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元
- 作品数:63 被引量:178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谷粒性状的变异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本文比较了早恢402的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5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4类,R3及R1F2各类别间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 谢戎黄富李耘吴丽君刘成元
- 关键词: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谷粒性状
- 一种高粱酿酒的发酵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粱酿酒的发酵装置,包括加曲搅拌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曲搅拌机构一侧用于运送高粱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高粱发酵的发酵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发酵机构、所述加曲搅拌机构连接;所述加曲搅...
- 刘茂柯唐玉明刘成元田新惠郭小蛟张星宇冯军
- 高配合力泸恢1345的选育及应用
- 金良张红宇刘成元黄富杨乾华吴厚谦游书梅李永洪王继平李明聪徐培洲卢中胜周建飞秦鱼
- 在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人口压力大,水稻生产长期“重量轻质”育种目标,形成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上冈优、Ⅱ优等杂交水稻组合,主要问题是垩白度大等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力发展优质稻已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一种用于酒醅微生物宏蛋白组学检测的蛋白提取方法
- 本发明属于白酒酒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酒醅微生物宏蛋白组学检测的蛋白提取方法,称取酒醅样品,并加入酚抽提取液和蛋白酶抑制剂;冰上超声破碎;用玻棒去除谷壳;对溶液进行离心,用移液器吸取中层溶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在两...
- 刘茂柯刘成元田新惠唐玉明冯军张涛王思思倪先林郭小蛟
- 一种白酒酒醅纤维素降解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酒酒醅纤维素降解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酒醅样品置于CMC‑Na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收集培养物;S2.将培养物稀释后分别于CMC‑Na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分别接种于多...
- 张林蒋鹏刘茂柯唐玉明熊洪刘成元郭晓艺田新惠任道群
- 文献传递
- 海南自然诱发条件下籼稻A232抗螟性鉴定
- 筛选、发掘抗螟虫种质资源是培育抗虫品种的基础.利用海南螟虫选择压大的自然条件,采用枯心指数法鉴定A232抗螟性.结果表明:A232枯心率为10.82%,极显著低于对照F77;A232枯心指数为36.31%,抗螟性达中抗水...
- 李永洪谢戎刘成元向箭宇
- 关键词:籼稻抗螟性
- 文献传递
- 不同环境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株高的发育遗传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两种环境条件下株高的发育遗传规律。供试材料和环境均会影响水稻株高表现,且环境对株高的影响随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减小。在不同发育阶段,水稻株高主要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但影响程度会随供试材料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会对株高产生一定影响;控制株高的遗传效应在各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现,且加性效应的表达比显性效应的表达更为活跃;条件环境互作效应亦会对株高发育遗传产生一定影响,前期影响尤其大;水稻株高的群体平均优势总体上随发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至成熟期达到最大;群体超亲优势的变化规律因供试材料的不同而略微出现一些差异,但均在后期趋于稳定,且均为正值。在多数发育时期,水稻株高条件群体平均优势达到正向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条件群体超亲优势达到负向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在各时期均有新的表现,但其表现的大小和方向均有所不同。
- 彭涛钟秉强凌英华杨正林查仁明谢戎刘成元何光华
- 关键词:籼型杂交水稻株高发育遗传环境效应
- 分子标记增效座位在不同生长环境下预测籼型杂交稻籽粒外观性状的效应被引量:7
- 2008年
- 以两套杂交水稻不完全双列组合(按NCⅡ设计)及其亲本为材料,在重庆和泸州两个环境条件下种植,利用SSR和AFLP技术分析32个亲本材料的1085个标记座位,并从这1085个标记座位中筛选出与F1粒形性状相关的阳性位点和增效位点,分别用此两类座位计算的遗传差异对F1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的长、宽和厚共9个籽粒外形性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增效位点的亲本遗传距离与相应F1粒形性状的相关系数在0.321 ̄0.892间,平均0.736,高于阳性位点的相关系数。对不同亲本组合(套间)的预测结果表明,增效位点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阳性位点,其预测值为0.138 ̄0.805,平均0.451,其中对谷宽、糙米宽和整精米宽预测值分别为0.704、0.707和0.654,达到了可预测水平。同一套组合在不同环境下(环境间)预测结果表明,增效位点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阳性位点,预测值平均达0.653,除谷厚、糙米厚和整精米厚外的6个粒形性状其预测值均在0.640以上,达到了可预测水平。部分性状在组合间和环境间达到可预测水平,这将为育种家们对这些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卢瑶杨正林赵芳明凌英华桑贤春谢戎刘成元邹志勇何光华
- 关键词:杂交水稻粒形性状环境因素杂种优势预测
- 一种酿酒发酵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酿酒发酵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酿酒酵母5‑15份、生香酵母5‑10份、复合益生菌0.5‑1份、酸性蛋白酶1‑3份、发酵促进剂1‑3份,所述发酵促进剂原料包括柠檬酸三钠、表面活性剂、中药组合物、氯化镁、甘油、...
- 冯军倪先林田新惠张星宇唐玉明刘成元
- 利用岗46B/A232RILs群体定位籼稻粒形和粒重的QTL被引量:3
- 2018年
- 本研究利用岗46B/A23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10)176个家系为作图群体,运用QTL Ici Mapping4.0软件对2016和2017年RIL群体的粒形性状和千粒重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年共检测到28个粒形和粒重QTL,分别分布在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8、第9和第12染色体上。其中粒长相关QTL 10个,贡献率为4.90%~31.96%;粒宽相关QTL 6个,贡献率为3.38%~48.76%;谷粒长宽比相关QTL 9个,贡献率为5.70%~30.32%;粒厚相关QTL 6个,贡献率为6.06%~34.09%;千粒重相关QTL6个,贡献率为6.94%~21.22%。本研究中,有9对QTL两年均在同一位置被检测到:3对粒长QTL,1对粒宽QTL,1对谷粒长宽比QTL,2对粒厚QTL和2对千粒重QTL,说明他们受环境影响小,能稳定表达,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5染色体上RM1089~RM18119区间上稳定检测到控制粒长、粒宽、谷粒长宽比、粒厚和千粒重QTL,多数染色体的多处区段上均检测到一因多效性。
- 李永洪李传旭刘成元何珊向箭宇谢戎
-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粒形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