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骶尾部Ⅳ期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
- 目的:探讨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Ⅳ期压疮病人行臀大肌肌皮瓣旋转移植术,总结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12例病人通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骶尾部Ⅳ期压疮的围手术期...
- 王丽铭卞鸿燕红柳
- 关键词:臀大肌皮瓣压疮护理
- 骶尾部Ⅳ期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
- 目的:探讨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Ⅳ期压疮病人行臀大肌肌皮瓣旋转移植术,总结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12例病人通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骶尾部Ⅳ期压疮的围手术期综...
- 王丽铭卞鸿燕鲍红柳
- 关键词:臀大肌皮瓣压疮护理
- 文献传递
- 骶尾部Ⅳ期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
- 目的:探讨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Ⅳ期压疮病人行臀大肌肌皮瓣旋转移植术,总结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12例病人通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骶尾部Ⅳ期压疮的围手术期...
- 王丽铭卞鸿燕鲍红柳
- 关键词:臀大肌皮瓣压疮护理
- 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行髓核摘除术,术中应用纤维环缝合器缝合纤维环裂口。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9±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0±15)m 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血肿压迫、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未见复发病例。疗效评价标准参考MacNab法,术后疗效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需特殊微创手术设备,早期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周玉成余林薪张克强袁晓峰余鹏聂邦旭蔡云华卞鸿燕杨立峰胡军
- 关键词:髓核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与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退变的危害。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资料,大样本随机抽样,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年来505例50岁以上的患者,分析统计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脊柱病变。结果各年龄组不同腰椎椎体骨密度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骨质疏松与腰椎失稳等疾病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胸腰椎骨折的偏回归系数为1.026,Wald检验结果 P=0.021<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789;脊柱退行性变的偏回归系数为0.225,Wald检验结果P=0.03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253;腰椎失稳的偏回归系数为0.828,Wald检验结果 P=0.004<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289;腰椎滑脱的偏回归系数为0.782,Wald检验结果 P=0.024<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185;颈椎病的偏回归系数为0.691,Wald检验结果P=0.04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211;椎管狭窄的偏回归系数为0.972,Wald检验结果 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570;脊柱畸形的偏回归系数为0.972,Wald检验结果 P=0.02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02;年龄的偏回归系数为0.048,Wald检验结果 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49;性别的偏回归系数为-1.035,Wald检验结果 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0.355。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病(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不稳、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颈椎病、脊柱滑脱)与年龄增加相关。结论年龄增加,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增加;骨量丢失,骨质疏松能加速脊柱退变。骨质疏松加速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不稳、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颈椎病、脊柱滑脱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
- 陈戈段洪卞鸿燕贺云尹劲吴波杨海青周兆文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疾病统计分析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74例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70~150 min,出血量10~40 m L,住院时间3~8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6天。术前VAS评分为(6.96±0.74)分,术后1 d、1周、1个月VAS评分为(3.13±0.63)分、(2.44±0.87)分、(2.15±0.75)分。术前ODI评分为(39.07±11.58)分,术后1 d、1周、1个月ODI评分为(19.88±6.39)分、(18.75±5.84)分、(15.21±5.21)分。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势,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聂邦旭袁晓峰余林薪卞鸿燕蔡云华胡军张金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椎管减压
- 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32例高龄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康复出院...
- 卞鸿燕王丽铭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护理
- 文献传递
- Ilizarov固定支架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外伤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Ilizarov固定支架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外伤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6-04收治的77例外伤性马蹄内翻足患者,32例接受传统手术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传统组),45例接受Ilizarov固定支架联合传统手术治疗(Ilizarov组),对比2组术后效果。结果Ilizarov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Ilizarov组的形态学评分、功能评分、影像学评分及ICFSG总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组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组拆除外支架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随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固定支架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外伤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更好。
- 吴波余林薪袁晓峰胡军张克强周立新刘晓天匡明卞鸿燕杨辉
- 关键词:ILIZAROV传统手术外伤马蹄内翻足
- 一种四肢远近端及跟骨骨折骨缺损植骨套筒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肢远近端及跟骨骨折骨缺损植骨套筒装置,它涉及骨科器械领域,植骨推杆限深部的一端连接有植骨推杆头,植骨推杆限深部的另一端与植骨推杆干的一端连接,植骨推杆干的另一端设置有植骨推杆手柄,植骨推杆干上套设有...
- 胡军段洪张云峰聂邦旭秦榕秦光云袁晓峰杨旭铭王辉王伟舟周曙光周玉成刘志明李盛杰余林薪王慰平杨智敏卞鸿燕
- 文献传递
- 骶尾部Ⅳ期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32例高龄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康复出院...
- 卞鸿燕王丽铭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