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 作品数:25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的快速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 作者采集了40多份不同生态系的土壤样品,采用加入某些药物的马铃薯浸汁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在28℃培养经稀释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富集与产生葡萄糖氧化酶(GOD)有关的曲霉、青霉,并采用Fiedure...
- 刘峰郭晓贤邓良斌
- 文献传递
- 黄霉素产生菌BBG1213的微生物学特性及黄霉素生物敏感性试验被引量:4
- 2005年
- 对黄霉素产生菌BBG1213的微生物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黄霉素生物敏感性实验,发现短小芽孢杆菌CMCC(B)是较理想的黄霉素生物测定用检定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黄霉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
- 刘峰刘波谢丽华温小娟
- 关键词:黄霉素效价
- 基于E165R基因非洲猪瘟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非洲猪瘟的实时实地快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多种基因型66个毒株的E165R基因多序列比对,选取相对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并对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在获得的最优反应条件及体系下考察方法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选取的LAMP检测靶标235 bp(29~264 bp)在不同基因型ASFV毒株中保守性较好,序列相似度达94.46%~100%;LAMP反应的最佳温度为64℃、时间为35 min、Mg 2+浓度为8 mmol/L、内外引物比为8︰1、Bst DNA聚合酶量为16 U。建立的ASFV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50 copies/μL,较常规PCR检测提高1个数量级,且35 min即可完成扩增反应。LAMP检测方法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4种临床症状类似的猪病毒感染性疫病没有交叉反应。【结论】基于该新检测靶点的ASFV LAMP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成功区分与ASFV感染临床症状相似的猪感染性疾病,且灵敏度优于常规PCR检测方法,方法简单、检测成本低,可实现ASFV的特异、灵敏、快速检测。
- 林涛陈珺煜王成龙李芹张怀东刘峰
-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灵敏性
- 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的快速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通过平板快速筛选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此菌株属于产胞内酶的黑曲霉。采用文献报道的相关工艺测得其初始酶活为0.86μmol/min。经过培养基配方的优化试验及摇床发酵工艺的调整,其摇床发酵的产酶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发酵液过滤液酶活达到9.91μmol/min。
- 郭晓贤刘峰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发酵
- 从土壤中快速筛选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及发酵工艺的优化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并通过对其产酶特性研究及工艺优化提高其产酶量,为下一步育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方法:采用Fiedure K.J.显色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通过均匀设计等方法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获得一株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L7。经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g.L-1)为:葡萄糖60,蔗糖40,蛋白胨6,NaNO37,KH2PO40.5,Mg2SO4.7H2O1.1,KCl0.8,CaCO33.5。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6℃,消前pH值6.0,摇床转速250r.min-1,发酵周期3d。结论: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L7,经过条件优化后酶活可达到2.56μmol.min-1。
- 刘峰黄鹭强林颖林清强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发酵
- L-苏氨酸摇瓶发酵动力学研究
- 2011年
- 对L-苏氨酸摇瓶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基于实验结果,经非线性拟合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模型参数值,最终确定了能够很好的表征实际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生长、产物L-苏氨酸形成以及基质总糖消耗的3个动力学方程。并对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拟合良好,说明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 翁宋生倪聪刘峰
- 关键词:苏氨酸动力学
- 改变庆大霉素发酵工艺对其组分及效价的影响被引量:9
- 2003年
- 在20T罐组进行试验,通过改变某些庆大霉素发酵工艺,探讨发酵工艺的改变对发酵效价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不同时期补加不同的氮源对发酵液的效价和组分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稀配方工艺可使发酵液中的组分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比例内.
- 刘峰杨桂英
- 关键词:庆大霉素发酵工艺生物效价发酵生产氮源
- L-色氨酸发酵液的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活性炭对L-色氨酸发酵液的脱色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温度、pH值对脱色率和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脱色工艺:活性炭用量0.5%,pH2.0,室温,脱色时间20min。
- 贺希娜刘峰
- 关键词:L-色氨酸活性炭脱色率吸附率
- L-谷氨酰胺发酵前期的综述
- 2013年
- 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发酵法生产L-谷氨酰胺的前期过程,通过分析L-谷氨酰胺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控途径,指出了生产菌株的选择及其诱变育种方法。根据L-谷氨酰胺的转化机理,总结了影响其发酵过程的有关因素,以控制L-谷氨酰胺的发酵合成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对发酵后期L-谷氨酰胺的大量积累提供了可能。并总结了其后期下游分离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其回收率。
- 詹伟鹏张伟刘峰
- 关键词:L-谷氨酰胺菌株选择发酵
- ^(12)C离子束辐射选育庆大霉素高产菌株及其罐发酵水平被引量:6
- 2003年
- 采用1 2 C离子束对庆大霉素产生菌 2 3- 18#进行诱变 ,通过大量摇瓶筛选 ,选出 5株进行 2 T罐中试 ,通过中试 ,选出 2株高产变株在 5 0 T罐放大试验中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有重大突破 ,发酵水平及批总亿均提高 10 %以上。
- 刘峰傅袆颜辉灿
- 关键词:庆大霉素高产变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