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祥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7篇染色
  • 7篇染色体
  • 7篇肺癌
  • 6篇细胞
  • 6篇肺肿瘤
  • 5篇遗传学
  • 5篇基因
  • 4篇细胞遗传
  • 4篇细胞遗传学
  • 3篇腺癌
  • 3篇淋巴
  • 3篇肺腺癌
  • 2篇中期染色体
  • 2篇细胞遗传学研...
  • 2篇淋巴瘤
  • 2篇脆性部位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遗传学鉴定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4篇刘春祥
  • 12篇李璞
  • 7篇刘权章
  • 6篇傅松滨
  • 2篇黄承滨
  • 1篇李钰
  • 1篇张秀灵
  • 1篇宋岩
  • 1篇张贵寅
  • 1篇李仁
  • 1篇谭佩林
  • 1篇杨春文
  • 1篇孙艳阳
  • 1篇王吾如
  • 1篇崔华子
  • 1篇张月梅
  • 1篇李克深
  • 1篇孙玉柱
  • 1篇冯会臣
  • 1篇王恒湘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国外医学(遗...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 2篇198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腺癌中 p16 基因外显子2的突变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为了解肺腺癌p16基因外显子2的突变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PCR双链DNA循环测序技术分析了22例肺腺癌中的p16基因,结果显示:22例肺腺癌中存在2例纯合缺失,3例点突变。其中病例1密码子56由CTG→CAG的突变,编码的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谷氨酰胺;病例12密码子121由TAC→TGC的突变,编码的氨基酸由酪氨酸变为半胱氨酸;病例10密码子80由GAG→AAG的突变,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赖氨酸,同时这例密码子79存在一个由CGG→AGG的同义突变。另外还发现1例由单碱基缺失导致的移码突变。p16基因在22例肺腺癌中纯合缺失频率为9.1%,基因突变频率为27.3%。可见,多重肿瘤抑制基因p16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在其演进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王柏秋傅松滨李克深刘春祥张贵寅李璞
关键词:P16基因PCR
全文增补中
21例恶性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1993年
应用淋巴结短期培养法对21例恶性淋巴瘤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4例无分裂相均为何杰金氏病,2例正常核型,其他均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2)最多见结构重排为6q-,11q+,3号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相互易位;(3)众数为二倍体范围者治疗效果好,出现四倍体及11q+病例治疗效果不佳。指出染色体改变与恶性程度及临床疗效有关,一定程度上在预后时可加以考虑。
王恒湘孙玉柱刘春祥李璞
关键词:淋巴瘤染色体异常
肺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刘春祥
关键词:肺癌肺鳞癌肺腺癌细胞遗传学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87年
对31例未经治疗的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频率及染色体脆性部位进行观察,特别注意了结构性脆性部位3p14与小细胞肺癌的关系。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的染色体断裂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结果不支持3p14在小细胞肺癌发生中,以及其它罕见型脆性部位与癌症发生中可能具有特殊意义的观点。
刘春祥刘权章李璞张秀灵杨玲鄢凤昌
关键词:肺癌染色体脆性部位染色体断裂
脆性部位研究方法的新技术被引量:2
1987年
在脆性部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中,经Giemsa常规染色标本并确认脆性部位表达后,往往需要脱去Giemsa染液及镜油,以进行原位显带,确认表达的染色体。以往为去除标本上的镜油,常规采用二甲苯处理玻片,并经多次不同浓度乙醇处理。这种脱色方法步骤较多,而重要的是不能保证显带的成功和染色体显带标本的质量。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十分简便的、脱色后原位显带(尤其适用于G显带)方法,现简述如下:
孙艳阳刘春祥刘权章李璞
关键词:脆性部位染色体染液显带玻片标本质量
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的研究与肿瘤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1989年
近来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基因)的研究取得许多新的进展。在分子水平上充分证明了RB基因是隐性癌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RB蛋白)是一种磷酸化蛋白,位于核内,可能具有调节基因活性的功能。在其它人类肿瘤中也发现了RB基因失活的证据,因此RB基因失活可能不只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关,在其它某些人类肿瘤形成中的作用也很重要。腺病毒癌基因EIA蛋白能与RB蛋白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而某些DNA致瘤病毒的癌基因产物均有类似EIA蛋白质这一功能区的氨基酸序列,且与EIA有类似的转化功能。这些不曾预料到的重要发现有可能为肿瘤发生的遗传机制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
刘春祥李璞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遗传学
肺腺癌中期染色体上DNaseI敏感区的初步研究
1993年
应用染色体原位缺口平移技术对5个肺腺癌细胞系及1个肺正常成纤维细胞系中期染色体DNase Ⅰ敏感的基因活性区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肺腺癌染色体上DNase Ⅰ敏感的基因活性区的分布与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对比存在一定差异;肺腺癌中主要的染色体重排导致癌相关基因特别是多种癌基因的激活;肺腺癌的发生与演进并非由单一基因突变而产生,而是可能包含着多种癌相关基因、特别是癌基因的协同作用。
傅松滨于景翠刘春祥刘权章李璞
关键词:肺肿瘤染色体畸变基因表达
肺癌中期染色体上基因活性区改变与染色体重排关系
1993年
应用原位缺口移位技术及G显带方法,对肺癌PGT-131和PAa 2个细胞系中期染色体上基因活性区改变与染色体重排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染色体重排可导致染色体上DNase Ⅰ敏感区扩大或再分布。这与癌基因激活以及抗癌基因和肿瘤抗转移基因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
傅松滨刘春祥黄承滨刘权章李璞张宾学
关键词:染色体重排癌基因肺肿瘤
肺癌发生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肺癌发生是一个多步过程,其基础为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1p^(-)、3p^(-)、6q^(-)、11p^(-)、13q^(-)、17p^(-)是各类型肺癌中普遍存在的??染色体改变。RFLP等位基因丢失分析表明,1p、3p、6 q.11p、13q、17p均有等位基因丢失,这提示这些部位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13q上的RB,17p上的P53和11P上的WT是已分离到的肿瘤抑制基因,本文讨论了它们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从3p上最近又分离到2个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1p和6q上等位基因丢失的进一步研究和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的探索,将对肺癌发生过程提供新的认识。
刘春祥李璞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抑制基因
人T淋巴瘤细胞系HTL-90的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鉴定
1996年
人T淋巴瘤细胞系HTL-90的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鉴定张月梅,陈竺,史立,刘春祥,李仁,崔华子,王吾如淋巴瘤的诊断一般基于形态学、免疫学表型及细胞化学的分析来确定,然而利用细胞遗传学显示的某种特异性染色体来鉴别淋巴瘤的亚型具有更大的帮助。...
张月梅陈竺史立刘春祥李仁崔华子王吾如
关键词:T淋巴瘤免疫表型细胞鉴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