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的应用及对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妇科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和0.9%氯化钠注射液麻醉诱导,研究组应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麻醉效果及对镇痛镇静效果。结果给药前(T_(0))时,两组Narcotrend指数(NT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或0.9%氯化钠注射液应用1 min后(T_(1))时,研究组NTI、HR、MAP、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程度达到最高时(T_(2))、舒芬太尼给药5 min后(T3)时,两组N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MAP、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脑血流量(CBF)/脑氧代谢率(CMRO2)、CMRO2/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MRGlu)、乳酸生成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研究组CBF/CMRO2、CMRO2/CMRGlu、乳酸生成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两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研究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后,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镇痛镇静效果,提高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 刘英伟
- 关键词: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镇痛
- 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无痛取卵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无痛取卵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的240例不孕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80例。3组患者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促排卵,当出现优势卵泡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术前禁食12 h、禁水6 h, A组患者静脉注射1.00μg·kg^(-1)芬太尼和2.00 mg·kg^(-1)丙泊酚麻醉,B组患者静脉注射0.05 mg·kg^(-1)地佐辛和2.00 mg·kg^(-1)丙泊酚麻醉,C组患者静脉注射0.10 mg·kg^(-1)地佐辛和2.00 mg·kg^(-1)丙泊酚麻醉,应用8.00~12.00 mg·kg^(-1)·h^(-1)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根据3组患者术中体动及睁眼情况适当追加0.5~1.0 mg·kg^(-1)丙泊酚;取卵后进行体外受精,选取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丙泊酚用量等手术中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胚胎移植(ET)日清晨抽取3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应用ARCHITECT i2000SR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取卵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眩晕等不良反应,以及受精卵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等妊娠结局。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99,P>0.05)。B组和C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显著短于A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A组,术后疼痛感显著轻于A组(P<0.05);C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显著短于B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B组,术后疼痛感显著轻于B组(P<0.05)。HCG注射日、ET日,3组患者LH、E_(2)、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ET日血清LH、E_(2)水平显著低于HCG注射日,P水平显著高于H
- 刘英伟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取卵术性激素
-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符合剖宫产分娩产妇9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1例。两组均采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其中对照组采取普通剂量的布比卡因(10mg),观察组小剂量布比卡因(6mg)。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3min(T1)、麻醉后10min(T2)、麻醉后15min(T^3)、麻醉后30min(T4)及手术结束后(T5)六个时间段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状况。结果:两组T1~T6时MAP、CO水平低于T0时,且观察组T1~T6时各项指标包括MAP、C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6时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比较略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稳定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
- 刘英伟王凤君
- 关键词:布比卡因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血流动力学
-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不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的影响。方法148例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产妇,依据病历单双号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74例。研究1组给予L3~4间隙穿刺,研究2组给予L2~3间隙穿刺。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运动阻滞起效、感觉阻滞起效及感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麻醉平面上升情况。结果研究2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研究1组的7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麻醉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研究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研究1组的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麻醉平面上升至T(7.18±1.95)节段,高于研究2组的T(5.06±2.03)节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9,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对产妇实施L2~3间隙穿刺,其麻醉效果、起效及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平面上升节段均优于L3~4间隙穿刺,值得推广。
- 刘英伟王凤君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麻醉效果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拟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小剂量芬太尼静脉组(PF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各100例,分别在不同麻醉方式下实施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L组疼痛较轻,PF组患者术中无明显疼痛感,两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L组发生3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患者无疼痛感,苏醒快,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
- 刘英伟
-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人工流产
- 氯胺酮和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效果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比较氯胺酮、吗啡超前镇痛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C、K、M组硬膜外腔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氯胺酮30mg、2%利多卡因5ml+吗啡1mg。术毕自控硬腺外镇痛(PCEA),药物为0.2%罗哌卡因5ml/h。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天晨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首次按压止泵的时间、按压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结果 K、M两组PCEA泵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按压次数、止痛剂总消耗量明显减少;M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K组。三组患者的NE、E、在术毕第1天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1、2天时K、M组NE、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K、M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吗啡硬膜外腔超前镇痛能减轻全子宫切除手术后儿茶酚胺的增高反应,提高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氯胺酮没有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于超前镇痛优于吗啡。
- 刘英伟
- 关键词:氯胺酮吗啡超前镇痛硬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