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怀松

作品数:2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7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人权
  • 8篇邓小平
  • 7篇主义
  • 6篇社会主义
  • 5篇人权思想
  • 4篇邓小平人权思...
  • 3篇论社会主义
  • 2篇荣辱
  • 2篇荣辱观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荣辱
  • 2篇社会主义荣辱...
  • 2篇宪政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和谐社会
  • 2篇发展观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价值
  • 1篇道德价值观

机构

  • 19篇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

  • 19篇刘怀松
  • 1篇刘慧频
  • 1篇汪建武

传媒

  • 11篇湖北师范学院...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武汉科技学院...
  • 1篇黄石教育学院...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中共郑州市委...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经验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经验包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决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人权合作与对话。认真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怀松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007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现代新型和谐社会。因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必须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及其基本制度的各个方面去研究和把握,即应包括价值目标特征、经济制度特征、政治体制特征、思想文化特征和社会状态特征五个方面。
刘怀松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新发展被引量:1
2003年
 人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证明,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搞好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继承坚持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刘怀松
关键词:邓小平人权建设人权保障
论高师政教专业法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2000年
本文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论述了在高师政教专业中突出法学主干学科地位的重要性 ,并对构建一个既能体现师范教育特点 ,又能体现法学学科特点的科学合理的高师政教专业法学课程体系 。
刘怀松
关键词:高师政教专业
全文增补中
略论社会主义宪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0年
从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层面来看,虽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千头万绪,但其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环节是必须努力建设并实行社会主义宪政,因为社会主义宪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具有同质性,而且社会主义宪政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只有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才能为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创造条件。
刘怀松
关键词: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历史地位被引量:1
2005年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人权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期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坚实理论基础。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人权思想,才能正确回答和科学解决当代中国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刘怀松
关键词:邓小平人权思想历史地位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蕴析论
2011年
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从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在发展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以及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问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蕴。
刘怀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内蕴
略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三个“必须坚持”
2006年
刘怀松
关键词:教育活动社会主义大学生荣辱观
论人权的概念及价值在我国宪法中的正式确认
2001年
我国现行宪法虽然确认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人权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正式确认人权的概念及价值 ,这不仅与我国宪法的根本宗旨不相符合 ,而且也不利于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宪法应当早日明确使用“人权”一词 ,同时 ,在确认公民享有广泛的具体人权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原则上宣布承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不可侵犯 。
刘怀松
关键词:宪法人权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意义
2010年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权蕴涵,而且明确了我国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属,确立了我国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要求,指明了我国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根本方法和具体措施,因而对我国的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根本保证。
刘怀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