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京涛

作品数:6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亚高山
  • 2篇遥感
  • 2篇蒸散
  • 2篇植被
  • 2篇岷江上游
  • 1篇地形校正
  • 1篇亚高山草甸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氧稳定同位素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数据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数据估算
  • 1篇同位素
  • 1篇群落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作者

  • 6篇刘京涛
  • 5篇刘世荣
  • 2篇孙鹏森
  • 1篇蒋有绪
  • 1篇董林水
  • 1篇吕瑜良
  • 1篇王中生
  • 1篇安树青
  • 1篇林勇
  • 1篇史作民
  • 1篇宋爱云
  • 1篇徐庆
  • 1篇李崇巍
  • 1篇江洪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被蒸散研究方法的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0
2006年
对蒸散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及传统蒸散研究方法(水文学方法、微气象学方法、植物生理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经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同时详细介绍闪烁通量技术、遥感技术应用于蒸散研究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新技术方法在蒸散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预测蒸散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刘京涛刘世荣
关键词:蒸散植被遥感技术
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采用沿海拔样方和样带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运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分析研究了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植物种28科76属96种,主要优势种有糙野青茅(Deyeuxia scabrescen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狼毒(Stellerachamaejasm e)和蒿草(Kobresiasp.)。随海拔升高,亚高山草甸植被物种丰富度呈现单峰分布格局;α多样性(Shannon-W 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上升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β多样性(W ilson-Schm ida指数、群落相异系数βCS及Cody指数)随着海拔均呈上升趋势。
宋爱云刘世荣史作民董林水刘京涛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Α多样性Β多样性
利用不同分辨率卫星影像的NDVI数据估算叶面积指数(LAI)——以岷江上游为例被引量:36
2006年
短周期的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大面积估算LAI及季节动态和物候趋势提供了有利工具,但基于高分辨率LAI的遥感估算模型在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上应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利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与跟踪辐射和冠层结构测量仪(TRAC),测定了岷江上游流域范围内490块野外调查样地(50m×50m样方)的LAI数据,结合同期较高精度卫星数据(TM)建立了不同植被类型的LAI-NDVI算法,在经过传感器的相对校正后,将这种算法应用到同期分辨率较低的MODIS数据和SPOT VEGETATION数据上。结果表明,30m分辨率的TM LAI的均值为4.53,250m MODIS LAI的均值为3.55,1000m VGT LAI的均值为4.20,随着栅格分辨率的降低,总体标准差有增加的趋势,并且LAI值也有不同程度的低估,其中MODIS LAI值被低估约22%。但利用TM LAI数据验证MODIS和VGT LAI数据后发现,250m的MODIS数据预测误差在30%左右,1000m的SPOT数据预测误差则高达50%,空间重采样分析表明,栅格分辨率的降低是导致预测误差扩大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岷江流域植被分布破碎化的体现。
孙鹏森刘世荣刘京涛李崇巍林勇江洪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岷江上游归一化植被指数
岷江上游植被蒸散时空格局及其模拟研究
蒸散是水分平衡的主要分量,包括系统蒸发和植物蒸腾。全面了解蒸散需要气象、土壤、植物、水文等多学科知识;其对探求全球水分循环规律、正确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水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全球约60%左右降水被蒸散所消耗,在农田系...
刘京涛
关键词:遥感数据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降水分配过程中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5
2006年
该文应用氧稳定同位素对四川卧龙巴朗山不同降雨条件下亚高山暗针叶林中降水、林冠穿透水和壤中流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示踪,结果表明:1)降水δ^18O与林冠穿透水占培0的差值(用△表示)随着日降雨量的增大呈现偏正态结构。降水量〈3.20mm时,△〈0;当降水量≥3.20mm时,△〉0;且当降水量=12.65mm时,△值最大。这是由当时冠层蒸散过程和降水过程相互作用决定的。2)低降水强度、日平均降水量小和降水连续性差时,壤中流弱且不连续,导致壤中流的氧同位素组成对降水响应速度慢;反之,壤中流强且连续,导致壤中流对降水响应速度加快。当降水量在〈10mm时,这种响应在降雨后4d发生;当降水量在10~20mm时,日平均降水量较大和连续降雨时,这种响应在降雨后2~3d发生;当降水量在20~30mm时,这种响应在降水1~2d发生。发育良好的原始亚高山暗针叶林森林植被对降水分配进行着有效的调控,使得暗针叶林植被储备着不同时期降水、穿透水、壤中流及地下水组成的混合体,使壤中流变化滞后,从而控制植被下游洪水发生。
徐庆刘世荣安树青蒋有绪王中生刘京涛
关键词:氧稳定同位素暗针叶林降水分配
基于地形校正的山区蒸散时空格局模拟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实测气象数据采用Thornthwaite模型对岷江上游区域蒸散时空格局进行了模拟,同时引入山区日照时数算法对模型进行校正以提高模拟精度。结果表明.校正后的Thornthwaite模型模拟误差在0.13%~20.72%之间,与未校正结果0.72%~46.72%的误差相比有显著降低,误差平均降低5%左右。研究表明,近30年来,研究区域多年蒸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970s初期生长季蒸散量为307.11 mm;而1980s中期上升为315.84 mm,上升8.73 mm,相当于1970s初期生长季蒸散量的2.8%。1980s中期岷江上游蒸散上升到峰值,之后开始逐步下降。到1990s末期岷江上游生长季蒸散下降为305.72 mm,与1980s中期相比下降10.12 mm,为1980s中期生长季蒸散的3.2%。
刘京涛刘世荣孙鹏森吕瑜良
关键词:蒸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