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燕
- 作品数:47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腔镜肋骨线锯定位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胸腔镜肋骨线锯定位器,定位管由两根结构及尺寸完全相同的定位支管构成,这两根定位支管并排且紧靠在一起,且定位支管的中心孔用于供线锯穿过;定位支管为硬管,并由直管段和弧形管段构成,其中直管段的前端与弧形管段...
- 郑轶峰郑琇山乔岩杜斌刘小燕梁瑜姜建青
- 文献传递
- 介入封堵治疗房、室间隔缺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先天性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操作顺利,术后造影及超声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无反流,心脏听诊杂音消失。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2例室缺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出现不同程度传导阻滞,经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治疗后好转。结论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痛苦小,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的先心病微创治疗手段。
- 丁盛俞永康邓旦刘宝玉刘小燕米全珍毛玉琪陈丹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封堵术
- 闭合性创伤性膈肌破裂1例围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0年
- 刘小燕魏晓红程静刘柏又陶勤勤
- 关键词:膈肌破裂手术护理
- 中国援助利比里亚埃博拉出血热治疗中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组织管理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加强埃博拉出血热治疗中心(Ebola Ttreatment Center,ETC)医疗队自身组织管理,以确保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安全。方法组织专题培训,提高队员防护意识;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强化人员职能管理;完善诊疗中心各组室工作流程,建立有效协调机制;落实病区防护制度,专人专职全程监控督导;制定各类突发事件预案,有效处理紧急情况。结果任务执行期间未出现任何队员感染埃博拉出血热(Ebloa hemorrhagic fever,EHF)及其他非洲常见传染病。结论 ETC医护人员的组织管理措施对特殊环境下进行传染性疾病救治医护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执行任务"零感染"目标的实现。
- 王永华席惠君耿延东刘小燕杨丽冯建琼
- 关键词:埃博拉出血热零感染
- 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的综合方案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手术适应证,包括术前综合评价病情、充分降肺动脉压、术中综合处理、术后重症监护,以提高其外科治疗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2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综合评价有无手术适应证及充分降肺动脉压准备:所有患者均接受氧疗,经静脉微泵静脉注射扩血管药[硝普纳和(或)前列地尔注射液],必要时行心导管检查。术中综合处理:术中加强体外循环心肺保护及降肺动脉压的药物应用,精细操作,对部分极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留单向活瓣,术中特别注意探查三尖瓣的处理同时矫正其他并发畸形。术后处理: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适当延长,用呼气末正压(PEEP)、过度通气、一氧化氮治疗等。结果:本组术后死亡5例,病死率1.8%,发生并发症者18例(发生率9%)。入院后经术前降肺动脉压力及氧疗后,平均肺动脉压力由(71±14)mmHg降至手术开始前的(58±11)mmHg(P<0.05),手术后肺动脉压力进一步下降至出院前的平均肺动脉压力(38±5)mmHg(P<0.05)。术后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265例,缺损处残余分流2例,三尖瓣中度反流2例、重度返流1例。结论:我院术前正确评估、积极降压准备、术中综合处理、术后重症监护的综合外科治疗措施,明显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
- 邬晓臣张近宝欧阳辉岳琴辛梅周凯刘小燕
-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肺动脉高压
- 动脉导管未闭的个体化微创治疗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微创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55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经超声及放射造影检查,对动脉导管的直径、长度和形态作出评估,并针对不同特点选择个体化方案,进行介入封堵、腋下小切口或胸膜外结扎等微创治疗。结果55例患者全部治愈。1例出现声音嘶哑,其余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发生导管再通等明显并发症。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微创治疗有介入封堵和腋下小切口手术等不同方式,而介入治疗创伤更小、风险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但是,一些直径较粗的或特殊类型的动脉导管未闭仍需手术治疗。因此,个体化微创治疗能使两者优势互补,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 丁盛刘宝玉俞永康毛玉琦刘小燕罗静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腋下小切口
- 10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2009年2月~8月36例10 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36例,月龄为1~36个月,平均(10.6±5.3)个月;体重3~10 kg,平均(7.2±1.8)kg。均使用进口膜式氧合器,预充液总量为400~550 ml。浅低温高流量灌注26例,中低温中流量灌注7例,低温低流量灌注2例,DHCA 1例。全部采用4∶1含血心肌保护液。中术及术后采用改良超滤结合常规超滤。结果本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26~192 min,平均73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109 min,平均41 min。转中尿量满意,转流过程平稳,未出现与CPB相关故障和并发症,心脏全部自动复跳,全部顺利脱机。3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低体重婴幼儿应根据病种及手术方式采取不同体外循环方法,尽量减少预充量,加强液体出入量平衡的管理,以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和脏器保护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辛梅张近宝岳琴欧阳辉邬晓臣刘小燕魏晓红
- 关键词: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婴幼儿
- 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体会
- 2007年
- 刘小燕周昉陈丹
- 关键词:心脏围术期护理
- 心脏术后呼吸道护理要点及体会
- 2003年
- 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是心脏术后较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科学的护理是杜绝此并发症的关键.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对329例心脏病患者施行了手术.其中5例发生肺部感染,仅1例发生肺不张.后经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介绍如下.
- 刘小燕赵霞陈丹
- 关键词:心脏手术呼吸道护理术前指导康复护理
-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 2007年
- 刘小燕刘宝玉米全珍丁盛毛玉琦
- 关键词:先心病介入治疗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