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敬圻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艺术
  • 4篇小说
  • 4篇红楼
  • 4篇红楼梦
  • 4篇《红楼梦》
  • 3篇黛玉
  • 3篇文化
  • 3篇文学
  • 3篇聊斋
  • 3篇林黛玉
  • 2篇但明伦
  • 2篇多神崇拜
  • 2篇性格
  • 2篇薛宝钗
  • 2篇艺术经验
  • 2篇神崇拜
  • 2篇诗人
  • 2篇女性
  • 2篇宗教
  • 2篇作家

机构

  • 2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1篇刘敬圻
  • 1篇关四平

传媒

  • 3篇红楼梦学刊
  • 3篇文学遗产
  • 3篇文学评论
  • 3篇明清小说研究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北方论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教书育人(高...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6
  • 1篇198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楼梦》与女性话题被引量:6
2003年
与以往乃至以后的古代小说相比较,《红楼梦》观察与表现女人的视角有了质的转换。女人已不再是男人某种政治行为、舆论行为、传宗接代行为的工具,已不再是男人生命历程中的灾星或祸水,已不再是男人皮肤滥淫的性伙伴,已不再是不得志男人镜花水月般的精神补偿。《红楼梦》第一次全方位地把女人视作与男人相对应的、只是性别不同的人之群体。它构建了一个瑕瑜互见的寻常女人世界,贴近了寻常女人圈。寻常,鲜活,原汁原味,是《红楼梦》女人群体最有价值的亮点。
刘敬圻
关键词:《红楼梦》妇女问题小说文学研究艺术特点
吴小如先生“少作”的批评境界
2012年
这里说的"少作",指吴小如先生23岁至26岁之间(即1945—1948)发表在京津文学期刊或大报副刊上的文史批评著述。如《废名的文章》、《读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读俞平伯先生〈读词偶得〉(重印本)》、《读郭沫若〈十批判书〉》、《读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读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刘敬圻
关键词:文学欣赏诗言志俞平伯
一部富有开拓探索创新特色的小说史著——读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
1994年
刘上生先生穷十年之力,结晶成《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这一洋洋四十余万言大著,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进行系统阐释和深入发掘。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由衷感佩,受益良多。 一、跻身艺术苑囿,筚路蓝缕,填补空白。 自从鲁迅先生一空依傍,自铸伟辞,推出《中国小说史略》这部精典性学术著作以来,小说史著作代不乏人,不仅有通史,甚或还出现了断代史、类别史。特别是近十余年间,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成果斐然可观,尤其对小说艺术的研究,更为海内外学人所瞩目。但遗憾的是。
刘敬圻关四平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小说史艺术史小说艺术文化典籍
婚恋观念的嬗变及其启示──“三言”“二拍”名篇心解被引量:8
1994年
婚恋观念的嬗变及其启示──“三言”“二拍”名篇心解刘敬圻两性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自发的必然的关系。不过,这种关系又从来不是纯自然现象,而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或许历代作家都不约而同的悟出了这个道理,从而使文学作品...
刘敬圻
关键词:婚恋观念《二刻拍案惊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婚恋模式
悠远而又饱含意蕴的钟声──评介《晚唐钟声》
1998年
刘敬圻
关键词:钟声意蕴《全唐诗》古典意象
“淡淡写来”及其他——《红楼梦》描叙大事件大波澜的艺术经验
1984年
探讨文学艺术的民族性、民族化,本来是一个老题目了,老题目近来重新引起创作界、理论界的共同关注,并在报刊上进行深入讨论,足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也足见它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多少年来,或者由于社会思潮的影响,或者由于人们自身条件的差异,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总是见仁见智。
刘敬圻
关键词:艺术经验赵姨娘贾府贾母
贾政与贾宝玉关系还原批评被引量:9
2005年
《红楼梦》(前80回)舒卷自如地展露了贾政直面“贾宝玉现象”的“嫌恶”心态(第一时段)、绝望心态(第二时段)和妥协心态(第三时段),揭示了他从无比焦躁到无限痛苦到无奈认同的心理轨迹。凡此,皆受两种“力”的牵制,一是主流文化对男人(含少年男子)的价值期待;二是作为自然人寻常人的骨肉亲情,尽管后者是潜存的、被压抑的,甚至是羞于正视的。
刘敬圻
关键词:《红楼梦》
蒲松龄宗教实践寻迹——以《蒲松龄集》为中心被引量:1
2014年
蒲松龄虽不曾皈依任何宗教,却具有正宗信徒的虔诚素质。其相关纪实文字的兴奋点是:宣扬多神崇拜与三教融通的乡土风习;铭记"上人""善信"们的"挑脚夫"功德;企盼宗教圣地与自然景观的合一互补。梳理蒲松龄的宗教纪实文字,寻绎作者参与宗教活动的朴素印迹,可以为《聊斋志异》的"小说指归"增添一种解读参照。
刘敬圻
首脑智慧的深层较量——《三国演义》用人之道比较谈被引量:1
2002年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却提供了有关人才问题的理性思考。作为首脑人物的曹操、刘备、孙权在人才大战中的观念、政策及个人魅力之得失 ,呈现为以下一些规律性涵义 :不拥有经天纬地的人才 ,难以确立改天换地的路线 ,难以实现惊天动地的目标。政策的全方位开放 ,吸引着足成赢家的忠勇智慧之士 ;政策的偶现失误 ,则招致无可弥补的历史性憾恨。说到底 ,是首领人物个人魅力的公开透明的竞赛 。
刘敬圻
关键词:《三国演义》
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被引量:14
1997年
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刘敬圻这一题目有两点限制。一是不能谈得太宽,只涉及男人的生存价值,只读解贾宝玉在男人价值选择方面的言谈行状,一般不正面触及妇女观、婚恋观、友朋观、等级观、宗教观诸问题。二是不能谈得太玄,只梳理文本中提供的那些明白无误或模棱两可...
刘敬圻
关键词:林黛玉花袭人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薛宝钗思维定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