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FN-γ与肿瘤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4年
- 干扰素 (IFN γ)由T细胞产生 ,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增加表面MHC抗原和肿瘤坏死因子表达 ,抗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IFN γ可以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Fas/FasL表达以及增强肿瘤细胞对Fas所介导凋亡途径的敏感性 ,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降低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 卢琳王占聚崔为发
- 关键词:IFN-Γ肿瘤FAS/FASL免疫逃避凋亡
- 多西他赛和奈达铂同步或序贯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89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同步放化疗)45例,放疗同时行多西他赛和奈达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序贯放化疗)44例,先单纯行放疗,放疗结束后序贯多西他赛和奈达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放疗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调强适形放疗(IMRT),放疗剂量达(60~64)Gy/(30~32)次。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生存率观察组为84.4%和6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和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及急性白细胞下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可以耐受。其他毒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及1、2年生存率。急性毒副作用略增加,但可以耐受。
- 王文明卢琳杜国威
- 关键词: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奈达铂多西他赛
-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介入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 2012年
-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介入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放疗剂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已行2~4周期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2组年龄、性别、卡氏评分、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介入周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组20例患者采取单纯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组24例患者采取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深部聚焦热疗,每次均于放疗结束后2h内进行。结果联合组肿瘤消退有效率(CR+PR)79.2%(19/24),其中CR33.3%(8/24),PR45.8%(11/24);放疗组肿瘤消退有效率50.0%(10/20),其中CR20.0%(4/20),PR30.0%(6/20)。联合组有效率高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热疗较单纯放疗可显著提高介入后原发性肝癌的局部有效率,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 卢琳宋婷婷王文明
- 关键词:放射疗法热疗
- 经调强适形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肺癌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为放疗计划的制定寻找合理的预测性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
- 韩翔姚远卢琳马学真
- 树突状细胞治疗卵巢癌前后CA125的比较和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卵巢癌时肿瘤标志物CA125的动态变化.评价树突状细胞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0例不能耐受化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树突状细胞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成致敏的树突状细胞,1周后回输,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中的CA125,并观察卡氏评分和毒副作用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的CA125和卡氏评分没有明显差别;治疗组生物治疗后CA125降低,卡氏评分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CA125无明显变化,且卡氏评分亦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行树突状细胞回输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未发现Ⅲ级以上的毒副作用。结论树突状细胞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有治疗疗效,毒副反应较轻,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卢琳李绪彤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卵巢癌CA125
- 经调强适形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肺癌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相关因素,寻找合理的预测性指标,为放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163例经IMRT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剂量-体积直方图的相关参数进行量化分析,放疗结束后随访时间〉16个月,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与RP之间的关系。结果≥2级RP的发生率为28.22%(46/163)。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叶肿瘤(P=0.03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P=0.020)、联合化疗(P=0.020)、未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P=0.025)与RP的发生有关。其中肺基础疾病及联合化疗是影响1〉2级RP发生的独立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健侧肺V20、全肺V,及靶区总体积是R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放疗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制定。
- 韩翔姚远卢琳马学真
- 关键词:肺肿瘤辐射性肺炎
- 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大肠癌组织及36例结肠腺瘤组织,以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F-κB、TNF-α及IL-6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在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肠腺瘤组织中NF—κ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46/60)、46.7%(28/60)、83.3%(30/36),TNF—α的阳性率分别为70.0%(42/60)、36.7%(22/60)、66.7%(24/36),IL-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0.0%(48/60)、43.3%(26/60)、61.1%(22/36),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TNF-α及IL-6的表达密切相关;NF—κB、TNF-α的表达与脉管受侵、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相关,IL-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相关。结论NF-κB及下游的炎症因子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NF—κB途径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李绪彤卢琳赵清叶钱冬萌王斌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我院行调强放射治疗的142例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非合并COPD组和合并COPD组,对每例患者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评价,计算双肺的V20和双肺平均剂量(MLD)。急性放射性肺炎分级按RTOG急性放射反应分级标准评定。对V20、MLD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发生≥2级肺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6.2%和31.0%,其中双肺V20>25%或MLD>1500cGy时,合并COPD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非合并COPD患者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V20>25%或双肺平均剂量(MLD)>1500cGy时,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较非合并COPD肺癌患者更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 卢琳李绪彤秦琛宋婷婷
- 关键词:肺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放射疗法
- 热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深部聚焦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晚期NSCLC患者69例,其中联合组30例,单放组39例,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热疗采用深部聚焦热疗,每次均于放疗结束后2h内进行。结果联合组CR 10例,PR 15例;单放组CR 8例,PR 16例,两组局部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1.5%(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较单放组未增加。结论放疗联合热疗较单纯放疗可以提高晚期NSCLC的局部有效率,降低放射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李绪彤卢琳于洪莉马学真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热疗肺肿瘤
- 与TLRs通路相关的炎性反应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通路相关的炎性反应因子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大肠癌组织和36例结肠腺瘤组织,以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的表达情况,并分别找出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在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肠腺瘤组织中TL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42.9%、58.3%,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78.6%、46.4%、83.3%,IL-8阳性率分别为75.0%、46.4%、72.2%,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TLR2及IL-8密切相关(P<0.05);此外,大肠癌组织中TLR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NF-κB及IL-8的表达与脉管受侵、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TLRs通路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因子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提示TLRs信号通路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 李绪彤王斌钱冬萌卢琳胡明
- 关键词:TOLL样受体白细胞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