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开军

作品数:69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主题

  • 45篇史学
  • 19篇史学批评
  • 11篇章学诚
  • 10篇中国史
  • 10篇刘咸炘
  • 10篇国史
  • 8篇中国史学
  • 6篇史学史
  • 5篇史学理论
  • 5篇王鸣盛
  • 5篇历史教育
  • 5篇教育
  • 4篇演进
  • 4篇政治
  • 4篇中国史学史
  • 4篇史学家
  • 4篇乾嘉
  • 4篇晚清
  • 4篇教育思想
  • 3篇新史学

机构

  • 56篇四川师范大学
  • 1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成都市社会科...

作者

  • 69篇刘开军
  • 1篇王川
  • 1篇冯婵
  • 1篇瞿林东
  • 1篇李美仙
  • 1篇王姝
  • 1篇曾丹

传媒

  • 6篇四川师范大学...
  • 6篇史学史研究
  • 5篇廊坊师范学院...
  • 4篇史学理论与史...
  • 3篇中国史研究动...
  • 3篇江海学刊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人文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寿彝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白寿彝先生诞辰100周年
2009年
刘开军李美仙
关键词:学术思想大学历史史学家
刘咸炘“察势观风”的史学内涵与思想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刘咸炘在史学研究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史学的通史家风。他以杰出的思辨能力和扎实的旧学功底构建了一个以史学为中心、以"察势观风"为理论内核的学术体系。"察势观风"是一种植根于传统学术土壤、又出古入今的研究范式,是糅合了儒道思想、注重考察纵横关系的历史观。同时,"察势观风"还是刘咸炘历史撰述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察势观风"理论是民国史学界继承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传统的典范。凭借风势之论,刘咸炘开拓出了史学研究的新气象。
冯婵刘开军
关键词:刘咸炘史学范式历史编纂
刘咸炘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明史研究
2015年
刘咸炘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卓有成就的史学家,他治史重史识与史意,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独到的学术眼光。刘咸炘在明史研究上提出的有关明代治乱盛衰的重大问题,成为日后明史研究的热点,有些问题至今仍受到明史研究者的关注。在明代理学史领域,刘咸炘编写《明理学文献录》,补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也深入研究了王守仁及阳明后学中的泰州学派。刘咸炘重视考察社会风俗的变迁,深入探讨了山人、游侠、绅衿这三个特殊群体与晚明政治之间的关联,其相关论断对于人们思考晚明社会转型和明朝的兴衰富有启迪意义。
刘开军
关键词:刘咸炘明史理学社会风气
“史德”范畴的演进与史学批评的深化被引量:9
2014年
在史学批评范畴体系中,"史德"属于基本范畴。元以前,刘勰倡"素心",李延寿重"良直",刘知幾言"史识",曾巩论"道德",形成了对于史家品质的一种规劝和评论。这些评论的主要目的是评定、选择、培养优秀的史官,体现的还是比较朴素的、具体的道德标准,理论阐述比较薄弱。元末揭傒斯提出"心术"说较之"良直"更加抽象,具有学理上的意义。清中期,章学诚正式提出"史德",并系统阐释"史德"的内涵与修养方法等,但未能摆脱"名教"的羁绊。"史德"的孕育和诞生是史学批评走向深入的一个缩影。
刘开军
关键词:心术史学批评章学诚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形成刍议被引量:3
2019年
中国古代史学经过漫长的积累,逐渐形成一套“言之成理”的理论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小到一个字、一个术语或范畴,大到一种言说模式,都传递着古代史学精神。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话语的形成过程中,经学的影响与子学的渗透较为明显。古代史学理论话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散到体系化,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先秦时期是古代史学理论话语体系的酝酿期,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是成长期,宋元时期是持续发展期,明清时期是成熟期。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话语体系产生于古代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它在表述上,言简意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在意蕴上,同一话语在不同时期的含义有差异,甚至一词多义、时代愈后内涵愈丰富;在精神上,它与中国文化的伦理性和资政性血脉相通。当前,史学界普遍认识到重建中国特色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有时不我待之感。在这个熔铸史学话语体系的关键时期,史学工作者需要在坚持中国史学本位的前提下,处理好“今语”与“昔言”、本土与域外的关系,同时从当代史学实践中提炼新的话语,为中国史学理论话语体系增添新的内容,这是新时代赋予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刘开军
关键词:史学理论话语体系刘知幾章学诚
“二十四史”的刊刻与乾隆皇帝政治思想探析被引量:2
2010年
清代乾隆皇帝是古代帝王中史学自觉意识最突出的政治家之一。他下诏刊刻"二十四史",命史臣刊正《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四部正史,突出地反映了他的正统意识和历史文化认同思想。乾隆帝重新认识和评价有关历史人物,适应了清代中期政治统治的客观需要。殿本"二十四史"的广泛流传,为学者、士人研读正史提供了便利,在传播悠久的中华文明、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推动历史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刘开军
关键词:乾隆皇帝二十四史历史文化认同历史人物评价
再现民族间心灵沟通的历史长卷——评瞿林东教授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被引量:1
2015年
翻开一部中国史,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慨这个民族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历史上屡经金戈铁马的战乱,又总是会走向统一的局面。如果把这种感性的认识引向理性思考的话,那就需要探究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中,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凝聚作用。
刘开军
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认同心灵沟通主编
近三十年来王鸣盛史学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09年
刘开军
关键词:史学研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乾嘉时期历史考证学史学成就
西史东渐中的坚守:刘咸炘的中国本位史学理论被引量:5
2012年
刘咸炘生活于中国史学新旧转型的时代,他领悟中国传统史学家的思维习惯,运用传统史学理论范畴,体察时代的脉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本位史学理论。刘咸炘研究"前四史"与浙东史学,意在为传统史学表微,张扬中国史学的内在精神与活力。在西史东渐的大潮中,刘咸炘也关注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但对鲁滨逊等西方史学家的所谓"新史学"不以为然。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构建自身的理论话语体系之际,对刘咸炘的中国本位史学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学术工作。
刘开军
关键词:刘咸炘章学诚新史学
从《新史学》到《三十自述》:1902年梁启超的器与道被引量:1
2022年
《新史学》与《三十自述》传递出梁启超在1902年关于学术、政治与天职的思考。作为一位从旧史学阵营中走出来的新史家,梁启超具备了从内部攻击旧史学的动机与能力。《新史学》随处可见对旧史家、旧史书与旧史学的指责,表现出誓与旧史决裂的心意。但《新史学》的撰写意图不是单一的,或者说梁启超凭借此文不止要在史学上有一番大作为。《新史学》还是一篇“谤书”,梁启超口诛笔伐的是包括清廷在内的历代专制君王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旧的政治文化观念。1902年,梁启超激烈批判旧史学,非议帝王政治,其中有理想、有行动,但相较而言,这些都是形而下之“器”。驱使他发出这些言论并不断付诸实践的,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国民责任,或曰天职,这才是他平生所怀抱的“道”。1902年之后,梁启超的大部分时光都在“笔舌生涯”中踽踽独行。尽管梁启超手中之器屡变,心中之道却始终不改。这是梁启超留给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和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刘开军
关键词:《新史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