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伟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道
  • 2篇食管
  • 2篇中晚期
  • 2篇晚期
  • 2篇肝癌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治疗
  • 1篇置入治疗
  • 1篇治疗中晚期肝...
  • 1篇塞来昔布
  • 1篇食道癌
  • 1篇食道恶性狭窄
  • 1篇食管恶性狭窄
  • 1篇食管肿瘤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内支架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10...
  • 1篇济南军区烟台...

作者

  • 4篇刘军伟
  • 3篇迟强
  • 3篇侯鲁强
  • 1篇郭旭
  • 1篇左斌
  • 1篇王建平
  • 1篇马建军
  • 1篇孙剑利
  • 1篇李中华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DSA引导下^(125)I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支架治疗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45例,分成两组,其中普通支架25例、粒子支架20例,观察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普通支架与粒子支架植入成功率100%,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短期吞咽困难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但2~6月复查食道钡餐,粒子支架再狭窄率为15%,明显低于普通支架再狭窄率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月,粒子支架组KPS评分(85.70±9.50)高于普通支架组KPS评分(75.12±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支架组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普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患者发生食道再狭窄率低、疗效显著、安全。
闫堂中侯鲁强迟强刘军伟位思荣马伟海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学介入性
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
2006年
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食道恶性狭窄35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5—73岁,平均61岁,中段食道癌28例,下段食道癌7例,全部病例均经钡餐检查及食道镜检。活检细胞学确诊,病变段长3-12cm,所有患者均有吞咽困难。
迟强刘军伟左斌
关键词: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支架置入治疗食道恶性狭窄钡餐检查
塞来昔布诱导HePG2人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自噬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周期及细胞自噬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Hep G2细胞经不同浓度(0、50、100、200、500μM)塞来昔布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流式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及细胞自噬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塞来昔布呈浓度(0、50、100、200和500μM)和时间(24、48h)依赖性抑制Hep G2细胞增殖(P〈0.05)。塞来昔布(0、50、100、200、500μM)处理后坏死及凋亡细胞数量均没有显著变化。塞来昔布呈时间(0、8、16、24h)及浓度梯度(0、50、100、200、500μM)依赖性增加了G1期细胞比例,同时减少了S期细胞比例(P〈0.05)。500μM塞来昔布处理导致cyclin D1,cyclin D3、cyclin E2、CDK2和CDK4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塞来昔布诱导产生了显著的细胞自噬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促进自噬相关蛋白LC3-Ⅰ向LC3-Ⅱ转化。结论 塞来昔布能有效抑制人恶性肝癌细胞系Hep G2的增殖,这为塞来昔布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迟强侯鲁强刘军伟马建军
关键词:塞来昔布HEPG2细胞细胞周期细胞自噬
双灌注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双灌注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价值。方法对72例确诊肝癌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和双灌注介入疗法,并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其疗效差别,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双灌注介入疗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组总有效率为61.1%,行双灌注介入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灌注介入疗法比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效果更加稳定确切,在不增加治疗副作用的前提下,达到了类似肝动脉-门静脉双途径介入治疗的目的,且减少了肝动脉-门静脉双途径介入治疗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李中华孙剑利郭旭王建平侯鲁强刘军伟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