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亚里士多德论实践理智与道德德性被引量:3
- 2018年
-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德性思想的发展历程中首次明确将人的理智区分为理论的理智与实践的理智,将实践理智引入到对人的道德德性的说明当中。这样,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智主义德性论立场,克服了智者技艺德性观对德性的外在化、工具化和功利化,捍卫了人的德性的内在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又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知识德性难以进入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问题,保证了道德德性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他认为实践的理智是运用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活动中的理智,它能够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好的考虑,因而可以让人有"好"的实践,让人在"好"的实践活动中成就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德性。同时,实践理智的发展和作用发挥又离不开道德德性的作用。实践理智和道德德性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是一种既有所分别,又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共同发挥作用的关系。
- 刘飞
- 关键词:道德德性
- 论柏拉图《理想国》中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的一致性被引量:11
- 2014年
-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2卷准备着手探讨究竟“什么是正义”时提出存在着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两种不同的正义,两者异名而同质。由于城邦正义就像是“大字”的正义比个人正义这个“小字”的正义更容易看得清楚明白,因此探讨正义必须要从认识城邦正义开始(《理想国》368E)。
- 刘飞
- 关键词:《理想国》个人正义城邦正义柏拉图一致性
- 试论现代中国的国家文化认同
-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认同成为各个国家都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构建现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对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讲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迫切需要构建起一个能够适应、支撑...
- 刘飞
-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文化多元主义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