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石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心血管常见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 王虹于宪一邢艳琳陈睿刘石王策初华
- 小儿心肌炎和心肌损害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该院每天因感染、缺血、缺氧等因素引起心肌炎或怀疑有心肌炎(损害)来就诊的小儿就有30人左右,因暴发性心肌炎因就诊时间不同死亡率50-80%不等,幸存者中多遗留扩张性心肌病而致残或...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儿心血管疾病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组,阿奇霉素治疗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则采取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控制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小儿哮喘控制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相比较阿奇霉素治疗组更好,P<0.05。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改善临床生化指标,促使患儿康复进程加速。
- 刘石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小儿哮喘
- 谷氨酰胺、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幼年大鼠小肠肿瘤坏死因子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在脓毒症时幼年大鼠小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动态变化,探讨谷氨酰胺(Gln)、地塞米松(Dex)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健康18日龄Wistar大鼠128只,在设定时间点随机取8只,按腹腔注射药物不同分为生理盐水对照(0 h)、内毒素(LPS)、Dex和Gln治疗4组,后3组加LPS后于2、4、6、24及72 h分别取8只大鼠断头,分离远段回肠,石蜡包埋,固定,制成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NF-α和MMP-3蛋白质表达。结果 (1)LPS组TNF-α蛋白质表达逐渐增高,24 h达高峰,各时点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ex组增高趋势明显比LPS组减弱,但各时点TNF-α表达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ln组6 h TNF-α表达显著高于LPS组(P<0.05);(2)LPS组MMP-3蛋白质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P<0.01);Gln组各时点MMP-3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ex组MMP-3蛋白质表达低于LPS组,但高于Gln组,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抑制炎性介质方面地塞米松作用强于谷氨酰胺;地塞米松和谷氨酰胺都能减轻内毒素诱导的MMP-3的合成,但谷氨酰胺强于地塞米松。
- 王虹刘石孙梅
- 关键词:脓毒症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3地塞米松谷氨酰胺
-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采取阿奇霉素输液方法治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则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炎症控制的时间、病原体检查结果转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肺部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8;不良作用。结果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5。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治疗显效14例,治疗有效16例,治疗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是75%;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治疗显效25例,治疗有效15例,治疗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是100%。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控制的时间、病原体检查结果转阴时间、肺部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8相比较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更好,P<0.05。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不良作用相似,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好。
- 刘石
- 关键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
- 肌酸激酶质量在小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前心肌肌钙蛋白I(cTnI)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害的"金标准",但部分患者具有抗cTnI的抗体,易导致假阴性结果.现国内外已有报道用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联合肌钙蛋白来评估心肌梗死时的心肌损害,但国内尚无有关其在小儿心肌损害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中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对本院就诊的心肌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CK-MB活性、CK-MB质量、cTn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观察,探讨CK-MB质量测定在患儿心肌损害方面的诊断意义.
- 刘石王虹王秀英于宪一
-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损害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 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4例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组,常规药物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则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恢复正常血常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心肌功能指标CK、CK-MB、LDH、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不良反应。结果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恢复正常血常规的时间、心肌功能指标CK、CK-MB、LDH、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相比较常规药物治疗组更好,P<0.05。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效果确切。
- 刘石
-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常规药物疗效
- 小儿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三例
- 2011年
- 例1,患儿,男,12岁,以“咳嗽2d、心悸5h”为主诉入院。2d前因着凉后出现咳嗽,不严重,偶有打喷嚏,未予治疗。入院前5h,患儿饭后自觉心悸,心前区不适,伴有头晕、恶心但未呕吐,全身乏力,急诊心电图示心律不齐、频发室早。在当地诊所予能量合剂静脉点滴,患儿仍有心悸,伴有气促来院。病来二便正常,无晕厥。既往健康。查体:入院血压120/70mm Hg(1mmHg:Q133kPa),
- 王虹陈睿于宪一刘石
- 关键词: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小儿入院血压心前区不适心电图示频发室早
-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判定肌病心肌损害的局限性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比小儿心肌炎、肌病时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的动态变化,观察CK—MB质量在判定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测定40例心肌炎患儿(其中有20例为暴发性心肌炎)和38例肌病患儿的肌酸激酶(CK)、CK—MB活性、CK—MB质量、cTnI、Mb、心电图以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肌病组同时进行肌电图、遗传代谢病筛查以及基因检测。以同期本院发育儿科门诊除外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10例身矮待查儿童为对照。结果①健康对照组儿童CK(U/L)为95.0±27.0,CK—MB活性(U/L)为22.6±1.3,CK—MB质量(μg/L)为2.4±0.3,cTnI(μg/L)为0.012±0.001。②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CK(1033.0±408.0)、CK—ME活性(101.2±31.5)、CK~MB质量(38.2±13.2)、cTnI(5.544±1.554)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O.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各项指标逐渐下降;治疗2周后CK(59.3±25.1)、CK—MB活性(24.6±13.2)、CK~MB质量(3.3±2.9)、cTnI(0.125±0.128)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均P〉O.05)。治疗1周后CK、CK—MB质量增高率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K:5.9%(1/17)比56.4%(22/39);CK—MB质量:8.3%(1/12)比61.1%(22/36),均P〈0.01],CK—MB质量恢复先于cTnI,增高率出现明显差异(8.3%(1/12)比73.7%(14/19),P〈O.05]。③肌病组治疗前CK(10193.0±1447.0)、CK—MB活性(311.7±44.4)以及CK—MB质量(229.2±47.9)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但cTnI不高(0.021±0.002);治疗2周后CK(5735.6±6187.8)、CK—MB活性(170.7±143.0)、CK—MB质量(207.4±136.6)仍维持在高水平,cTnI(0.230±0.150)则维持在正常水平;各项指标的增高率与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CK:85.7%(6�
- 王虹刘石邢艳琳陈睿于宪一
- 关键词:心肌炎肌病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