个因素都不能忽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导出具有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段压降和油水两相渗流因素的井距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计算,与前人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同时考虑这3个因素的方程计算合理井距有所减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何勇明张天宇李军
关键词:水平井水平井注水两相渗流井距
固体细粒沉积引发储层损伤系统化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固体细粒沉积引发储层损伤系统化评估方法,包括多孔介质中固体细粒运动与沉积数学模型、多孔介质固体细粒堵塞损伤函数及多孔介质固体细粒堵塞后注入能力评估数学模型三个方面,本发明涉及储层伤害预测与评价技术领域。该固体...
王子嘉秦正山何勇明陈志豪邢益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