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瑶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分子
  • 5篇分子分析
  • 3篇早期发育
  • 2篇分子鉴定
  • 1篇对话教学
  • 1篇多倍体
  • 1篇学分
  • 1篇盐度
  • 1篇异源
  • 1篇有效对话教学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入侵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物课
  • 1篇生物课堂
  • 1篇生物量
  • 1篇思维
  • 1篇丝状体
  • 1篇四倍体

机构

  • 1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卞瑶
  • 9篇王宏伟
  • 2篇王宏伟
  • 1篇吴志华
  • 1篇孙慧超
  • 1篇张超
  • 1篇姜长阳
  • 1篇张艺忠
  • 1篇张雯
  • 1篇周旭
  • 1篇刘婧
  • 1篇王晨

传媒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现代园艺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CKT生物课堂有效对话教学行为分析与实施策略
2023年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思维。课堂对话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鉴于目前现实中低效对话的大量存在,我们需要一种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对话教学的质量进行梳理和评析。依据CKT理论,生物对话教学分析框架包括共同思维有效性、准确的知识有效性、严谨的思维有效性。生物对话教学的三大实践策略是:创设认知冲突策略、联想求证策略、问题解决策略。
吴志华卞瑶董语
聚果蜈蚣藻的修订——基于形态观察、早期发育及分子序列分析
2021年
基于分子辅助的形态分类学方法,将采自山东省青岛市(模式标本产地)的聚果蜈蚣藻(Grateloupia sorocarpus Li et Ding)在蜈蚣藻属中的分类地位进行重新鉴定,结果表明:(1)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质地黏滑软骨质,紫红色,高5-15 cm,主枝宽1.5-2 mm,厚约1 mm,1-2回羽状分枝,具有扁平或棍棒状的小羽枝,小枝基部缢缩,对生、互生或偏生。(2)雌配子体的生殖结构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和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分别由6个细胞和5个细胞组成(6cpb-5auxb型);四分孢子体表面散落分布四分孢子囊,呈十字形分裂。以上形态学特征均与亚洲蜈蚣藻(G.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一致。(3)聚果蜈蚣藻孢子的早期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型,与亚洲蜈蚣藻一致。(4)基于rbcL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8个聚果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与产自中国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的亚洲蜈蚣藻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与产自韩国的亚洲蜈蚣藻碱基差异为2 bp(0.124%),与产自日本的亚洲蜈蚣藻碱基差异为3 bp(0.248%),属于种内差异;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本研究的8个聚果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与产自韩国和日本的亚洲蜈蚣藻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分类学方法,证实聚果蜈蚣藻为亚洲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温馨卞瑶张昕陶马跃王晨王晨
关键词:早期发育分子分析
中国伞形蜈蚣藻和亚栉状蜈蚣藻的合种研究——基于形态观察、早期发育及分子分析
2021年
运用分子辅助的形态分类学方法对分布于我国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岛(模式标本产地)的伞形蜈蚣藻Grateloupia corymbcladia Li et Ding和亚栉状蜈蚣藻G.subpectinata Holmes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伞形蜈蚣藻藻体直立,紫红色,软骨质,高15-30 cm。主枝扁平,末端延长为亚扁形,宽2-5 mm。藻体主枝两侧分布有小羽枝和1-2回羽状分枝;辅助细胞生殖枝丛类型为Grateloupia型(5cpb-4auxb型),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产生,以上特征与亚栉状蜈蚣藻一致。(2)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亚栉状蜈蚣藻和伞形蜈蚣藻的雌配子体,观察到二者的孢子发育类型均为“间接盘状体”型。(3)基于rbcL和COⅠ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6个伞形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与亚栉状蜈蚣藻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枝。基于以上结果,确定伞形蜈蚣藻与亚栉状蜈蚣藻为同一种。根据优先法则,将伞形蜈蚣藻作为亚栉状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马跃卞瑶温馨张昕陶王宏伟
关键词:早期发育分子分析
黏管藻的分子鉴定与生长特性研究
2019年
对分布在辽宁大连黑石礁、付家庄、石槽、金石滩、獐子岛与海洋岛沿岸的黏管藻[Gloiosiphonia capillaris(Hudson)Carmichael]的外部形态、营养与生殖结构、生物量、成熟个体比例与成熟个体生物量/总生物量(R/T指数)的变化、温度性质以及rbcL、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黏管藻配子体为雌雄同体,直立,单生或丛生,主轴明显,固着器呈圆盘状,质地胶质,颜色为红色或紫红色。采集于獐子岛与海洋岛的藻体长度和宽度明显高于其他采集地点;(2)藻体由皮层及髓部组成,皮层由6—10层细胞组成,髓部存在假根丝细胞。成熟囊果小,突出于藻体表面,呈球形或半球形,通常2—4个囊果聚集在一起;(3)黏管藻配子体的生物量在6月达到最大,平均生物量为3.628 g/m^2。3—6月成熟个体比例逐渐增大,6月达到100%;(4)黏管藻配子体生长周期为3—7月,温度性质属于温带性;(5)rbcL基因序列分析表明,6个采集地点的样本间无碱基差异,与产自加拿大的黏管藻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COⅠ基因序列分析表明,6个采集地点的样本间无碱基差异,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均确定为黏管藻。
王昊林卞瑶王永宇李佳俊王宏伟
关键词:生物量温度性质分子分析
亮管藻(Hyalosiphonia caespitosa)的分子鉴定与生长特性研究
2019年
基于rbcL与COI基因序列分析,对分布在辽宁省大连海域的亮管藻(Hyalosiphonia caespitosa)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对其外部形态、生长过程、各月份生物量、成熟个体比例及成熟个体生物量/总生物量(R/T指数)的变化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大连海域6个采集地点样本的rbcL与COI基因序列间无碱基差异,均与产自加拿大的亮管藻聚在同一进化支中,确定为亮管藻;②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线形圆柱状,有明显的主轴或分枝,颜色为红色或紫红色,质地胶质,固着器为盘状;③亮管藻生物量4月达到最大,平均生物量为3.483g/m^2.6月藻体全部成熟且均为四分孢子体.④亮管藻的生长周期为12月至次年6月,属于一年生海藻.
王宏伟李佳俊卞瑶王永宇王昊林
关键词:RBCLCOI
盐度和透明度对强壮硬毛藻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以采自辽宁大连的强壮硬毛藻为试验对象,对其在不同盐度和透明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研究。设置10、20、30、40、50 5个盐度组,设置40、60、80、120、140 cm 5个透明度组,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只改变其中一个环境因子,其余环境因子不变,对强壮硬毛藻进行分组培养,然后对其日特定生长率进行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盐度和透明度对强壮硬毛藻的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藻体生长的适宜盐度为30~40,其中在盐度为30时,藻体的日特定生长速率最高,达65%,随盐度的继续升高,强壮硬毛藻的日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在盐度达到50时,藻体出现死亡现象;在透明度高于120 cm时,藻体生长状况良好,透明度低于120 cm时,藻体的生长由于水下光照条件的限制而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本试验表明,强壮硬毛藻为广盐性种,且高盐、低透明度条件对强壮硬毛藻的生长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为强壮硬毛藻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崔雅诺卞瑶王宏伟
关键词:盐度
缢基蜈蚣藻的修订——基于形态观察、早期发育及分子序列分析
2021年
通过形态结构和早期发育过程的观察,结合分子分析,对采自青岛(模式标本产地)的缢基蜈蚣藻(Grateloupia constricata Li et Ding)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表明:(1)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呈红褐色或紫红色,质地黏滑,软骨质,高10—30 cm,主枝扁平;1—3回羽状分枝,小枝对生、互生或偏生,基部缢缩;藻体由皮层及髓部构成,皮层由7—10层细胞组成,厚80—120μm,髓部由不规则排列的髓丝组成,雌配子体的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和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分别由6个和5个细胞构成,为典型的Grateloupia(6cpb—5auxb)型;四分孢子囊经十字分裂形成。上述特征均与亚洲蜈蚣藻(G. 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一致。(2)缢基蜈蚣藻孢子的早期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型,其早期发育过程与亚洲蜈蚣藻一致。(3)基于rbcL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 8个缢基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与青岛和大连的亚洲蜈蚣藻均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与韩国和日本的亚洲蜈蚣藻碱基差异分别为2 bp(0.17%)和3 bp(0.25%),均属于种内差异;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 8个缢基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与产于韩国的亚洲蜈蚣藻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通过形态、结构及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缢基蜈蚣藻与亚洲蜈蚣藻为同一种,根据优先法则,将缢基蜈蚣藻作为亚洲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王惠娜卞瑶丁媛媛李晶蕊刘婧刘婧
关键词:分子分析早期发育
带形蜈蚣藻盘丝体孢子的形成及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其放散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首次发现了带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盘状体产生的丝状体能够形成孢子,暂命名为"盘丝体孢子"。研究详细观察了该盘丝体孢子的形成过程,并探讨了不同温度6、12、16、20、24和30℃及不同光照强度10、30、45、60、90和120μmol/(m^2·s)对盘丝体孢子放散的影响。结果表明:(1)带形蜈蚣藻雌配子体的囊果释放果孢子,果孢子发育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经过诱导再生出单列细胞的丝状体,丝状体形成多室孢子囊,并放散出大量盘丝体孢子;(2)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对丝状体中盘丝体孢子的放散产生显著影响。在温度为16℃、光照强度为60μmol/(m^2·s)时盘丝体孢子放散量有最大值;(3)在温度低于12℃或高于24℃时,盘丝体孢子的放散受到影响,数量明显减少;(4)在光照强度低于30μmol/(m^2·s)或高于90μmol/(m^2·s)时,盘丝体孢子的放散明显受到抑制。研究结果补充了带形蜈蚣藻无性繁殖过程,为其种质保存、人工育苗及养殖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为探讨带形蜈蚣藻的起源与演化提供新思路。
陈蕾卞瑶周旭娄宇依朋王宏伟
关键词:丝状体温度光照强度
不同进化历程下的异源四倍体小麦核型进化及其稳定性分析
2023年
以人工新合成、野生天然及栽培异源四倍体小麦为实验材料模拟四倍体小麦形成初期、自然进化及人工驯化等阶段,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各群体进行核型的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合成群体存在亚基因组间序列重组,重组位置主要集中在染色体长臂端部;野生天然群体积累了大量的序列重组,除3号同源群外,其他同源群均出现了近着丝粒区的片段渗入;栽培群体仍有新的重组现象出现,但与自然进化过程相比明显减少.各群体内的核型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新合成群体存在少量的染色体结构变化,野生天然和栽培群体则趋于稳定.本研究结果为明确多倍体作物在进化过程中的核型变化规律,了解其核型稳定程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卞瑶耿丽妍冯彦博陈福燕张雯张雯
关键词:多倍体进化小麦
白蔹的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研究以白蔹为材料,进行了腋芽的生长、生长芽的分化和生根、试管苗移栽和扦插及移植于山坡栽培所需要的条件,建立白蔹腋芽的无性系。结果证明:1/2MS+IAA0.4mg·L-1是腋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GA30.5mg.L-1+BA0.8mg·L-1+NAA0.1mg·L-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2mg·L-1是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河沙与炉灰渣是白蔹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植的试管苗具有生长旺盛、须根增加1倍左右、秋末落叶晚5-7d的特点。
卞瑶张艺忠张超孙慧超姜长阳
关键词:白蔹愈伤组织无性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