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侯健

侯健

作品数:39 被引量:442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法治
  • 7篇人权
  • 6篇法律
  • 5篇民主
  • 4篇教育
  • 3篇言论
  • 3篇政府
  • 3篇权利
  • 3篇主义
  • 3篇教育立法
  • 3篇公民
  • 2篇新闻
  • 2篇新闻自由
  • 2篇政治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司法
  • 2篇批评权
  • 2篇权力
  • 2篇宪法
  • 2篇宪政

机构

  • 3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7篇侯健
  • 1篇汤艳文
  • 1篇侯健

传媒

  • 4篇复旦学报(社...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法学
  • 2篇法律科学
  • 2篇新闻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朝阳法律评论
  • 1篇华东政法学院...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求是学刊
  • 1篇人民教育
  • 1篇学术界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法学家
  • 1篇政法论丛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东南亚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法治国须树立法治思维
2014年
在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条件和背景下,在公权力领域,法律思维应是人们分析事物、调节行为、处理问题的基本思维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这其实也是时代的主题。自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历次代表大会报告都论及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当然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2011年初,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样,法律实施就成为法治建设的重点。
侯健
关键词:中共十五大法律实施治国方略法治国家法理型
舆论监督与政府机构的“名誉权”被引量:13
2001年
批评性言论所引起的政府机构名誉问题 ,主要是一个公法性质的问题 ,可以考虑以公法方面的规定来代替在私法上赋予政府机构名誉权的做法。免除针对政府机构的批评性言论侵害名誉的民事责任 ,并不是说这种言论可以免除一切法律责任。在这一问题上 ,法律可以惩罚那些对现存秩序已经造成或极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故意捏造的失实言论和侮辱性言辞 ,余者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更多的言论”去消除。
侯健
关键词:政府机构名誉权公法侮辱批评性失实
摄像机能否进入美国法庭?
2001年
尽管在这几年.摄像机进入法庭似乎越来越频繁,电视直播庭审实况屡见不鲜.但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主要意见可以分为基本上肯定和基本上否定两种。法律界,特别是法学界多持否定性意见,而新闻界多持肯定性意见。...
侯健
关键词:新闻业电视新闻报道新闻采集新闻自由司法公正
试论人权治理被引量:12
2020年
人权治理是一种国家治理观。这种治理观认为,国家治理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概念,而是由价值性要素和技术性要素综合构成的复杂系统;人权与国家治理既具有功能性联系,又具有构成性联系;人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人权治理观主张把人权纳入国家治理的理念、制度和实践之中,最终把人权作为国家治理的优先价值、主要内容和基本手段。充分保障的人权是善治的标准。当代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治理的国家治理形态。
侯健
关键词:民主治理
不妨让媒体自由讨论正在进行的案件审判
2011年
许多论著认为,媒体言论会影响法官判断,例如误导法官正常的思考,或使之改变已有判断。这假设了两个前提,即法官必然会接触媒体言论;当他们接触媒体言论的时候,必定会受到影响。这两个前提都是可质疑的。
侯健
关键词:媒体言论案件审判法官论著
论人权建设的系统工程被引量:1
2017年
一、人权建设的系统性本文旨在论述人权建设的系统性以及这一系统的结构要素。人权建设系统不等于人权法体系或人权法治体系。人权法体系是指诸领域诸部门的人权法律规范构成的整体,也即人权法律规范体系。人权法治体系除了包括人权法律规范体系之外,还包括人权法的实施体系和监督体系。正如同人权法体系是镶嵌在法律体系之中一样,人权法治体系也是镶嵌在法治体系之中的。
侯健
关键词:人权建设法治方式国家机关公民组织
人权何以成为人权:证明方式、内在逻辑及理据被引量:10
2018年
运用解释性证明方法可以揭示人权实践内含的逻辑及理据。人权上的"人"从社会性的概念扩展为生物性的概念,并可能进一步地从实质性的概念扩展为程序性的概念。人权是每一个人实现其正当人性需求的权利,可普遍化是人性需求转化为人权的限定条件。推动普遍化逻辑的理据是有关人是平等主体的信念。普遍化逻辑和相关信念界定了人权之为人权。人权的普遍化逻辑是现代"世界历史"发展逻辑的一部分。
侯健
群体性表达事件的法律治理被引量:9
2010年
群体性表达事件是指多人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表达共同意愿,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群体性表达事件,需要具备法律和权利的思维。对集会游行示威权利施加过度的限制,导致群体利益要求不能顺畅表达或者群体表达行为处于非法的状态,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稳定。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集会游行示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风险或较多的不可控因素。法律制度既需要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也要对其加以一定的限制,在两方面把握好平衡。现行法律制度对集会游行示威权利限制过严而保障不足,应对之作出一定的调整,在使它作为一个有力的社会控制机制的同时,提升它作为有效的怨恨释放和利益表达机制的功能。
侯健
关键词:集会游行示威
表达自由与行政法规制定权——以网络信息内容管理规范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我国涉及网络信息内容管理的行政法规存在着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现象,禁止了宪法和法律没有禁止的某些种类信息内容。这种现象的体制性原因是过于宽泛的行政法规制定权。行政法规是行政部门而非代议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而表达自由作为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具有形成民主意志的重要作用。行政法规的超越性规定,并不妥当。行政法规制定权的制度安排需要完善。只有在特别授权的情况下,行政法规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规范,限制表达自由;一般情况下只能为了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规范、在宪法和法律行为规范的范围内限制表达自由。
侯健
关键词:法律保留
从法制的角度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化
2002年
本文从法制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化过程 ,具体从权利到人权、从个人到社会、从统治到治理这三个方面展开 ,阐释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法律的立、改、废的关系 ,概括了法制对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基础的作用。
侯健汤艳文
关键词:法制法治观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