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
- 作品数:83 被引量:5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洪水预报信息用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提高洪水预报子系统风险分析的可信度,探讨将洪水预报信息用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可行性。【方法】针对水库洪水资料样本不足的问题,引入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方法,并以安康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为实例,对6 h入库洪水预报信息应用于安康水库洪水预报调度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提出了水库防洪预报调度风险分析的内容和定义,求得基于6 h洪水预报信息的安康水库调洪风险率约为25%,能满足水资源系统对风险率的规定要求。【结论】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中的洪水预报子系统进行风险分析时,采用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预报信息样本不足的问题,充分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将洪水预报信息用于水库的防洪预报调度决策是可行性的。
- 黄强刘招闫正龙于兴杰
- 关键词:水库洪水预报调度风险分析信息扩散
- 联合ICEEMDAN与多种智能优化算法的径流预测及对比研究
- 2023年
- 为提高径流预测的精度及可靠性,引入EMD处理非稳态时间序列的优势,建立改进自适应噪声完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鲸鱼算法(WOA)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陕西省黑河金盆水库入库径流预测为例,建立基于多种智能优化算法的模拟模型对水库入库径流进行预测,同时分别选用降水、径流等不同时间序列历史资料作为输入因子,对比在相同输入因子条件下BP、WOA-BP、ICEEMDAN-BP、ICEEMDAN-WOA-BP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就输入序列而言,以降水为输入因子的模型预测效果优于以径流为输入因子的模型;就不同算法而言,ICEEMDAN-WOA-BP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纳什系数可达80%~90%,预测精度更高。说明所提出的ICEEMDAN-WOA-BP模型可为河川径流预测、水库水文预报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 毛钦男刘招李杰李杰张庭豪
- 关键词:径流预测BP神经网络
- 水库调洪过程中特征变量对初始扰动的非线性响应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对水库调洪系统的非线性响应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中的内在随机性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水库调洪过程的不确定性及风险问题奠定基础。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和模拟方法,分析在不同类型调洪规则下水库调洪数学模型特征变量所具有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调洪规则的畅泄段,调洪过程中系统对施加的初始微小扰动不敏感,水库调洪系统具有稳定的吸引点;而在控泄段分段式的调洪规则下,初始的微小扰动则可能被放大,表现为后续状态变量的较大差异。确定性调洪数学模型在微小初值扰动下的这一非线性响应行为,关系到水库防洪风险和效益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 刘招席秋义王青陶望雄
- 关键词:水库调洪演算非线性系统动力学
- 2001—2020年渭北黄土台塬区农业干旱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为明晰渭北黄土台塬区2001—2020年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MODIS遥感数据构建了Ts-NDVI特征空间,计算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以揭示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干旱与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确定了影响TVDI空间分异性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该区域平均每年有65.04%的区域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多年平均TVDI值为0.52,整体处于中旱状态,且春季干旱尤为严重;2001—2020年,该区域TVDI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并表现出强持续性特征,约有91.38%的区域干旱情况得到缓解或保持稳定;TVDI的空间分异性显著,主要受到高程、气温、人口密度和NDVI等多个因子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年份,影响TVDI的主导因子组合有所变化,这反映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干旱影响的复杂性。需综合运用气候监测、生态恢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以更精准地预测和缓解干旱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 李雯晴赵勇刘招何国华秦长海
- 关键词:农业干旱MODIS
- 考虑多水源的灌区水文干旱预警系统及其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提高大中型灌区水资源管理水平,引入模糊综合评价及信息熵方法,建立了考虑降雨、径流及地下水等多水源的灌区水文干旱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以现状水文干旱评估和未来水源形势分析为两大基础,针对其中未来水源形势的非确定性,采用超越概率方法进行处理,评估给出未来多种情况下的可能干旱水平,并进入下一个计算环节,从而较大程度的避免了预测的片面性。最终整合现状干旱指标和未来形势指标形成干旱预警指标DAI,并以不同颜色灯号表示预警等级。以泾惠渠灌区水文干旱预警为例,选取典型干旱年份对预警流程及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示例,结果表明其能够反映干旱发生发展的蠕变特性,表明该预警方法合理清晰,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
- 刘招黄文政王丽霞郭曼
- 关键词:水资源系统灌区水文干旱预警系统
- 基于Landsat 8数据反演地表发射率的几种不同算法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为了分析研究不同地表发射率反演算法的精度和适用性,文中选取西安市的遥感影像Landsat 8为基础数据,运用ENVI,ArcGIS等软件,首先对Landsat 8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西安市的NDVI影像;然后,建立决策树模型得到西安市地表分类影像,并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得到植被覆盖度,基于NDVI得到4种不同算法的地表发射率;最后,以精度0. 01的MODIS LSE产品为标准数据,从像元尺度上对比分析了4种算法的精度,并依据回归决策树方法的分类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算法在各类地表覆盖类型上的发射率反演差异。结果表明:在像元尺度上,植被指数混合模型法与NDVI^(TEM)改进算法精度较高且较为接近;从不同下垫面的反演差异来看,在植被区域4种算法之间的差异较小,而对于水体区域,4种算法之间的差异较大;从反演方法的适用性而言,植被指数混合模型法与NDVI^(TEM)改进算法较为适合本研究区。
- 王丽霞孙津花刘招张双成杨耘
- 关键词:遥感反演归一化植被指数LANDSAT
- 泾河张家山站径流及其控制流域降雨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基于泾河张家山水文站实测径流及其控制流域的降雨资料,采用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R/S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年、汛期和非汛期3个时期径流降雨系列的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并利用不均匀系数对径流降雨系列的年内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各个时期的径流量和降雨量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内分配均匀性无上升或下降趋势,与整体一致。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更加重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 陶望雄贾志峰刘招孙菲
- 关键词:径流降雨
- 渭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揭示渭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渭河流域及其周边范围30个气象站点1957—2014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章文波日降雨量侵蚀模型计算各站点的降雨侵蚀力,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和年内分布特征。[结果]渭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值分布范围为806.25~3 510.81 MJ·mm/(hm^2·h),平均值1 798.97 MJ·mm/(hm^2·h),与多年平均侵蚀性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渭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呈单峰型,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雨侵蚀力的63.91%。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和关中平原发生水土流失的时期集中在7—9月,而秦岭北麓地区5—10月均有可能发生较大的水土流域,侵蚀风险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流域降雨侵蚀力年际波动较大,年际变率Cv值在34%~56%之间,整体而言,流域西北部地区的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幅度大于东南部地区。除洛川、长武、环县、平凉4个站点降雨侵蚀力在研究时段内有所增大外,其余地区降雨侵蚀侵蚀力呈不同速率的减小趋势。[结论]渭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差异显著,尽管流域降雨侵蚀力呈减弱趋势,由于流域地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工作仍需高度重视。
- 陶望雄马亚鑫张杰刘招贾志峰
- 关键词:渭河流域侵蚀性降雨降雨侵蚀力
- 基于创新引智平台推进水利工程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 2016年
- 本文基于水利学科发展新形势和特点,分析新时期学科发展对水利学科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结合长安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路及培养模式实例,归纳其在水文生态及水安全学科建设方面的具体方法和经验。
- 刘招钱会卢玉东张洪波孙东永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挤压边墙对混凝土面板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挤压式边墙技术是近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之一。本课题以使用挤压式边墙的面板堆石坝为主要研究对象, 具体结合一个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运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实现了用点面接触单元模拟面板与边...
- 刘招苗隆德叶林闫正龙蔺蕾蕾
- 关键词:面板堆石坝挤压式混凝土边墙APDL混凝土面板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