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扬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直肌
  • 3篇乳房
  • 3篇乳房再造
  • 3篇皮瓣
  • 3篇肌肌
  • 3篇肌皮
  • 3篇肌皮瓣
  • 3篇腹直肌
  • 3篇腹直肌肌皮瓣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发育
  • 1篇遗传学
  • 1篇POLYCO...
  • 1篇表观
  • 1篇表观遗传
  • 1篇表观遗传学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4篇刘扬
  • 3篇夏有辰
  • 1篇薛丽香
  • 1篇夏家骝
  • 1篇王侠
  • 1篇李比
  • 1篇李东
  • 1篇李君
  • 1篇杨欣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腹直肌肌皮瓣动脉分布的研究及其在乳房再造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腹直肌肌皮瓣与血供的关系,探讨为肌皮瓣再划分、进行乳房再造提供基础。方法:在60侧尸体腹直肌,用大体解剖,血管X线造影方法进行观测。结果:腹壁上动脉(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SEA...
夏有辰刘扬李比夏家骝杨欣李东王侠
关键词: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文献传递
腹直肌肌皮瓣的动脉分布及其在乳房再造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腹直肌肌皮瓣与血供的关系,为肌皮瓣的再划分及乳房再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大体解剖、血管X线造影方法对60侧尸体腹直肌进行观测。结果腹壁上动脉(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SEA)和腹壁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IEA)在腹直肌内,纵行于肌后方,根据X线造影所见其终末分支多呈螺旋状,在脐上方互相吻合,穿支到达腹直肌表面皮肤。其中腹壁下动脉在脐周围发出的穿支较粗,较腹壁上动脉在肌皮瓣分布较广。在肌内的动脉分支分布可分为3种类型:Ⅰ支型(SEA26.5%,IEA34.6%)在X线造影显示肌内有1条动脉主干。Ⅱ支型(SEA 64.7%,IEA 48.1%)在肌内有2条主要分支。Ⅲ支型(SEA8.8%,IEA17.3%)在肌内显示3条主要分支。根据解剖学研究提示,SEA、IEA在腹直肌内多数分为2支或2支以上主要分支(SEA73.5%,IEA65.4%)。结论腹直肌肌皮瓣按其动脉分支特点可分为几个部分,为部分分离转移,保持肌功能提供血管解剖基础。
夏有辰刘扬李比夏家骝杨欣李东王侠
关键词: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腹直肌肌皮瓣动脉分布的研究及其在乳房再造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腹直肌肌皮瓣与血供的关系,探讨为肌皮瓣再划分、进行乳房再造提供基础。方法在60侧尸体腹直肌,用大体解剖,血管X线造影方法进行观测。结果腹壁上动脉(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SEA)和腹...
夏有辰刘扬李比夏家骝杨欣李东王侠
关键词: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文献传递
Polycomb与心脏发育被引量:1
2015年
心脏作为维持血液循环的"泵",在人体发挥重要作用.而心脏发育的正常进行则是维持其功能的基础.因此,对心脏发育及其调节的研究一直为科学家们所关注.Polycomb复合体是一组抑制基因转录的蛋白,参与调节多种组织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olycomb在心脏发育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进一步了解其调节作用的机制,将为解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有益线索.本文主要从表观遗传的角度,重点阐述了Polycomb蛋白复合体与心脏发育的关系.
李君刘扬鲁寒薛丽香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心脏发育POLYCOM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