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治国

作品数:61 被引量:480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城市
  • 7篇青藏
  • 7篇青藏高原
  • 7篇降水
  • 6篇青藏高原东北...
  • 6篇局地
  • 6篇雷达
  • 6篇河谷型城市
  • 5篇沙尘
  • 5篇天气雷达
  • 5篇气候
  • 5篇污染
  • 5篇暴雨
  • 5篇冰雹
  • 5篇春季
  • 4篇液态含水量
  • 4篇气象
  • 4篇含水量
  • 4篇垂直累积液态...
  • 3篇低涡

机构

  • 32篇兰州中心气象...
  • 18篇沈阳市规划设...
  • 11篇兰州大学
  • 9篇甘肃省气象局
  • 9篇中国气象局兰...
  • 5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61篇刘治国
  • 16篇王锡稳
  • 14篇杨建才
  • 10篇张铁军
  • 8篇陶健红
  • 7篇程鹏
  • 7篇王遂缠
  • 7篇王勇
  • 5篇杨永春
  • 4篇黄玉霞
  • 4篇梁海河
  • 4篇刘世祥
  • 3篇由宗兴
  • 3篇傅朝
  • 3篇陶建红
  • 3篇张新荣
  • 3篇冀兰芝
  • 3篇奚晓霞
  • 3篇伏晓红
  • 3篇王磊

传媒

  • 11篇干旱气象
  • 4篇气象
  • 4篇高原气象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山地学报
  • 2篇第二届干旱气...
  • 1篇规划师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甘肃气象
  • 1篇《规划师》论...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夏地区近43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甘肃省临夏地区1968—2010年的逐月平均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及小波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近43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35.4 h/10年,突变出现在2010年。四季日照时数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冬季减少最明显,春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不明显,局地有增加趋势。日照时数时间序列变化周期的小波及小波方差分析表明:临夏地区年日照时数、季节日照时数存在大致2个时间尺度特征,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由小尺度的振荡剧烈贯穿始终,到大尺度出现明显规律后继续增强或先升后降。秋、冬季大尺度周期不明显,大尺度周期除了春季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其余季节近年来均表现为负的周期区域,未来均将呈现出减少趋势。
贾小琴刘治国傅正涛任玉龙王琨
关键词:日照时数
新一代“西北干旱监测预测业务服务综合系统”被引量:4
2005年
新一代“西北干旱监测预测服务综合业务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好物理基础,较强的监测、预测、服务能力,较高自动化程度并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业务服务综合系统。本系统以短期气候预测为依托,集气象信息采集、加工、信息存储为一体,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已有的系统、资料及信息,吸纳了项目其它子专题的系统和成果,节省了计算机海量空间,避免了许多重复劳动,在近几年日常监测、预测业务服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林纾刘治国杨苏华陆登荣王遂缠程鹏王勇
关键词:西北干旱
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以区域为单位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心城市的主体作用越来越重要。沈阳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具备承担引领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与能力,为实现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
刘治国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区
一次低涡切变型连续性冰雹过程天气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对2004年7月13-20日西北地区东部出现的一次低涡切变型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从其产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和前期气候背景进行了讨论,并利用MICAPS提供的方法,对物理量场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表明:形成这次连续性降雹的影响系统是500 hPa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到华北的低涡切变;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和随高度增强的不稳定能量,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热力条件;有利的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散度场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动力因子;随高度增强的上升运动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
张新荣陶建红杨建才刘治国王勇程鹏
关键词:冰雹低涡切变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历程回顾及模式创新
2016年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起步较早,历经以'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共享公平'为导向的三个阶段,在技术手段与融资模式上均做出了创新性探索。新一轮棚改工作中,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以现状人口、空间、产业数据研究为基础,利用规划手段科学分析,采用建立市区棚改'一张图'的手段平衡布局。利用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内生动力,充分吸纳棚改重点地区劳动力就业,完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两大配套,创新探索多渠道的融资模式,推进货币化安置进程,通过多渠道的实践,探索出在规划布局、体制机制、投资融资多方面的创新模式。
陈晨刘治国胡毅军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策略探讨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生态建设提出了更加实际和全面的要求.生态城市作为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目标及内涵上均契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本文总结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对土地、交通、能源和环境质量等的相关要求,提...
刘治国林梦蝶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城市交通规划能源结构
文献传递
冰雹云和雷雨云单体VIL演变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46
2008年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兰州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VIL、用MAX函数逐次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分段函数处理技术,对20042005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的32个强对流云单体VILmax的演变特征及其在冰雹云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云单体VILmax在演变过程中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在时间序列曲线中表现为单峰型特征,其中冰雹云单体VILmax存在“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这是区别雷雨云单体的一个重要特征;(2)冰雹云单体首次降雹前4个资料时间间隔内VILmax将出现两次“爆发式增长”现象,第一次爆发式增长时不会降雹,维持1~2个资料时间间隔后第二次出现时开始降雹;同一单体再次降雹前没有第一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突然降低”现象时降雹均停止;(3)VILmax变化率(简称:GVILmax)的“正(负)峰”现象与冰雹云单体VILmax的“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对应的时间完全吻合,利用GVILmax建立的冰雹云识别流程在实际业务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刘治国陶健红杨建才傅朝梁海河
基于GIS的兰州城市用地变化分析被引量:30
2005年
兰州城市建成区主要处于兰州的东、西两大河谷盆地中。在兰州河谷盆地1∶5 0 0 0地形图的基础上,于2 0 0 2 - 0 5~0 8和10~11所作的实地调查资料和兰州市城关区的地籍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195 0至今的兰州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分异规律,阐明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时空迁移模式与机制。
杨永春孟彩红郭士梅刘治国胡昊劼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环境问题
南亚高压季节性变化与甘肃省春季和初夏降水关系初探被引量:15
2004年
通过对南亚高压的季节性变化与甘肃省春季第一场≥10mm的区域性降水即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和初夏转入多雨期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南亚高压在季节性变化过程中及最终在青藏高原上空建立与甘肃省特别是甘肃河东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及转入多雨期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季节性变化过程中登上中南半岛与甘肃省河东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的出现具有显著关系,南亚高压在青藏高原上空建立与甘肃省初夏转入多雨期同样具有显著关系。因此,准确掌握南亚高压的季节性变化及登上高原的日期,不论对于准确预报出春季第一场透雨,还是转入多雨期,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张新荣张铁军刘治国
关键词:降水
新时期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发展模式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规划机构,在城市规划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组建了自身的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如何协调、理顺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与规划局、局属规划院、市场化的规划设计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明晰其发展定位和职能,以更好地为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服务,成为各城市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研究在对全国各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空间分布、人员配置、组织类型、发展定位和职能构成等进行分析总结后,结合规划管理、规划编制和规划组织的现实需要,提出了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发展的理想模式。
张年国张晓科刘治国王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