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立丽 作品数:24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临床病例讨论第423例——发热、贫血、血小板增多、低蛋白血症、腹膜后肿块 2013年 病例摘要 患者男,25岁。因“反复发热伴咳嗽4个月余,加重3 d”于 2011年11月5日入我院。患者自2011年7月始反复出现发热,伴咳嗽,少量咳痰,无咯血、胸痛,无呼吸困难,无乏力、盗汗,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检:体温38.6℃,脉搏11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1/55 mm Hg(1 mm Hg=0.133 kPa);消瘦体形;神志清楚,精神萎靡,中度贫血貌,全身黏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和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检查无异常。 向立丽 顾伟英 杨斌 徐仁芳 王小松 陈铜兵关键词:反复发热 中度贫血 血小板增多 低蛋白血症 腹膜后肿块 腹部检查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2017年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病率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而明显增高,老年患者的总体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远低于非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存在较多预后不良因素。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AHSCT)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支持疗法的进步,国内外不断探索提高AHSCT年龄上限,以使更多老年患者受益。部分高龄白血病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对安全、有效,可望长期存活。本文介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白血病1例。 张璞 李晓林 张慈现 向立丽 冯凯 付杰关键词:自体移植 造血干细胞 恶病质指数对R-CHOP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恶病质指数(cachexia index,CXI)对R-CHOP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R-CHOP治疗的DLBCL患者80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计算CXI值,根据CXI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CXI组和高CXI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治疗相关毒性。结果:CXI中位数男性为42.61,女性为25.28,高CXI组43例,低CXI组37例。低CXI组年龄>60岁患者、ECOG PS 2~3分、B症状、Ann ArborⅢ~Ⅳ级、LDH异常、IPI高中危和高危比例均高于高CX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CXI组所有患者CR低于高CXI组,疾病进展例数高于高CXI组(P<0.05)。高CXI患者PFS和OS高于低CXI患者(P<0.05)。多变量分析表明,BMI<18.5、IPI高中危和高危以及低CXI是PFS和OS的独立预后指标(P<0.05)。高CXI组3~4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以及3级或以上的非血液毒性均低于低CXI组(P<0.05)。低CXI组早期治疗中断例数高于高CXI组(P<0.05)。结论:CXI是一种有效的癌症恶病质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DLBCL患者的生存率、治疗反应和治疗相关毒性。 杨宇娟 王倩 向立丽 蒙延娜 张慈现 付杰关键词:免疫化疗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一种泌尿外科临床前列腺扩张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临床前列腺扩张装置,涉及泌尿外科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向管、气囊管、出气管、定向接触头、导向球、... 周家合 向立丽 薛亮实用细胞冻存技术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实用细胞冻存技术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1例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收集袋总容量100~150 m L,其中二甲基砜(DMSO)占总容量的10%、异体同型病毒灭活血浆占20%、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占70%。超净台无菌操作分装后放置于-20℃的冰箱冻存12 h,再置于-80℃冰箱冻存。与常用冻存技术做对照,移植前复苏干细胞,检测细胞活性、单个核细胞计数(MNC)和CD34+细胞的回收率;移植后观察患者粒细胞、血小板植入时间。结果:复苏干细胞后检测细胞活性(89.10±3.98)%,MNC和CD34+细胞的回收率分别为(91.84%±2.32)%和(90.59%±1.7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12 d、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18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O与病毒灭活血浆是一种经济、易操作的干细胞冷冻保护剂。 张璞 李晓林 薛燕 张慈现 向立丽 段雅雅 冯凯 付杰关键词:细胞冻存 自体 造血干细胞 VEGFR-3和CYP3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细胞癌临床关系的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基因及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肾细胞癌临床的关系,探讨可以筛查肾细胞癌高危人群、预测肾细胞癌靶向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物,为肾细胞癌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61例肾细胞癌患者VEGFR-3基因rs307826、CYP3A5基因rs776746多态性情况,结合肾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研究。结果 55例(90.2%)肾细胞癌患者VEGFR-3基因rs307826为AA野生纯合子型,其多态性分布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型更多见于早期肿瘤(P=0.010);29例(47.5%)肾细胞癌患者CYP3A5基因rs776746为AG错义杂合子型,32例(52.5%)表现为GG野生纯合子型,其rs776746位点多态性在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中右侧肾细胞癌CYP3A5基因rs776746位点更易出现AG杂合子型错义突变(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24)。结论 VEGFR-3基因rs307826 AA野生纯合型可能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好的标志,而CYP3A5基因rs776746位点更易出现GG野生突变型,推测采用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前检测该位点基因型可能有利于治疗过程中药物剂量的调整及不良反应的监测。 周家合 曹刚 陈波 韩丛辉 向立丽关键词:透明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一种经皮可视睾丸镜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皮可视睾丸镜及其使用方法,消毒机构包括固定板,消毒箱的顶部均对称固定开设有插口,消毒箱内腔的左、右壁均对称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水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固定连通有水管,固定管的表面均固定连通有喷洒头,检测机构... 周家合 胡春晖 向立丽 韩从辉文献传递 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8例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分析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相关性。结果:初诊AML患者骨髓细胞中CD34^+/CD38^(low/-)/CD123^+阳性细胞中位表达率为2.8%(0.01%-67%)。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NPM1野生型呈正相关(x^2=5.194,P=0.023),而与FLT3-ITD突变阳性无相关性(x^2=0.418,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较低的完全缓解率(P=0.035)、较差的无病生存(P<0.001)、较短的总生存(P<0.001)相关。结论:CD34^+/CD38^(low/-)/CD123^+表达率与AML患者治疗的反应及生存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可做为快速识别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预后指标。 向立丽 邱国强 谢晓宝 岑建农 胡绍燕 顾伟英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N1基因表达特点及其与NPM1、FLT3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膜瘤1(MN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NPM1、FLT3基因突变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152例初诊AML患者及16名健康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N... 向立丽 李曼 顾伟英 魏江 王彪 郑卓君 谢晓宝 曹祥山 岑建农 陈子兴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文献传递 国产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国产猪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p-ALG)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处理方案为p-ALG+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异基因HSCT方式采用外周干细胞+骨髓血(采集骨髓血总量小于400ml,不更换穿刺点)。记录p-ALG相关并发症、移植后造血干细胞重建时间、疗效等。结果发生p-ALG过敏反应1例,无血清病反应。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时间为第11~17天,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间为第11~15天,短串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均为完全供者嵌合体。3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给予甲泼尼龙、他克莫司等治疗,均顺利控制。脱离输红细胞悬液时间为第9~87天。随访1~37个月,患者生活状况良好。结论p-ALG应用于SAA异基因HSCT中疗效肯定,费用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张璞 冯凯 付杰 薛燕 张慈现 向立丽 马家乐 李晓林关键词:贫血 抗淋巴细胞血清 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