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苏爱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角膜
  • 1篇眼压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年龄
  • 1篇屈光
  • 1篇屈光度
  • 1篇中央角膜
  • 1篇中央角膜厚度
  • 1篇准分子
  • 1篇准分子激光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磨镶术
  • 1篇近视
  • 1篇激光
  • 1篇激光原位
  • 1篇激光原位角膜...
  • 1篇激光原位角膜...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篇张幼梅
  • 2篇史苏爱
  • 2篇王卫群
  • 1篇谢春红
  • 1篇田庆丰

传媒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及与眼压的关系被引量:9
2004年
王卫群张幼梅史苏爱田庆丰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眼压
年龄与高度近视LASIK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年龄与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效果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接受LASIK 8月以上的高度近视184眼,按年龄分为:26~30岁组、31~34岁组、35~39岁组、和≥40岁组,分别比较各组预留屈光度与术后8月时的实际屈光度,各组间术前屈光度、术后8月的实际屈光度和预留屈光度的差值,以及差值与年龄、术前屈光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术前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留屈光度与术后8月的实际屈光度的差值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30岁组和31~34岁组预留屈光度与术后8月的实际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5~39岁组和≥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35~39岁组外,各组差值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高度近视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早期远视力的回退明显减弱,使最终屈光度有远视倾向.
张幼梅谢春红王卫群史苏爱
关键词:LASIK屈光度年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