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仙梅
- 作品数:28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刻不容缓
- 2005年
- 我国拥有农村人口8亿多,占全 国总人口的70%,这本应成为我国农 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目前却成我国 农业发展的重负,其原因之一就是农 民的素质较低。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 低下,使农民难以掌握应用新技术,限 制了农民的发展空间,大部分农民只 能从事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产业,对 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进 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参与市场 竞争、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的现 代化都构成了瓶颈。
- 刘仙梅
-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农民劳动者
-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提升内蒙古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被引量:6
- 2015年
-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破解我国的就业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在内蒙古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少数民族地区,分析其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机遇并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制定相应的政策提升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对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刘仙梅
- 关键词:中小企业就业
- 浅析个人应成为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
- 2003年
- 人力资本具有与其载体不可分割性 ;其产权的残缺可使其经济利用价值骤减或消失 ;其具有能动性和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人力资本天然和有了人力资本场特性 ;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个人成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理由。个人成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动机是 :个人预期收益驱动 ;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竞争的压力 ;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素有 :投资个人的意向 ;个人可支配物力与财力的数量 ;信息的获取能力 ;信息不完全性。
- 刘仙梅
- 关键词:人力资本
- 大学图书馆库本书库的开架借阅与管理被引量:1
- 2000年
- 论述了库本书库开架借阅的必要性 ;指出开架借阅有利于图书资料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
- 武颖方刘仙梅
- 关键词:图书馆开架借阅阅览室工作
- 内蒙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一、内蒙古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状分析
1.女性就业难、再就业难。当前女性就业难成为内蒙古就业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低文化素质的女性就业难,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就业也难。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好多用人单位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2006年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有30%的单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
- 刘仙梅
- 关键词:女性就业性别歧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工作
-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浅析被引量:1
- 2001年
- 刘仙梅
- 关键词:人力资源教育
- 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资产评估作为一项社会中介事务 ,越来越在产权转让、企业重组、资产流动等方面显示出重要作用 ,我国现行条件下成本法是运用最广泛的评估方法。
- 李明忠刘仙梅
- 关键词:资产评估成本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置成本
- 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关联性分析
- 2013年
-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经济增长能否促进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内蒙古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偏离系数、Granger因果检验计量模型等几个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水平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 刘仙梅
-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
- 内蒙古就业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就业人数继续攀升;经济拉动就业的能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容量的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缓慢,制约着就业容量的扩大;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解决的对策应是: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容量;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改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倡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
- 刘仙梅
- 关键词:就业容量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投资
- 基于协调性指数的二元人口政策和城镇化关系研究
- 2015年
- 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城严乡宽的二元生育政策对其影响比较小,被户籍政策和城乡发展差距所抵消。中国城镇化与人口转变协调性指数比较高,不协调的年份较少,其直接原因是城乡二元生育政策和越来越宽松的二元户籍制度等两种因素的叠加;深层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导致城镇化的吸附效应进一步加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通过Chow’s断点检验进一步论证了城镇化与人口转变协调性的演进规律。
- 刘仙梅
-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