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水涛

作品数:33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武警总医院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体外冲击波
  • 11篇关节
  • 7篇骨折
  • 6篇细胞
  • 6篇发散式
  • 5篇体外冲击波治...
  • 5篇骨细胞
  • 5篇关节炎
  • 5篇冲击波治疗
  • 4篇软骨
  • 4篇破骨
  • 4篇破骨细胞
  • 4篇疗法
  • 4篇股骨
  • 3篇坏死
  • 3篇肌腱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骨髓
  • 3篇骨质

机构

  • 30篇武警总医院
  • 17篇武警后勤学院...
  • 8篇武警后勤学院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武警广东总队...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赤峰市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刘水涛
  • 29篇邢更彦
  • 11篇刘彧
  • 10篇杨军
  • 7篇史展
  • 7篇吴坤
  • 4篇张鹏礼
  • 3篇姜川
  • 3篇王帅
  • 3篇赵喆
  • 2篇李杨
  • 2篇赵斌
  • 2篇卫小春
  • 2篇雷鸣
  • 2篇闫君
  • 2篇扈文海
  • 2篇孙小平
  • 2篇安佰京
  • 2篇刘运晃
  • 2篇娄靖

传媒

  • 14篇中国医学前沿...
  • 6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冲击波抑制去势合并掉尾大鼠骨量减低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对去势、掉尾及复合大鼠模型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体外冲击波在防治废用性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将48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
刘水涛张浩冲邢更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骨质疏松去势废用性骨密度
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保肢手术对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肿瘤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律化疗及保肢手术。对所有患者按照骨折类型、骨折时间、手术的类型进行分组。分析各临床因素与术后原位复发率与肺转移率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0—45个月),仅2例由于复发需要截肢(6%),5例发生肺转移(17%),最终死亡。结论伴病理性骨折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并不是患者行保肢手术的禁忌证,广泛切除重建和辅助化疗可以作为保肢治疗的方案之一。
刘彧刘水涛吴坤邢更彦扈文海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病理性骨折保肢手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经胫骨的股骨隧道足迹定位方法改进及术后骨道评估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经胫骨的股骨隧道足迹定位方法的改进及术后骨道位置评估。方法分析2007-06至2010-01于武警总医院行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196例,应用改进的方法进行关节镜下经胫骨的股骨隧道足迹定位,并应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ee,IKDC)评分及术后MRI行骨道位置评估的资料。结果经随访10~36个月,患者的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IKDC评分情况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矢状位上关节线与移植肌腱的夹角(the angle between the joint line and thegraft on the sagittal view,JGS)和冠状位上关节线与移植肌腱的夹角(the angle between the joint line and the graft on the coronalimage,JGC),对术后6个月及正常侧膝关节MRI行骨道位置评估,重建的前交叉韧带的位置与正常对照组的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时,改进的经胫骨的股骨隧道的足迹定位方法是理想的股骨隧道定位方法,患者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采用JGS和JGC对骨道位置进行评估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股骨隧道定位情况,骨隧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相关。
张鹏礼王耀霆贾一明刘水涛金海超邢更彦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
G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41例被引量:5
2016年
老年人容易发生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尽管外科技术发展很快,但对股骨近端骨折的固定方式还存在一些争议,大多采用关节置换的方法,效果较好,但可造成较大创伤。近年来有专家认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选择性的进行关节置换,可采用G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闭合复位手术[1]。
刘运晃姜华孙小平王明新刘水涛邢更彦
关键词:闭合复位INTER股骨近端骨折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荟萃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在Pub Med、Springer Link、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病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s,RCTs)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满足RCT、干预措施等纳入标准和不符合纳入条件的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302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1.15,95%CI(2.84,157.44),P<0.01];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3.37,95%CI(-5.25,-1.50),P<0.01];治疗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明显高于对照组[MD=24.09,95%CI(11.56,36.62),P<0.01];治疗组患者钙沉积平均粒径显著小于对照组[MD=-10.49,95%CI(-19.28,-1.70),P<0.01];治疗组患者钙化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D=24.24,95%CI(3.35,175.20),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缩减钙沉积平均粒径,提高钙化灶消失率。
王前源刘水涛卫小春邢更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肩袖钙化性肌腱炎
复杂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总结复杂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3—2013-03共手术治疗三踝骨折38例,其中合并胫腓下联合分离32例,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外踝、内踝、后踝和下胫腓联合。结果 38例均获得平均15(6~36)个月随访。1例下胫腓联合固定后轻度背伸受限,6周取出螺钉后经过康复锻炼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评定:优30例,良5例,可2,差1例,优良率达92.1%。疗效差的1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结论固定后踝对于稳定踝关节有重要意义,固定后踝后可正确评估下胫腓联合分离情况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固定,可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李杨王树森杨宁陈龙刘水涛
关键词:三踝骨折下胫腓联合后踝骨折钢板螺钉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外用酮洛芬凝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比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外用酮洛芬凝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中国武警总医院收治的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冲击波组和酮洛芬组,每组各20例。通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后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及Verhaar疗效评价系统评分,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即刻和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冲击波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酮洛芬组(P<0.05)。治疗结束后即刻对患者进行评价,冲击波组患者Verhaar疗效评价系统评分优良率可达85%,明显高于酮洛芬组(40%);治疗后2个月,酮洛芬组患者Verhaar疗效评价系统评分优良率有所下降(30%),冲击波组略有升高(90%)。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外用酮洛芬凝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近期疗效均较好,但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远期疗效优于外用酮洛芬凝胶,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娄靖刘水涛史展杨军邢更彦
关键词:酮洛芬凝胶肱骨外上髁炎
兔肌腱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研究
2011年
目的探索兔肌腱细胞的培养方法,为临床人工肌腱等组织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消化贴块法培养兔体肌腱细胞,用倒差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特征。结果兔肌腱细胞在体外呈长梭形,胞质均匀透明,细胞核均匀,汇合后呈平行致密排列并有层叠等特征,传代后生长特征仍保持稳定。结论本实验成功培养了兔肌腱细胞,为肌腱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来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孙小平刘运晃刘水涛邢更彦姜川
关键词:肌腱细胞细胞培养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分析其治疗效果,探索治疗该病新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26例30距骨,先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根据MRI检查距骨骨软骨损伤部位准确标定治疗点,能流密度0.14~0.16 mJ/mm2(3~3.5 bar,8 Hz),冲击频率40~50次/min,冲击次数2 000次,隔日1次,共治疗5次,然后进行踝关节镜手术行病灶清理,微骨折或钻孔术。应用Mazur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10个月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踝关节MRI检查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个月距骨损伤面积的变化。[结果]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MRI示损伤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邢更彦张鹏礼史展刘水涛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距骨骨软骨损伤踝关节镜
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女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女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08至2014-12收集到的65例女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1~2粒(0.314~0.628 g)/次,连续服用8周。冲击波组给予冲击频率为7 Hz,能量1~2 bar的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个部位冲击2000下,1次/周,8次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及测量50 m快速走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体外冲击波组患者疼痛缓解,平均VAS疼痛评分(3.2±2.4)较治疗前(6.8±2.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WOMAC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50 m快速走平均时间(37.0±6.3)s较治疗前(39.9±7.7)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WOMAC指数,50 m快速走时间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口服氨基葡萄糖,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无不良反应,能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可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选择。
刘彧吴坤刘水涛赵喆杨军邢更彦
关键词:女性膝骨性关节炎体外冲击波功能评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