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陆地棉
  • 6篇性状
  • 6篇基因
  • 5篇品质性状
  • 5篇纤维品质
  • 5篇QTL定位
  • 4篇纤维品质性状
  • 3篇水稻
  • 3篇棉花
  • 2篇遗传连锁图
  • 2篇遗传连锁图谱
  • 2篇遗传图
  • 2篇遗传图谱构建
  • 2篇栽培
  • 2篇生理特性
  • 2篇数量性状
  • 2篇种子
  • 2篇物理性状
  • 2篇连锁图
  • 2篇茎尖

机构

  • 25篇西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市农业资...
  • 1篇巫溪县农业技...

作者

  • 25篇刘大军
  • 14篇张正圣
  • 10篇张建
  • 6篇滕中华
  • 5篇王威
  • 3篇张轲
  • 2篇陈笑
  • 2篇罗云佳
  • 2篇倪会娟
  • 2篇李帮秀
  • 2篇魏新琦
  • 2篇郑靓
  • 2篇陈利
  • 2篇郑风敏
  • 2篇胡美纯
  • 1篇马靖
  • 1篇刘德新
  • 1篇张学斌
  • 1篇宗学凤
  • 1篇王强

传媒

  • 7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园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199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T-ISJ标记及其在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开发可用于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的新型标记。【方法】根据植物结构基因内含子拼接位点的保守序列,设计扩增内含子的内含子-外显子拼接位点(intron targeted intron-exon splice junction,IT-ISJ)标记引物,并用于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结果】利用704个IT-ISJ引物组合,对陆地棉高品质品种渝棉1号和多显性基因标记系T586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49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占筛选引物的7.0%。49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在(渝棉1号×T586)F2:7重组近交系群体270个系中检测到58个位点。以58个IT-ISJ、150个SSR和8个形态标记进行连锁分析,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包括22个连锁群、113个位点(49个IT-ISJ、62个SSR和2个形态标记)。连锁图覆盖714.5cM,占棉花基因组的16.1%,标记间平均长度为6.3cM。【结论】IT-ISJ标记多态性高,可有效地用于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郑靓张正圣陈利万群胡美纯王威张轲刘大军陈笑魏新琦
关键词:陆地棉
柑桔果实可溶性固性物与糖和酸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06年
文章分析了6个柑桔品种TSS含量与糖、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实的TSS与果实的含糖量极显著相关,与果实的含酸量相关性不显著,与果实含糖量和含酸量的总和极显著相关,与果实的糖酸比、固酸比无显著相关性。
李帮秀刘大军
关键词:柑桔果实TSS
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衍生系的SRAP多态性与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以包含BC8241Ht衍生系在内的21个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从DNA分子水平上分析和鉴定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选取27对SRAP标记引物进行基因组DNA扩增,扩增产生275条谱带,其中有131条带存在多态性,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7.6%。结果表明:所用21个供试玉米自交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衍生出的10个玉米自交系聚为一大类,但在聚类树上处于同大类中的第一和第三亚类;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的10个衍生系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彼此间又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在对该种质及其衍生系实施改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旅大红骨、塘四平头、PN和西南地方种质混血,可分别用热带或亚热带种质、Lancaster或Reid种质进行改良。
晏庆九霍仕平张兴端张正圣向振凡张芳魁张健余志江刘大军郑凤敏王永娟
关键词:衍生系亲缘关系SRAP标记玉米种质
杂交水稻两优培九灌浆期籽粒充实动态及生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杂交水稻两优培九、汕优63的谷粒灌浆特性、籽粒充实度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充实度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籽粒充实度的对策。结果表明:杂交稻弱势粒在开花初期存在较长时间的滞缓期,其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磷酸化酶活性等生理活性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刘大军隗溟王光明
关键词:水稻灌浆期生理特性
陆地棉种子物理性状QTL定位被引量:2
2010年
定位棉花种子性状的基因对揭示棉花种子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明确棉花种子、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渝棉1号×T586)F2:7重组近交系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在鉴定270个家系3个环境种子物理性状的基础上,利用MQM作图方法,共检测到34个种子物理性状QTL,包括9个种子重(qSW)、5个短绒重(qFW)、3个短绒率(qFP)、8个种仁重(qKW)、6个种子壳重(qHW)和3个种仁率(qKP)QTL,它们可解释4.6%~80.1%的性状表型变异。9个QTL在2个或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其中包括第12染色体显性光子位点的短绒重与短绒率QTL,以及另外7个微效应QTL。34个QTL分布于15条染色体,其中A染色体组20个,D染色体组14个。有12个染色体区段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QTL,而且同一染色体区域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不同性状QTL的方向大多数与性状表型相关系数的正负一致。
刘大军张建张轲王威张正圣
关键词:陆地棉种子物理性状QTL
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Ⅱ优6078稀植栽培生理特性及抗高、低温能力的研究
该文采取大田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运用密度试验、工人气候箱模拟逆境以及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观察测定等手段,以汕优63为对照对籼粳亚种间重穗型组合Ⅱ优6078的稀植栽培机理、苗期耐低温,开花期耐高、低温能力等进行了研究.
刘大军
关键词:水稻稀植栽培激素发根力幼苗
文献传递
陆地棉叶绿素质量分数QTL定位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棉花叶绿素质量分数的遗传规律,利用重组近交系群体T586×渝棉1号的270个F2:7家系为材料,构建了包括604个标记和覆盖棉花基因组3 140.9 cM的重组近交系遗传连锁图谱;2007-2008年在西南大学歇马科研基地,用日本产叶绿素计(SPAD-502)测定亲本和家系的叶绿素质量分数;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MQM),对棉花叶绿素质量分数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检测到4个与叶绿素质量分数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6,15,19和25染色体,其中有2个QTL在1个环境下检测到,解释表型变异的5.4%和4.6%;在2个环境下检测到2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8.2%,4.8%,23.9%和14%.本研究的QTL定位将有助于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精细定位和棉花高光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张建刘大军林刚张正圣
关键词:陆地棉
与陆地棉第六染色体纤维品质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公开了与陆地棉第六染色体纤维品质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与qFL、qFS和qFM连锁的标记为PGML3033、NBRI0277、SWU1781、SWU2422、SWU2282、SWU2454、SWU2436、T1、...
张建张正圣滕中华刘大军
文献传递
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及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被引量:41
2008年
利用3458对SSR引物筛选陆地棉中棉所35和渝棉1号间的多态性引物,获得173对。以多态性引物检测(渝棉1号×中棉所35)F2群体180个单株的标记基因型,共获得178个标记位点。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48个标记,36个连锁群,总长1309.2cM,标记间平均距离8.8cM,覆盖棉花基因组的29.5%。36个连锁群中的28个分别被定位于20条染色体,8个连锁群未定位于染色体。以渝棉1号×中棉所35的F2、F2:3群体的产量、纤维品质性状鉴定结果,利用区间作图方法,检测到4个产量性状QTL,即2个衣分(LP)、1个铃重(BW)、1个籽指(SD);5个纤维品质性状QTL,即1个纤维长度(FL)、2个纤维比强度(FS)和2个纤维细度(FF)。LP1、BW、SD、FL和FS1被定位于第7染色体,LP2、FS2、FF1和FF2被分别位于第15、21、9和20染色体。5个纤维品质QTL的有利等位基因均来源于渝棉1号。
陈利张正圣胡美纯王威张建刘大军郑靓郑风敏马靖
关键词: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纤维品质
近等基因系法对小麦显性矮源的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化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条件。【方法】将国内外已定名的5个显性矮源Rht10、Rht3、Rht12、Rht21、奥尔森矮(Olesen dwarf)和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培育与征集的7个致矮力弱的显性矮源回交导入4个中、高秆(85~105cm)轮回父本品种(BC4F1),建立了4套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2005~2006两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多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12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7.9~74.3cm,显性矮源的株高与其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884),株高每上升1cm,则株粒重增加0.24g。随显性矮源株高的提升、致矮力减弱,其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显性矮源的株高提升到60cm以上时,即有可能达到和超过中、高秆轮回父本的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此外,12个显性矮源具有一致的延迟早熟轮回父本抽穗以及降低轮回父本千粒重的多效性效应,这些不利的多效性效应可以通过轮回父本遗传背景的修饰作用加以改良。【结论】株高在50cm以下的强致矮力显性矮源,难以直接用于小麦育种,但通过矮秆主基因突变以及特殊遗传背景的修饰等途径可以衍生出株高呈不同程度提升、以致达到70~80cm理想株高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加强株高提升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的研究是将显性矮源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的有效途径。推荐株高在60~75cm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SW07、SW05、女水妖矮、SW02、Rht21用于小麦矮化育种。
傅大雄阮仁武刘大军宗学凤殷家明胡奎
关键词:小麦显性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矮化育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