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正兵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人际传播
  • 2篇无意
  • 2篇无意识
  • 1篇新闻
  • 1篇新闻观
  • 1篇新闻实践
  • 1篇语言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内涵
  • 1篇诗歌
  • 1篇诗歌传播
  • 1篇视域
  • 1篇思想家
  • 1篇理论视域
  • 1篇历史视域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新...
  • 1篇马克思主义新...
  • 1篇魔咒
  • 1篇结构主义

机构

  • 6篇黄山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吕正兵
  • 1篇何村
  • 1篇王倩

传媒

  • 3篇东南传播
  • 1篇编辑之友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文化与传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哲学内涵--以《实践论》为分析框架被引量:1
2021年
《实践论》从哲学的角度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分别给予了深刻的阐述,形成了辩证的认识论与认识的辩证法。《实践论》中的三重哲学意蕴呼应了新闻学的实践特性和理论建构本土化的基本诉求,以之为指导思想,新闻学可以在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具体的新闻业务操作、新闻的现实与真相等问题上实现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双重收获,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哲学内涵。
吕正兵
关键词:《实践论》新闻实践哲学内涵
语言的魔咒——关于人际传播的新思考
2011年
从拉康的思想出发,语言代替理性控制了人际传播的主体。主体间的交流就不再为自身而展开,也不为对方而展开,只为他们所归属的语言系统而展开。在实践中,主体间只有通过象征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这种象征是语言的内部因素能指具有的基本功能。因此,追根究底的说,主体间的交流只为语言能指的象征存在而展开。
吕正兵
关键词:语言
中国古代诗歌传播方法初探
2010年
诗歌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传播信息,受哲学方法论的启发,以负方法分析古代诗歌传播现象,可以发现诗歌传播背后的方法论规律,遵循这种规律,则可以理解作为信息的诗歌在传播过程中何以产生丰富的意义世界。
吕正兵
关键词:诗歌
三重视域下的大数据观被引量:2
2017年
大数据已经在各个学科得到广泛的应用,仅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难以理解大数据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意义。基于这种考虑,文章秉持一种超越技术主义、工具主义的思维来看待大数据,并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它:历史视域、理论视域、整合视域。通过三重视域的综合理解,进而摆脱技术至上的束缚和工具论的迷思,为洞悉大数据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意义提供一种可能的视角。
吕正兵何村
关键词:大数据历史视域理论视域
反思传播主体意识的真实性——以结构主义思想家拉康的视角被引量:1
2008年
遵循拉康的思想逻辑,人们对认识社会交流实践中的传播主体有了新的变化。这种认识始于拉康关于语言结构"差异"的独特认识,由这种差异观出发,社会实践活动塑造的是文化"主体",且是受控于无意识的,而不是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主体。
吕正兵王倩
关键词:无意识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人际传播现象解析被引量:1
2009年
精神分析实践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活动,主体间的言语始终围绕无意识展开,人际传播活动不再受独立的理性意识支配,而是在无意识的语境下展开。人际交流中的无具体所指的语言行为并非没有意义,只是它们在理性思维的框架下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而只能运用无意识的理论来解释人际交流中的非理性行为。
吕正兵
关键词:无意识人际传播
共1页<1>
聚类工具0