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江
- 作品数:68 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剜除术与传统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初步比较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剜除术与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为膀胱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28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针状电极组14例,传统手术组14例,分别实施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剜除术及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针状电极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针状电极手术组闭孔发射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术后病理可以准确诊断分期;2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均未发现复发。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剜除术安全有效,可以准确病理分期,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守宾刘俊江孙福振王刚张盼英谷守义
- 关键词:膀胱肿瘤针状电极
- 一种新的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以已批准上市的依帕司他片(唐林)为对照,评价新的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实验,研究周期为12周。共纳入DPN患者235例,应用SAS9.1软件中的procplan过程,采取分层分段的方法产生随机化方案,随机分为新依帕司他组117例和唐林组118例,对所有人选者行血尿常规、血压、肝肾功能、心电图、神经症状体征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测定。结果干预治疗后12周.2组神经症状及神经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评分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2组间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2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2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这些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依帕司他片与已上市的唐林比较.对DPN有相同的疗效,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 刘志民冯凭沈稚舟阎胜利刘俊江
- 关键词: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性
- 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浅析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TUEBT)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6月间NMIBC患者53例作研究样本,依照患者手术方式差异进行分组,其中26例为对照组,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另27例为实验组,施行TUEBT治疗。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术时、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6个月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置留用时、住院时间、术后第3个月疾病复发率、随访期间疾病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EBT治疗NMIBC疾病,可获较之TURBT治疗更佳的手术指标优化,降低疾病复发率。
- 王刚姚丽霞杨涛郭留雄刘俊江
-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发症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瘤体联合钬激光基底切除治疗侧壁浅表性膀胱癌
-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肿瘤瘤体联合钬激光基底切除治疗侧壁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侧壁浅表性膀胱癌患者24例(Ta~T2a),男性18例,女性6例,单发10例...
- 王刚陈康宁刘俊江谷守义杨涛孙福振
- TGF-β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膀胱肿瘤中的发病、诊断及预防中的临床意义
- 杨涛李燕张培军孙福振刘俊江王振显王刚
-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侵袭性较强,可较早发生转移,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且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各种基因的参与,同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下的复杂过...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诊断肿瘤治疗泌尿系统
- 糖尿病与肺结核及其治疗
- 2007年
-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结核菌感染,尤以肺结核较为多见。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几率高于正常人4~8倍,并与糖尿病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资料表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我国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者为19.3%~24.1%。由于糖尿病的存在使肺结核恶化或难以控制,而肺结核的存在又使糖尿病难以治疗,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但若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中以先患糖尿病而后发生肺结核者多见,占88%;糖尿病与肺结核同时发现者次之;先发现肺结核,而后发现糖尿病者较少见。
- 刘俊江
-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结核菌感染糖尿病病程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住院的高血压合并BPH患者58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单纯BPH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残尿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取最大尿流率值)及两组患者前列腺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前列腺体积及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F-β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BPH患者其IPSS评分、血尿发生率、尿潴留次数、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及前列腺组织内TGF-β1阳性率明显增高,及早控制血压对于BPH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王刚姚丽霞李芳刘俊江陈康宁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高血压转化生长因子Β1
- 局灶性肾Castleman病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18年
- 患者,女,65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3 d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示右侧肾盂内至输尿管上段透声差,可疑低回声。CT检查示右侧肾盂输尿管周围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邻近肾盂受压变窄,炎性病变可能。MRI检查示右肾盂及输尿管近段可见不规则等T2信号影,大小约26 mm×40 mm×42 mm,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影,考虑肾盂癌可能性大。于2017年8月24日全麻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见肾盂、输尿管周围一肿物,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大小约5 cm×3 cm×2 cm,灰白色,质硬,将肿物完整切除,探查周围无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穿入和"洋葱皮"样改变不明显,滤泡间有大量成熟浆细胞增生,诊断为肾脏Castleman病,浆细胞型,局部侵及肾组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肿瘤无复发或转移。
- 姜崇浩李守宾刘俊江孙福振谷守义王刚张盼英魏东杨涛郭留雄肖贺龙
- 关键词:CASTLEMAN病肾占位局灶性输尿管上段软组织密度肾盂输尿管
- 肾平滑肌瘤伴同侧嗜酸性细胞瘤1例报告
- 2022年
- 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2020年3月4日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4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肾单发占位。腹部增强CT及三维重建检查示右肾2个占位性病变。行后腹腔镜右侧肾部分切除术,术中确认右肾最下极和中下级各有1个肿物。病理诊断:肾平滑肌瘤、肾嗜酸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行放化疗。术后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单侧肾脏同时发生两种肿瘤性疾病罕见。
- 肖贺龙刘俊江王婷高博王刚谷守义魏东孙福振杨涛李守宾
- 关键词:肾肿瘤肾平滑肌瘤肾嗜酸性细胞瘤
- 用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IgG复合物与游离IgG
- 1996年
- 我们采用过碘酸钠法把抗体偶联到脂质体外层,用聚丙烯酰胺功能化树脂把Liposome—IgG复合物与游离IgG分离,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探讨。材料与方法一、材料磷脂酰胆碱(Pc) 层析纯神经节苷脂(ganlio) 层析纯胆固醇(chol) 分析纯丙烯酰胺化学纯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化学纯 D,L一脯氨酸层析纯 L—酪氨酸生化试剂二、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与抗体的偶联磷脂酰胆喊(pc)、神经节苷脂(Ganlio)和胆固醇(chol)按9∶9∶2的比例制成三种脂质体,分别为大单层脂质体(LUVs)、多层脂质体(MLVs)和小单层脂质体(SUVs)。用含60mmol/L NaCl(pH5.5)
- 李振亚刘俊江张香菊
- 关键词:脂质体吸附树脂IGG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