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方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在两性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两性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5例两性畸形患者的超声资料,并与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45例临床病理结果:真两性畸形5例(11.1%),男性假两性畸形14例(31.1%),女性假两性畸形24例(53.3%),性腺发育不全2例(4.4%)。超声诊断结果:真两性畸形4例,符合率80.0%;男性假两性畸形11例,符合率78.6%;女性假两性畸形20例,符合率83.3%;性腺发育不全1例,符合率50.0%。结论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显示内生殖器官的有无,而且可观察、评价其部位、大小、形态、结构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余方芳周秀萍李崇寿何慧疗王亮潘尹林益怡黄福光李仲荣张海燕
- 关键词:超声检查两性畸形生殖器
- 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征象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总结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征象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胎粪性腹膜炎产前超声征象包括腹腔内钙化20/25例(80%)、肠管扩张15/25例(60%)、腹腔积液9/25例(36%)、羊水过多4/25例(16%)、胎粪性假性囊肿2/25例(8%)、阴囊钙化1/25例(4%);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超声征象包括肠管扩张15/25例(60%)、腹腔内钙化13/25例(52%)、腹腔积液9/25例(36%)、腹腔假性囊肿2/25例(8%)、阴囊钙化1/25例(4%)。新生儿术后治愈率23/25例(92%),未愈率为2/25例(8%)。结论超声检查能明确胎粪性腹膜炎的诊断,为及早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周秀萍王亮余方芳茹翱黄福光
- 关键词:胎粪性腹膜炎超声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叶状肿瘤的患者,根据肿瘤大小、边界、分叶情况、内部有无液暗区、血供情况、弹性成像分组对照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18...
- 余方芳杨琰黄福光
- 文献传递
-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价值
- <正>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胫骨结节骨软骨炎(Osgood-Schlatter disease,O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有临床症状并经X线诊断为OSD的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使用高频超声观察胫骨结节上下骨...
- 余方芳杨琰
- 文献传递
- 高频超声在不同类型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9例(54侧)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行术前超声检查,确认腹壁下动脉与腹股沟疝囊颈的解剖位置关系,若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即为斜疝,若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即为直疝。同时测量疝囊颈的大小,并与术中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47侧,直疝4侧,股疝1侧,漏诊2侧,误诊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3%,斜疝和直疝的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8.0%。超声测量疝环内径值与术中测量值的相关系数为0.94。结论:超声能较准确地诊断腹股沟疝,并能有效地指导腹股沟疝的修补。
- 余方芳林小瑜周秀萍罗洪霞黄福光吴道珠
- 关键词:腹股沟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对小儿紫癜性肾炎损害程度的初步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对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病理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将50例健康对照组归为A组;58例HSPN患儿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B组(Ⅰ~Ⅱ级)、C组(Ⅲ级)、D组(Ⅳ~Ⅵ级)。对各组肾皮质行ARFI技术检查,并记录各组肾皮质的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比较各组SWV的差异。结果HSPN患儿肾皮质SW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5.883,P=0.017),两两比较发现Ⅳ~Ⅵ级(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根据ROC曲线可知,当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719时,SWV截点值为2.59m/s,其诊断HSPN肾损害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67%。结论ARFI技术有望作为评价HSPN病理损害程度的一项有意义指标,并可用于远期随访监测。
- 黄湖余方芳林小瑜谢筱筱黄福光黄品同杨青
- 关键词:超声检查紫癜性肾炎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结合超声造影对高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结合超声造影评价高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38例子宫肌瘤患者(55个病灶)分别在高聚焦超声治疗前3天、治疗后6个月采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检测肌瘤ARFI值,应用超声造影观察肌瘤血流灌注情况及相关参数。根据治疗后6个月超声造影情况分为完全灭活组和残存组,肌瘤内部无造影剂进入的归入完全灭活组,肌瘤内部有造影剂进入的归入残存组。结果治疗前完全灭活组和残存组的肌瘤AR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灭活组的肌瘤ARFI值高于残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灭活组的治疗后肌瘤ARFI值高于治疗前(P<0.05),残存组的治疗前和治疗后肌瘤AR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FI可用于评价高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金慧佩赵雅萍林小瑜黄品同王亮邹春鹏余方芳
-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造影
- 不同因素对子宫肌瘤HIFU治疗疗效影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疗效的多种因素及相关性,为进一步优化治疗、预测治疗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接受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43例(59个肌瘤),HIFU治疗前1周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治疗后4~8周内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据治疗后4~8周内超声造影结果分为显效、部分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据患者年龄、靶皮距、肌瘤位置、肌瘤类型、肌瘤体积、二维超声回声强度、超声造影强度分组,行HIFU治疗显效率比较。结果:59个经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中,显效37个,部分有效20个,无效2个。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45岁者和≥45岁者、靶皮距5~7 cm者和≥7 cm者、前壁或平前位子宫宫底部肌瘤与后壁或后位子宫宫底部肌瘤、肌壁间肌瘤与非肌壁间肌瘤、体积<65 cm3者与体积≥65 cm3者HIFU治疗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高增强型、等增强型和低增强型总体HIFU治疗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回声强度对HIFU治疗显效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靶皮距、肌瘤位置、肌瘤类型、超声造影强度与HIFU治疗显效率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和肌瘤体积与HIFU治疗显效率无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肌瘤体积、靶皮距、肌瘤位置、肌瘤类型和超声造影强度对子宫肌瘤HIFU治疗显效率有影响,其中后四者是独立影响因素。
- 金慧佩余方芳赵雅萍邹春鹏林小瑜黄品同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